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手腕,从改变习惯开始

张怀中 2022-01-10 14:51:31

使用了大半辈子键盘,从今年开始,我才后知后觉地迷恋上各种机械键盘,从无光到白光,低端到中端,前后也入手了几块机械键盘。话说现在的推送也挺智能,自己喜欢什么,网站往往就会推送同类产品,于是不经意间我看到了X-Bows Lite 人体工学机械键盘,再次勾起了我的购买欲望。

一、 人体工学机械键盘与常规机械键盘的最大区别:

与常规机械键盘相比,人体工学机械键盘在键帽、轴体方面其实没有差异,均由不同厂家自主进行选择装配。而人体工学键盘的真正意义是让键盘设计更符合人的操作习惯和身体要求,于是在键盘布局上和常规机械键盘就有了明显的区别。

我们都知道,常规键盘使用时由于键盘布局的限制,我们会自然而然的双手外展,夹紧双臂,长时间操作会造成手腕、手臂、肩背的疲劳酸痛。人体工程学键盘在标准键盘上将指法规定的左手键区和右手键区这两大板块左右分开,并形成一定角度,使操作者保持一种比较自然的形态,可以有效降低操作者疲劳程度。

二、 开箱:

X-Bows Lite官方店的这款键盘有两种方式可选,官方标配为单独的键盘主体,399元。套餐则是加了一个掌托,499元。怎么选择就看自身需求了。

全家福,手托为单独包装。键盘包装中还包括钢丝拔键器一个、TYPE-A to TYPE-C数据线一根。

掌托为黑色硅胶材质,与键盘配套使用效果更好。官方店单独购买需要159元,套餐中购买相当于100元。

数据线线长1.5米,线身为尼龙编织物包裹,屏蔽性好,手感也比较不错。

作为机械键盘,键帽的插拔情况可能会比较多。黄色手柄的钢丝拔键器挺可爱,使用也比较方便。

说明书正反面分别为中英双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英文可并不是附庸风雅,原本X-Bows Lite 这个品牌在只有国外才可以买到,目前也是刚刚进入国内市场。另外Fn组合按键功能介绍和驱动下载等还真要靠它呢,短时间还真不能丢掉。

键盘尺寸为345.7*128.0*38.4(mm),大约相当于常规87键机械键盘的规格。事实上该键盘为86键,键位数量上确实差不多。

上图便是X-Bows Lite 人体工学机械键盘布局,除了将左右键区分开之外,键盘也按照手指伸展的方向排列。我沿着键盘排列的缝隙画几条线来便于大家观察。当我们将双手以最舒服的感觉自然平放在桌面上大概就是这样的形态吧,不用转腕,不用夹臂。相信在这样的角度下码字会更加轻松舒展。

脚撑只有一个调节档位,不过我对这一点倒不纠结,个人平时也并不会经常去调整角度。值得一提的是脚撑边缘为软性橡胶材质,平稳性和静音性都更好。

键盘脚撑打开后与桌面的倾斜角约为6度,配合阶梯式键帽的弧线形设计,能够最大程度缓解手指与手腕的疲劳。

连接方面,这款键盘采用了专业级玩家键线分离的设计,方便安装与携带。略有写遗憾的是,Type-C接口位于键盘顶部左侧,数据线只能以这一个方式进行连接,对于桌面整理显得不大友好。

键盘主体采用铝合金材质,通体黑色,在二次氧化工艺的作用下,既有磨砂质感,又有高亮的对比,很有个性。

键帽为ABS材质,表面上也做了磨砂处理。字符为开口透光设计,在不通电情况下并非纯白色。

在轴体选择上,我依旧和之前几款键盘一样,选择了一贯喜爱的青轴,众所周知,青轴的特点是段落感强、声音清脆,这样在办公室工作的时候,领导和同事们都不会忽视我的努力了,嘿嘿~

更何况X-Bows Lite所采用的佳达隆Gateron轴体质感不错,声音干净不会惹人讨厌。该键盘大键使用卫星轴设计,按键一致性好,也更加耐用。

整个键盘做工也是十分靠谱的,键帽干净无毛刺,没有歪轴,接缝均匀。同级别键盘中应该算相当不错的存在。

三、 使用情况:

在背光上X-Bows Lite使用雅白色背光,点亮后整体黑白分明,晶莹剔透,惹人喜爱,通过键盘上的Fn快捷键还可以改变16种灯效模式。

除了灯效外,可以在官网下载X-Bows Lite驱动,、根据自身需求对每个按键的功能进行自定义,设定相关宏,也可以直接调节灯效和录制一系列快捷操作。不过官网为英文界面,对于不懂英文的我来说,下载就有些费劲了。

初次使用X-Bows Lite人体工学机械键盘确实非常不适应,经常会为了寻找一个键而中断敲击,连续性很不好。所以我们在使用之前一定要记住每个键的位置,改变之前常规键盘的记忆。最好要用几次专门的练习来改变自己的习惯。

经历过短暂的适应阶段便是苦尽甘来的时刻了,现在我用这款键盘敲字已经可以快到飞起,更重要的是手指和手腕和从前相比,确实是从未有过的轻松舒适。

四、 总结:

从对奇怪造型的诧异到慢慢地去欣赏喜爱,从笨拙的操作到熟练的敲击,从不习惯到逐渐的依赖,我大概用了三天的时间。用三天改变一个习惯,让自己在工作中码字更顺畅,更能减少对身体的伤害,我认为这个,确实有点值。

0 阅读:69

张怀中

简介:自由摄影师、汽车之家UG、测评类内容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