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边疆将领手握重兵,镇守边疆,但为何很少发生叛乱呢?尽管在中国历史上确实有少数边疆将领发生过叛乱,例如安史之乱等,但是从比例上来看,边疆将领的叛乱还是极少数的。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构成的。
首先,手握重兵的边防将领一般都是忠于朝廷忠于皇上的人。如果这个将领忠诚这一品质没有经过皇帝的考核,那么他不可能得到这么重要的位置。正是因为朝廷认可了他们,他们也认可朝廷或忠于皇帝,所以忠诚的品质使得他们不会轻易造反。
其次,中央政府的力量非常强大。一旦边疆将领发生叛乱,那么成功的可能性是极低的。虽然手握重兵,但是与全国的军事力量相比起来,差距还是很大的。而我们熟知的那些农民起义都是被逼上了绝路,不得不反。相比之下,边防将领本身就是统治阶层的一员,社会地位较高,生活也比较优越,所以他们造反的可能性很小。
任何人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评估利益和风险。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但是当风险太大,甚至危及到九族的性命的时候,就没有必要这么做了。军队士兵没有随军带家属,要造反还要考虑自己亲属的安危。边防军队的家眷都在内地,他们的家人都在朝廷手上,一旦边疆将领起事,那么在内地的亲人都会遭到屠杀,这也使得士兵们不愿齐心跟着将领造反。
另外,镇守四方的戍边军或在外征战的军队,朝廷都派有坚军,虽然坚军不领兵但是他的权力很大,如果统兵将领有任何谋反的迹象,坚军都有权利将其斩杀。这就是所谓的“坚决制止”。这种制约机制也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让边疆将领不敢轻易谋反。
最后,古代的边疆将领在任职期间,还要履行许多军事、行政、民政等多方面的职责,工作繁重,任务重大,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去谋反。而且他们也要面对各种自然环境和外来威胁,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戒备,否则就会丧失自己手中的权力和掌控的地盘。
边疆将领不敢谋反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历史上确实出现过边疆将领叛乱的情况,但是相对于忠诚的将领人数而言,他们只是少数。历史的发展进程也证明了,只有忠诚于皇帝和朝廷,服从中央政府的指挥,才能够为国家的安宁稳定和发展繁荣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