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威胁逼近,全社会积极应对

麓檀 2025-03-31 18:33:57

日本近期频繁发出地震预警信号,整个国家都在为可能到来的地质灾难做准备。政府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位于太平洋西缘的南海海槽,未来三十年内发生 8 级以上特大地震的概率高达 80%。

这份由日本地震调查小组发布的报告,把深海潜藏的威胁用数字呈现出来 —— 可能导致超过 30 万人死亡,235 万座建筑物被摧毁,直接经济损失预计达 292 万亿日元,这相当于三个年度国家财政预算的总和。

这种威胁和日本的地理状况密切相关。太平洋板块每年以 8 厘米的速度向欧亚板块俯冲,在南海海槽的深沟中不断积蓄能量。大约每隔百年,当板块间的应力达到临界点,能量就会以大地震的形式释放出来。1946 年南海道地震带来的伤痛还未消散,1707 年的宝永地震更是留下了深深的伤痕。根据历史记录,这个区域正处于地震活跃期的后半段。如今,东京大学教授团队通过监测地壳变形发现,南海海槽东段的应变积累量已经达到了历史高位。

2024 年 1 月能登半岛发生的 6.0 级地震就像一个前奏,随后接踵而至的五次 6 级以上地震拉开了地质活跃期的序幕。气象厅通过卫星观测发现,日本列岛地表位移速度比往年快了 20%,地质学家把这种异常现象看作是地壳能量释放的前兆。在宫城县沿岸,GPS 监测站记录到每月 3 厘米的水平位移,这个数值是以往的三倍多。东京大学地震所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发现,如果震源区长度达到 500 公里,引发的矩震级可能会超过 9.0 级。

灾难的阴影影响到了超市的货架。东京新宿区一家便利店的门店经理发现,保质期五年的应急食品在两天内就被抢购一空。电商平台的数据显示,地震应急包的销售量同比增长了 560%,便携式马桶成了热门搜索词。距离海岸线三公里的静冈县热海市,温泉旅馆遭遇了退订潮,黄金周的预订量下降了 70%。地方政府防灾部门紧急调配的 5000 台应急收音机,在发放的第一天就被领完了。

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正在进行全面检查和加固。根据 2014 年修订的《建筑基准法》,东京湾沿岸的摩天大楼正在升级第八代隔震装置。在神户,工程师给阪神大地震后幸存的老旧建筑安装弹性橡胶支座,这种黑色装置能让建筑在地震波中像浮岛一样晃动。三井不动产的工地上,工人们正在浇筑掺入碳纤维的混凝土,这种新材料能让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提高三个等级。

关于地震预测,科学界既有警示也有争议。政府地震调查委员会主席佐竹健治展示的断层滑动模型显示,板块锁定区的面积已经覆盖了 89% 的接触面。但东京大学名誉教授盖勒认为,地震预测仍然是现代科学难以解决的难题。他办公室的白板上画满了随机分布的星点,每个点代表一次无规律的地震事件。“地质时钟理论在短期预报方面是不管用的。” 这位以反对政府预测而闻名的学者,正在研究地磁异常的频次和地震发生之间的关系。

夜幕降临,大阪湾的潮水依旧有规律地涨落。距离海岸线一公里的防灾公园里,新建成的立体疏散塔即将投入使用。这座 30 米高的钢结构建筑可以容纳 2000 人避难,顶层天台还设有直升机起降平台。在东京都市圈,地下 40 米深处的巨大蓄水池即将完工,这个能储存 400 万吨淡水的工程,足以应对灾害期间的用水问题。当科技努力和灾难赛跑,日本这个岛国的命运仍然掌握在太平洋板块的手中,等待着下一次地壳震动的考验。

0 阅读: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