《史记》记载,周文王是个很有德行的人,说有这样的例子。虞、芮两国是周国的邻居,他们为一块田地的归属问题产生了争执,跑来找周文王断案。他们一进周国的地界,看见这里的耕者都把田垄互相让开。虞、芮的人看了以后,大为惭愧,说道:“我们所争的,正是人家所耻的,咱就别去现眼了,快回去吧。”于是各回本国去了。
这件事传出去之后,诸侯都服气周文王了。但是这个故事并不可靠。周国在当时已经辐射出一定的影响力,邻近的的虞﹑芮二国一定程度上受它调度。《诗经·绵》说:“虞芮质厥成,文王蹶厥生。”
这句诗的意思不太好理解,大致意思是虞、芮两国不再争了而交质取平(互交抵押),周文王促成了这一点。从这句诗上,看不出“耕者让田,感化了人”这事。所以,虞芮断讼,耕者让田的事,是从《诗经》这句话演绎出来的故事而已。这故事体现的观念,也是德育示范的治国观念,而这种观念大致从孔子开始提出,未必更早古时就讲求这个。
孟子作为儒学大师,一直拿尧舜和周文王做自己的代言人。其逻辑在于,你对民众好,善待民众,民众生活条件就好。而别国不搞仁政,民众冻饿,你的民众就一定能打败敌国。所以要搞仁政从而王天下。他管这个叫仁政无敌。孟子把这个对齐魏国君到处讲,并且以周文王为该理论代言人。
那周文王搞了什么仁政呢?仁政作为政,它总得有些条目,具体条目内容是什么呢?孟子说:周文王对种地的人,收入十分之一的税,给做官的人世代发工资,在关口和市场上对商人不征税(或者是少征税),对于山湖这些公有资源不圈禁起来,供大家开采,对于犯罪的人不抓其家属。对于鳏寡孤独进行照顾。《史记》上又说:周文王善于给人养老。《吕氏春秋》又举了个例子说,周文王挖出了无主的一具尸骨,就政府出钱把它埋了。这算是照顾鳏寡孤独这一条的例子吧。
不过,孟子说的那些条目,更像是针对战国时期现实的政策主张,只是把这些主张转化表达为周文王是这么做的。比如,荀子在《荀子》一书中也说:“田野什一,关市几而不征,山林泽梁以时禁发而不税。”这和孟子说的那几条中的一部分相同,但荀子没说周文王是这么做,而只是把这几条作为对战国君主施政的建议。如果荀子这三条不是节选抄《孟子》的内容,那就是战国时代学者们的通行建议,针对当时的,与周文王无关了。
而且,耕者收十分之一的税,这是废掉井田制以后的做法,周文王那时候是劳役地租,还不是实物地租,不可能有这样的作法。对当官的世代发工资也不符合周文王时代的做法。早的时候,都是给贵族们当官,给贵族采邑田地,作为生活来源。给官员发俸禄工资(以谷子的方式)是战国改革后才有的,以工资而不是食邑的方式官员付薪,从而不让他们控制地面上的民众,这样有利于削弱官员的实力,便于君主管控他们。君主圈禁山林,也是战国君主的特点。所以,孟子说的,全都是时代错误,更像是把儒家的一般主张给按在周文王头上了,而且是现实性很强的主张。
关于孟子说的照顾鳏寡孤独,《尚书》是本很古老是书,其中《尚书》中的《周书》是周朝的文献,其中是有“不敢欺负鳏寡孤独”这样的话,但也不知指孟子说的那些,而是指针对贵族家族变得孤弱了,不要欺负它,不要因此就灭了它——比如贵族家族就剩一个寡母和年幼的宗子了。而这,只是针对贵族间,与孟子说的对普遍民众的仁政无关。孟子把它扩展为对民众的鳏寡孤独进行照顾,这也是针对战国时代的小家庭架构的。而周文王时期都是大宗族,即便有孤弱也是宗族来管,不是政府管。即便周文王时照顾鳏寡孤独,也是针对某一宗族变孤弱时。孟子说的周文王总是普遍地对社会上的鳏寡孤独进行照顾,这与商周之际的时代对不上号,那只有战国时才社会是原子化家庭时才会有这种政策需求。
既然《史记》《孟子》对周文王的追述都有“以今例古”的问题,那要想了解他,还需要回到早期的《诗经》。《诗经》中有“文王之德”这个词,具体是“文王之德之纯”。《诗经》还说“济济多士,秉文之德”(周的官员很多,都秉持文王的德)。古史料有“周德未衰”这样的词。周公在《尚书》中说从商汤到帝乙(纣王的爸爸)无不有德,得到天命,而纣王没有明这种德,于是失去天命。
这个“德”,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指功绩、拥有天命资格、政策模式等。德字,后来演化为道德的意思,是伴随着战国秦汉人提出教化治国等新的政治观念才被赋予的含义。
战国人可能对德的古意已经不甚了解,就望文生义地把文王和有品德联系起来,于是把他刻画成一个大善人。
按周公的说法,文王和商朝历代大王,都有这种德,那这个“德”应该不是指品德,只是归纳这些王是被天意认可,有资格的,这种有资格,就成为有德。
实际上,《左传》记载,一个大夫在追拿逃跑的奴隶时,说:“周文王有这样的法,‘有逃亡者要大加搜捕’,这是周文王得到天下的原因。”这表示周文王对犯罪份子(逃离户籍而亡也算一种犯罪)并不手软,而是严格管控他的民众。而且周文王是讲法的。注:《左传》:“周文王之法,有亡,荒阅,所以得天下也。”荒,大也。阅,搜也。有亡人当大搜其众。
而且这也说明有人会从岐山地区逃亡,离开周方国。那就是说,岐山这里并不是世外桃源,那会不会是因为这里税敛太重,对外战事频繁,导致征用兵役劳役太多,人们受不了了,才产生逃亡的?而且《左传》说发布和贯彻这个法令是他得到天下的原因,那就说明这是个重要的法令,也就说明这种逃亡不在少数。人们脱离户籍逃亡了,自己就失去征兵和税敛的源泉了,所以周文王禁止人们逃亡。一旦发生人们逃亡了,他还要大肆追捕回来。这就凶巴巴地了,有点法西斯了,总之离传统意义上的德行和仁义越来越远了。从这条记载看,周文王是靠着法令(比如这条对老百姓要强制控制的法令)而得到天下,这就是法家,而不是儒家的行仁政了。
按孟子列的那几条,可见行仁政,主要就是少收税,对民众好。这只是让民众生活好一些,把君主握有财富,转为民众握有,但国力总量并不会因此就对敌国形成压倒优势。这是孟子仁政无敌学说的缺陷。即便周文王是搞仁政,因此也不足以就能多强大。如果光是少收税、行仁政,发福利,那他的钱从哪里来呢?靠自己家族节省吗?可是周文王生了十几个孩子,这也不像是个艰苦朴素的人。
周文王的周国,地盘并不大,就是岐山地区,虽然不断在扩展。地盘不大,单靠孟子说的仁政、少收税,照顾民众福利,并不足以强大。即便他是按孟子说的行仁政,那么在行仁政之外,也必须有别的富国强兵的办法才行。比如周文王禁止民众迁移流失,而且执行得非常到位,这体现出的法家思想和行为方式,就也是一种求强的措施。
《尚书。无逸》是周公论说人不要追求安逸的,其中说:“周文王每天从早上忙到太阳过了中天而偏斜,才想起吃上午第一顿饭,这样才能享国五十年。”那就是说,周文王还是靠着勤奋猛干,才获得的发展,不是或不单单是道德竞赛和发福利。注:《尚书》说周文王:“自朝至于日中仄,不遑暇食。”晋皇甫谧《帝王世纪》说:“文王晏朝不食,以延四方之士。”但《帝王世纪》一贯可信度低,“以延四方之士”这句属于他的构想。延请人才这事,不至于天天忙它。
《诗经》上说:“济济多士,文王以宁。”可见周文王招收了很多人才,这是他谋求富强的办法之一。
周文王搜罗的这些人才中就包括姜子牙。姜子牙的来路非常神秘,年龄也忽大忽小他们俩的相遇,有各种的说法。比如钓鱼的时候,被周文王看见了,于是请了回来。但他俩谈了什么,怎么就觉得好,文献没有说。而我觉得屈原的说法最为可信,屈原是以提问的方式说的:“师望在肆,昌何喜?鼓刀扬声,后何喜?”当时大约是有“市”的,就是带围墙的农贸市场,里边有一排排商铺,叫作肆。其中就有肉铺。直接杀,直接卖肉。周文王去里边溜达,这姜子牙就是个屠狗杀猪宰牛的,在里边挥刀猛剁,声振老远。周文王高兴了,这屠狗剁肉的真是生猛。于是乐了,仗义每在屠狗辈,于是交结收纳了下来,当自己的勇将。他后来又叫师尚父、太公望,这里说的是“师望”。所以,姜子牙差不多是个樊哙、张飞那样的人。屈原同样在《离骚》中说:“吕望之鼓刀兮,遭周文而得举。”所以姜子牙是个杀猪的莽汉,遇到周文王被举用。
文/潇水:知名历史小说作家,历史战争特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