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街巷中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人们纷纷举杯庆祝,享受团圆时刻。 就在这样喜庆的氛围中,张扣扣手持锋利的刀具,闯入了仇人王自新的家。 利刃挥下的瞬间,王自新重重地倒在了血泊中。 「有人杀人了,快来人啊!」 循着喊声望去,张扣扣看到王自新的妻子正在拼命呼救。 他一步步走近,高举起了手中的刀。
这场纷争的导火索是张扣扣母亲面对挑衅时的反击,而王家四父子却在院墙那边摆出一副强硬的姿态,毫不退让。 王家人出言不逊,说道:「你们家就是个粪坑,爱咋地就咋地,你们能拿我怎么着?」 接着又叫嚣:「你们一家子窝囊废,也敢在这跟我叫板,胆子不小啊!」 在乡下,被人说成窝囊废是莫大的侮辱。这番话彻底激怒了张扣扣的母亲。她又哭又骂还不解气,随手抄起一根扁担就朝王家父子打了过去。 扁担打中了王自新的脚,他立刻坐在地上嚎叫,要求赔偿。其实这一下并无大碍,但王自新的小儿子王正军却当了真,抄起扁担就冲了过来。 瘦小的张扣扣看到对方来势汹汹,吓得赶紧拉住母亲,可母亲还是被扁担重重打中了头部。他眼睁睁看着母亲倒在地上,一动不动,后脑勺的血染红了地面。 「妈妈……」 张扣扣的哭声惊醒了王家四人,他们连忙去找村医。村医检查后,脸色难看地说:「人已经不行了,赶紧报警吧。」 警察迅速赶到,将遗体运走。不管张扣扣和姐姐怎么哭喊,母亲再也没能睁开眼睛。 这场悲剧给年幼的张扣扣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创伤。案件进入司法程序后,王自新却狡辩说是张母先动手,他儿子只是自卫。加上王正军案发时未满十八岁,最终法院只判了他七年。 张家人对这个判决不服,想要上诉,却被村长劝阻:「算了吧,都是一个村的人,别让外人看笑话。」 年幼的张扣扣理解不了这种说法,但懦弱的父亲也失去了继续追究的勇气,只好接受现实。 张扣扣初中毕业后,因为丧母之痛的影响没能考上高中,就去当了兵。姐姐也只读到初中就出嫁他乡。父亲整日借酒消愁,清醒的时间越来越少,整个人变得颓废不堪。 母亲的离世让这个家庭失去了精神支柱,一家人从此各奔东西,生活困苦。
「这小子居然还活着,我还以为你这么久不见人影,是去阎王爷那报到了。」 汽车窗户缓缓降下,露出的是王自新三兄弟的面孔。据说这些年他们做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连坐过牢的老三现在日子也过得很滋润。 面对几个人的挑衅,张扣扣选择沉默。他往路边挪了几步,但开车的王正军并不善罢甘休,猛踩油门扬起一片尘土,让张扣扣满脸灰尘。 张扣扣紧咬牙关注视着他们。看到他们这副逍遥自在的样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母亲的血债还未得报。 除夕之夜,张扣扣的父亲随便炒了几个菜,又喝得醉醺醺的早早上床。临睡前,他迷迷糊糊对儿子说了句话,这句话成了点燃张扣扣杀意的导火索。 夜幕降临,正是万家团圆的时刻,张扣扣手握一把刀,藏在王家祭祖必经的山路上。 晚上八点多,王自新的大儿子和三儿子从远处走来。张扣扣抓准时机,突然冲出。趁他们还没反应过来,迅速了结了两人性命。 望着地上两具睁着眼的尸体,张扣扣感到一阵快意。但现在还不是放松的时候,他要在王家人发现之前,彻底解决这笔账。 张扣扣飞快下山,悄然潜入王家院内。只见堂屋灯火明亮,王自新正独自喝着酒。 桌上摆满佳肴美酒,像是在等祭祖归来的儿子们共享团圆饭。张扣扣毫不迟疑,上前就是一刀,正中王自新心口,当场毙命。 「救命!有人杀人了!」 王自新六旬的妻子听到丈夫惊叫冲出来,只见一个黑影正要离开堂屋。 「你是什么人?你为什么要...」 王自新妻子不敢再说,生怕惹祸上身。等看清是张扣扣后,她放声大哭。 张扣扣举刀欲砍,却在最后一刻迟疑了。
他绕过瘫坐在地的老妇人,径直走向院子。
当时,张扣扣去向不明。警方立即对其住所展开搜查,发现除了凶器外其他物品都在,研判他应该还在附近。经过整夜搜寻,终于在后山树林中发现了他的身影。
从我的角度来看,不管经历了什么,这都不能成为他手染鲜血的理由。对每个人而言,生命都是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宝贵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