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麟征一家合影
关麟征1905年出生,是黄埔军校一期的学员,与陈赓大将同为同期。然而尽管两人有着相似的背景和军事训练,关麟征的军旅生涯走向却大为不同。虽然同为黄埔一期的学员,关麟征在蒋介石的嫡系将领中声望颇高,他的能力和历练,也使得他在抗战初期的表现尤为突出。
关麟征的名声开始于1933年的长城抗战。在这场战役中,关麟征指挥的部队成功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第八师团,虽然在战斗中被手榴弹炸伤,但他坚持继续指挥,直至战斗胜利。正是凭借这次英勇的表现,关麟征声名大噪,迅速成为了抗战中的重要军事人物。
关麟征剧(剧照
1936年,《何梅协定》即将签订时,关麟征多次面见何应钦并致电蒋介石,表达了他对这一协定的不满,并坚决反对这一让步的政策。然而尽管他的抗议无果,最终他还是不得不离开北平。临别时百姓纷纷送行,关麟征感到深深的愧疚,直言自己未能为百姓做更多的事,“对不起百姓”的话语充满了不舍与歉意。
1938年,关麟征参与了台儿庄战役,担任侧翼攻击任务。面对日军猛烈的火力,他昼伏夜出,不惧困难,打得敌人措手不及。关麟征成功歼灭了日军的赤柴联队,并包围了敌人的沂州支队,为友军收复甘露寺等重要阵地提供了支持。最终,他所指挥的部队成功歼敌超过五千人,台儿庄一战成为他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篇章之一。
关麟征和老蒋
关麟征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国内外的高度评价,日军甚至评论道:“关麟征的一个军,相当于其它国民党的十个军”。国内则将他与另一位著名的抗日将领孙连仲并列,称其为“关铁拳”和“孙钢头”。蒋介石也曾在公开场合夸赞关麟征,“中国军队如果都像25军一样,打败日本人不成问题”。
台儿庄战役之后关麟征晋升为军团长,成为黄埔军校的佼佼者。那时黄埔军团长只有他和胡宗南,而关麟征的军团长职位完全是他凭借自己的指挥才能赢得的。他提拔了自己的亲信、老友张耀明担任52军军长,并在自己的军团中实现了多次军事调整与改革。
曾担任54军军长的黄维
他在组织内部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第2师师长郑洞国因不满关麟征将其升职为副军长而离开了部队。此举被外界解读为关麟征在调整军队权力结构时的“变相夺权”,但也展现了他在军事管理上的果敢与决断力。
随后关麟征带领部队参加了武汉会战,并在瑞昌地区坚守了19天之久,成功阻止了日军的进攻。此战关麟征再次证明了自己卓越的指挥才能和坚强的意志,使得日军无法突破他的防线。
第54军
1940年以后,关麟征的第15集团军被调往昆明,负责保护云南的大后方,并配合卢汉等人保卫这一战略要地。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持续,关麟征的部队也经历了重要的调整与重组。原本隶属于第九战区的第15集团军改编成了第9集团军,旗下统辖第6军、第52军与第54军。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关麟征深知想要进一步壮大势力,势必需要吞并其他派系的部队,而最难吞并的便是历史悠久且根基深厚的土木系部队。
其中第54军作为土木系的嫡系部队,历来不容轻视。关麟征虽然一心想要壮大自己的实力,却明白,轻易动用此军将可能引起严重后果。更何况过去的经历也让他心生忌惮,毕竟早在长沙会战时,关麟征便曾尝试吞并土木系的79军。
关麟征和亲信张耀明
然而关麟征的意图并没有如他所愿。此时陈诚运用了职务之便,决定在第54军中插手干预,任命了关麟征的老同学黄维担任军长,迅速占据了先机。黄维的任命无疑令关麟征感到不满,并且他立即采取行动,炮制了著名的“黄维贪墨案”将黄维挤走,以此为契机,力图将军长之位转交给与自己关系密切的张耀明。
然而土木系的根基深厚,54军内部的下级军官联合起来保举黄维,使得张耀明无法顺利上任。即使关麟征依然坚持自己的战略目标,面对陈诚的严密反制,双方的矛盾愈发显现,最终在重庆的一个会议上,关麟征将陈诚气得几乎吐血,矛盾的公开化。
在宝岛时期陈诚的咖位,何应钦都不如他
在接下来的岁月里,关麟征在云南的局势日益复杂,龙云对他日益不满,称其军纪败坏,甚至与杜聿明、宋希濂等其他军官的关系也不甚融洽。龙云对关麟征的霸道作风表示强烈排斥,然而对杜聿明和宋希濂却表现出了极大的礼遇。这种“排挤”让关麟征逐渐失去了云南军政的核心地位,甚至导致蒋中正不得不将他“打发”到越南边境,远离了中国的战局核心。
1945年关麟征与杜聿明争夺东北保安司令之位时,失败在即,陈诚与杜聿明的联合打压使他不得不接受云南警备司令一职,而后又因昆明学生运动中强硬开枪驱赶学生而被蒋中正免职。关麟征的命运愈发沉沦,52军被调往东北,远离了他手中的权力核心。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关麟征仅短暂担任陆军总司令,但最终无法扭转局势。
老蒋五虎将的陈诚
1946年,关麟征被调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的教育长,但第二年蒋介石决定不再兼任各军事院校的校长职务。随着这一变化,关麟征接过了校长的职位,成为黄埔军校的第二任校长,这也是他在军事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位置。
这一时期国民党在军事体制上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改革。新任“国防部长”白崇禧,以及“参谋总长”陈诚的上任,导致了军委会的取消。在新的军事架构下,参谋总长成为国军中最具权力的职务,直接对蒋介石负责,地位高于国防部长。这一职位赋予陈诚极大的权力,而关麟征在陈诚的掌控下,逐渐失去了在军事指挥方面的实际权力。
一起跟随去宝岛的阎老西和白崇禧
陈诚的个人风格相当强势,对待下属也较为严苛,他的政权之下,关麟征的角色越来越局限。1948年陈诚由于连年失败,声誉大损,最终不得不辞去参谋总长及海军总司令等职务,躲避公众视线,在上海静养。
陈诚离职后,顾祝同接任了参谋总长职务,尽管与关麟征有一定的私人交情,顾祝同还是为他安排了一个陆军副总司令的职务。然而这一职务不过是一个空头衔,关麟征实际上并未参与任何陆军司令部的具体事务,依然被局限在他原本熟悉的教育和军校事务中。此时的关麟征虽然表面上看似地位依然不低,但实际上已经远离了实际的军事指挥和决策。
北伐时期的关麟征
1949年2月关麟征接任陆军总司令,这一职务本应为他提供一个崭新的舞台,尤其是在国军节节败退的局势下。蒋中正希望通过这一任命,借助关麟征的黄埔背景和抗日战功,稳住军心,巩固中央军的控制力,局势并没有如蒋中正预期那样发展。
此时刚刚接任代总统的李宗仁看中了关麟征的军事才能,主动邀请他加入政府,并提出让关麟征担任参谋总长。这一职务远超陆军总司令,让关麟征在军中拥有更大的话语权。李宗仁的算盘很清楚:一方面借关麟征安抚黄埔系,另一方面削弱蒋中正嫡系的顾祝同,关麟征面对李宗仁的诱惑,心中纠结不已。他与蒋中正的关系微妙,虽然不愿完全背离,但与李宗仁的合作也让他心动。
一直想要拉拢关麟征的李宗仁(剧照)
蒋中正显然察觉到了这一点,立即召关麟征到慈溪口进行严厉的警告,暗示他与李宗仁走得太近是不智之举。最终李宗仁的提议未能实现,而关麟征也错失了陆军总司令的职位。蒋中正的信任裂痕愈发明显,关麟征在国军的前途也变得扑朔迷离。
面对内外局势的剧烈变化,关麟征对未来的信心逐渐消失。他深知蒋中正即使撤退至台湾,面对解放军的强大压力,也未必能守住宝岛。与其被迫站在蒋的阵营中,接受未来的政治风波,不如选择远离这一切。最终关麟征悄然离开,定居香港,彻底告别了曾经的权力中心。
解放战争时期的关麟征
关麟征在香港的晚年生活极为低调,深居简出,几乎与外界隔绝。他拒绝一切政治活动,远离了新闻采访与公众关注,过着简朴而规律的生活。他的日常就是读书、写字,研究古籍,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的草书作品曾在香港大会堂展出,显示出他在艺术上的造诣。生活中他不喝酒、不抽烟,保持着洁身自好,远离了曾经的纷扰与风云。
1972年,他和家人前往美国和欧洲旅行,但他依然保持低调,不愿参与任何社交。直到1975年4月,蒋介石病逝,关麟征才决定前往台湾吊唁,尽管台湾方面多次邀请他留下,他依然拒绝了所有的政治职位和安排。晚年的关麟征,把自己从政界的漩涡中彻底解脱出来,过上了隐居般的生活。
横刀立马的关大将军
尽管远离政治,关麟征始终关注着祖国的变化。特别是当妹妹关梧枝当选为陕西省政协委员时,他十分高兴,并在信中表示:“梧枝妹谬获拔擢,尚望兄多多指教。”关麟征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充满赞赏,特别对黄埔同学和老朋友们的近况感到关切。他说:“我是炎黄子孙,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
直到1975年4月,蒋介石去世,关麟征才决定赴台吊唁。抵达台湾时曾经的战友与同学在机场迎接他,感情浓厚,尤其是与黄杰的重逢,更是泪眼相对,26年的离别让两人不禁抱头痛哭。
在台湾停留的一个月里,关麟征拜访了许多曾与他并肩作战的朋友,尤其是当年他任军校校长时的学员们,纷纷前来探望。尽管蒋经国提出要为他安排职务,关麟征却坚决拒绝,表示自己不再参与政治。他更热衷于与亲友交流,回忆过去的岁月,偶尔也会沉浸在观赏大陆戏曲的时光中。一次看《六月雪》时,他为剧中的秦腔唱腔感动落泪,思乡之情溢于言表。
台儿庄战役大胜的关麟征52军等人合影
1980年7月30日凌晨,关麟征因病被紧急送往香港伊利莎白医院,医生在抢救过程中发现他的胸前伤痕累累,这让所有人都感到震惊。关夫人解释道这些伤痕都是他当年在抗日战场上浴血奋战时留下的。关麟征的抗战经历虽然已久,但那些岁月的伤痕依然铭刻在他的身体上。8月1日,关麟征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享年75岁。
关麟征去世的消息迅速传开,《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全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相关报道,悼念这位曾为国家和民族奋斗的英雄。黄埔同窗们也纷纷表达了悼念,徐向前元帅特别向他在香港的家属发去唁电,深感痛惜:“噩耗传来,至为悲痛,黄埔同窗,怀念不已,特此致唁,诸希节哀。”关麟征虽然未能见证祖国统一的时刻,但他的一生依旧充满了光辉,他的名字也永远刻在了历史的篇章中。
图片来自网络
参考文献:
关麟征:“关铁拳”血战台儿庄,http://www.enorth.com.cn,今晚报 ,2015-09-15 13:42:24
关麟徵辞任黄埔军校校长前后,2014年04月03日,人民政协报
他女叫什么名字?
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