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彦祖一直希望,能有“可以无感别在身上,而且录像/延时拍照一整天”的穿戴相机。毕竟汽车/摩托车/电坤都有行车记录仪,有个“行人记录仪”也很合理吧。
左侧是影石Ace Pro 2,右侧是影石GO 3S和大疆Action 5 Pro↑
然而时至2025年,别说录像一整天,能延时拍照一天的“穿戴相机”都没几台。
在大疆Action 2、影石Insta360 GO 1/2/3/3S 之后,我们又义无反顾地踩进了记录仪的坑。
我们今天【试毒】的,是台不愿意/不方便透露姓名的记录仪(型号已打码),我们暂且用“行人记录仪”来代称吧。
我们上车的价格是478元,而它现在的狗东价格是299元……
有了可以一直别在衣服、背包肩带上的“行人记录仪”,我们就可以大胆地推扶老奶奶过马路。和女朋友/老婆争论究竟是谁吃了最后一根薯条的时候,还能翻画面记录。
它在暗光环境能自动切换红外模式,有循环录像、有定时拍照,登山越野都能用得上。而且还自带LED补光灯,可以当手电筒,万一真遇到意外,还有红蓝爆闪灯,这谁顶得住啊。
规格
它核心规格就是4K录像、IP67防护,7小时的4K录像续航,110g重,299元(25-0211之后的价格)。
不知名的传感器,最高支持4K录像30fps,支持H.265和循环录像,双麦克风;
140度视野、F1.6光圈的6P镜头;
4颗白光LED,1红+1蓝的警报LED;
2500mAh电池,宣传称2K视频可以录8小时,4K视频可以录7小时;
环保充电,4小时充满;
不知名的32位RISC处理器,主频1GHz,搭配128MB内存(1Gb)
2英寸480x360的LCD屏幕(非触控);
最高支持512GB TF存储卡,可以连手机用OTG直接读取内容;
86x56x24mm,110g重,有IP67防尘防水。
有一说一,它的宣传页面,在同类产品里显得相当正规,老实得不像我认识的杂牌机器。
要是在PDD,不标个8K录像、10GHz主频、25000mAh电池都不好收场。
外观:华强北做工
影石Ace Pro 2、“行人记录仪”、大疆Action 5 Pro、影石GO 3S ↑
和国补后2252元起的iPad 10(64GB)一样,都是非全贴合的“空气屏”↑
外观没什么好说的,低情商:华强北做工。高情商:机能风。
出厂配送了让相机固定在衣服上的夹子和磁吸块,都是卡扣快拆设计。
官配的磁吸块,有凹凸台设计,吸在衣服上超级紧,完全不会移位。这结构值得大疆、影石这些大厂学习(就是会弄皱衣服,而且这玩意有亿点大)。
官标110g的体重没骗我们,配上这不小的体型,拿上手轻飘飘的。
它的做工之强,以致于我们还没拍完开箱,夹子就因为顶不住自己弹簧的压力被崩裂了……
我们本以为这匿名的记录仪,应该会有可拆卸电池、应该会有同样匿名的电池的时候,TM竟然是内置电池的。
但转念一想,毕竟这299元还要做防尘防水(IP67),搞拆卸式电池也不实际,就只能原谅它了。
功能界面↓
它没有触屏,操作体验就像在用进了recovery模式的手机,又像是在用背后的按键调显示器,很hi难用就是了。
和iPad 10一样的非全贴合屏幕,清晰度复古,像素点粒粒分明。而且亮度还低,在中午户外就是“手动挡”屏幕。
官标的“2K视频8小时、4K视频7小时”,说不定也没虚标很多。
一起满电出门,影石Ace Pro 2都没电了,它还有一半电(没有电量百分比显示)。可能因为是没有电子防抖、几乎没有算法后处理,让它的发热比运动相机低得多得多得多,续航也明显更猛。
拍照与录像对比:能和复古CCD相机五五开
先看看拍照对比吧。
这台“行人记录仪”,应该是用视频流直接截取生成照片的,照片没有留exif信息。
这“140度视野”的镜头,实际视野和手机那些120度、等效16mm的超广角差不多,远远小于正规厂商的拍照模式。
全局、亮部与暗部放大↓
4K 30fps的H.265视频↑,码率18Mbps出头。暗光时,会像手机一样偷偷降低帧率。
录像模式下,两台影石机型的视野都有裁切,但裁完之后的视野还是比“行人记录仪”大很多↓
视频对比1,局部与中央、中央下方放大↑
视频对比2,局部与中央放大↑
视频对比3,局部与中央放大↑
视频对比4↑
视频对比5↑
视频对比5,局部与中央放大↑(此时,行人记录仪触发自动红外模式↑)
视频对比6,极弱光场景,局部与中央放大↑(此时,行人记录仪触发自动红外模式↑)
“行人记录仪”的画质怎么说呢?没错,这就是2014年的味道,那一年范冰冰的体重还只有60公斤。
官方页面特意写了“非插值4K”。它应该没水我们,因为那些2014年远古时代的手机4K录像,确实也是差不多的水平。
这千禧年的画质,可以和那些贵2倍的复古CCD相机五五开(那些CCD卡片机,录像一般都只有720P)。它在“兼顾”暴力锐化的粗糙的同时,主体又能如奶油般化开。
白平衡虽然也没到随缘的地步,但有时就像LG开了原彩一样,会让你以为上证要冲破一万点了。
但它有两个很值得一说的东西:
防抖:它实际并没有防抖,戴着/拿着它走路,画面每一帧都有20年帕金森的功力。但没有用多帧合成,且快门速度偏高,让它在灯光场景下的拖影/鬼影都不明显,这一点是吊打影石GO 3S的。部分灯光场景的拖影控制,甚至超过了影石Ace Pro 2,强得一批。但代价是,稍微偏暗的灯光场景,它测光就低于肉眼所见,然后触发红外模式,画面就当场黑白了。如果强行关闭红外模式,那更糟,画面就只剩一片黑了。
高光压制:这台东西是有高动态范围技术的,这高光压制,vivo来了都要避让三分,旗舰机的1/1.3型运动相机的高光压制都被它斩于马下。但代价是,它TM就不要暗部啊……从这个特性看,它的原版相机方案,可能是行车记录仪的。
总结
当你以为这画质很过分的时候,这种记录仪的定价更过分,而且还非常极端。
在狗东,类似产品还有卖1000、2000元的。用1/2.7型OV4689传感器,配块3400mAh的电池就卖你2000多,店家含泪赚你1700。
除了有极端高价的,还有极端低价的,网上还有150元的高仿Insta360 GO ↑,就是尺寸大了两圈不止。
而这台“行人记录仪”,我们上车的价格是478元。搭配这画质表现,我们原定的题目是“年轻人蛇年的第一个教训”。
然后它竟然在2月11日,从478元一跃降到299元,把我们这些49年入国军的用户全变成小丑。
资深跳水冠军三星都不敢这样跳啊,极氪车主都氪服不了啊¥#%@……#
但降到299元之后,它就从电子垃圾里毕业,成了台可圈可点的机器了。
这台猴版的可穿戴运动相机,虽然是2014年级别的4K画质,视角也不大,但它有补光灯、有红外模式、续航还挺长的,价格也不算很坑。
价格是它2倍的CCD卡片机,录像没法吊打它。而画质吊打它的运动相机,价格动辄是它的4、5倍——这样骗自己,好像心里会舒服一点。
但,焯!我们是478元上的车啊……*&%#&……@!%#¥
这玩意拍的东西,不经本人同意就是侵权,而且即使想用它当证据,处理一些事,法律上都不可以,而且还会是你偷拍的证据而被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