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燕公子
一场228亿的美元交易,究竟是商业自由,还是对国家的背叛?
2025年3月4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公司宣布了一项震惊全球的交易:将公司在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打包出售给美国贝莱德集团,交易金额高达228亿美元。
消息一出,全网沸腾。港媒《大公报》率先发难,连续发表多篇文章,猛烈抨击李嘉诚“见利忘义,漠视国家利益,背叛中国人”。随后国务院港澳办转发此文,进一步引爆了舆论。

3月18日,香港特首李家超对此事提出三点看法,堪称句句有暗示,字字皆有弦外之音:
第一, 社会对事件的关切,值得重视(意指高层想法与民愤一致,大家都觉得这里面有大问题);
第二, 特区政府要求外国政府为香港企业提供公平环境,反对使用胁迫施压手段(美国一直以来对中国企业各种打压胁迫,这次长和出售港口,是否有外力因素?);
第三, 任何交易须符合法律法规要求,港府会依法依规处理(暗示这笔交易存在违法违规的嫌疑)。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的发言尤其尖锐:“有些香港商人误信‘商人无祖国’,以为一切‘在商言商’。”这简直是对李嘉诚贴脸怒喷了——商人是否应该将国家利益置于商业利益之上?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得弄清楚,长江和记的这桩买卖,各方牵涉到底有多深,对国家的不利影响又有多大?
首先是买方身份特殊。买方贝莱德集团绝非普通资本,作为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坊间一直疯传其有犹太资本的支持,其触角遍布战争、疫情与灾难:
2020年疫情中,它是辉瑞和阿斯利康的最大股东,靠疫苗赚得盆满钵满;2022年俄乌冲突中,它趁机收割乌克兰的能源和基建资产;
2023年夏威夷大火后,它以极低价格收购灾民房产;甚至日本核污水排海的主要责任方东京电力公司,背后也有贝莱德的影子。
这个掌控着15万亿美元资产的“金融巨鳄”,俨然已成为美国战略工具,再说明白点,就是白宫地堡里的提线木偶,五角大楼的金融打手!
其次是出售港口的位置敏感。全世界最出名的航道有三个,分别是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以及李嘉诚这次要卖掉港口的巴拿马运河。
巴拿马运河的价值在于他是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要道,也是掌控南美和拉美的重要航道,战略价值非常之高,
此次交易涉及的港口资产包括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这两个港口承担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量,其中中国商船货运量占比高达21%。
一旦美国控制巴拿马运河,中国商船可能面临限流、加征费用甚至数据监控的风险,这将严重破坏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布局。
再次是出售时间特殊。特朗普政府近期正推动《巴拿马运河防卫法案》,美军南方司令部已公开宣称要“确保运河自由通行权”。风声放出不久,李嘉诚即宣布出售港口,是不是太巧了?
说白了,这次交易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商业买卖,而是涉及中美博弈的重大事件。可就是这么明白的道理,面对这场交易,网上舆论缺呈现出两极分化之势。
有人高呼“贸易自由,不该干涉”,甚至为李嘉诚辩护,称他已是94岁高龄,不应强求他效忠76岁的新中国。
竟然还有某著名经济专家公开宣称,“年轻人没有资格评价李嘉诚”,认为他的商业决策是基于多年成功经验的合理选择。

可是,特朗普军事法案刚露獠牙,李家仓库就急吼吼清仓;中国钱凯港建设未成,叛卖者就拆了南美桥头堡!试问哪个主权国家能容忍战略资产暗箱操作?
当年阿尔斯通高管皮耶鲁齐不过卖了几个锅炉,就被美国司法部往死里整;今天有人卖国门钥匙,某些人却高唱“商业自由”?
谈自由,孟晚舟在加拿大戴电子脚镣时,美国讲自由了吗?中芯国际买光刻机被卡脖子时,西方讲自由了吗?怎么轮到美国吸血时,自由就来了?
谈规则,贝莱德吞下乌克兰能源时讲规则了吗?日本核污水排海时守规矩了吗?跟强盗讲规则,是蠢还是坏?
谈道德绑架,若每个商人都以“在商言商”为由变卖国家命脉,我们拿什么守护南海航道靠什么突破芯片封锁?又凭什么实现民族复兴?资本无国界,但商人有祖国,这不该是道德绑架,而应成为商业伦理的底线。
再谈专家权威、历史贡献、资辈分资历,我呸!君不见当某些商人忙着将国家战略资产套现离场时,中国90后创业者们正在创造新的奇迹:
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让中国四足机器人领跑全球,深度求索(DeepSeek)团队用大模型突破西方技术封锁,游戏科学用《黑神话》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再往前看,初代领导人聚首一室共谋大业时,也都皆是风华正茂之年。正如梁启超在《少年中国说》中疾呼:“制出将来之少年中国者,则中国少年之责任也。”
老一辈精英在忙着拨算盘卖码头,新一辈年轻人忙着筑起新的长城。
你说,到底是谁没资格批评谁?
攘外必先安内,肃清内奸,尤为重要。
卖国贼,人人得诛之
你害过人未?你建烂尾楼未?你绑架了谁末?你钱是我未?你买医院赶走病人未?你利益反还未?贡献末?
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