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服软,但就是嘴硬,美国商人本质再度凸显

恨竹聊世界 2025-04-17 12:53:38

今天在国际层面流传出一个公告,是白宫方面的,说对华关税到了最高可达245%,一时间被认为美国又调整了关税,实际上并非如此。

根据解读,美国的意思是某类中国商品最高关税是245%,而不是把所有中国商品的关税加到245%。

当然,不管怎么样,美国挑起的争端事实上已经在彻底断绝与中国的贸易往来,时间推进到现在,米国似乎扛不住了。

特朗普最新表态:球在中国这边。中国需要与我们达成协议。

美国现在很痛苦,但又不想服软,可一直在说,中国快来谈吧,这个在美国财长那里也得到了印证。

他在接受雅虎财经采访说:“把美债当武器美国有办法,有工具。”他又说:“如果他们(中国)出售美国国债,那么他们将不得不购买人民币,这将加强他们的货币。他们一直在做相反的事情。”并补充说,出售不符合中国的最佳经济利益。

不难看出来,我们目前的反应美国怂了,只不过嘴上很硬,台阶也找不到。当然也有爆料说,美国在酝酿阴谋。

华尔街日报说特朗普政府计划利用正在进行的关税谈判向美国贸易伙伴施压,要求其限制与中国的交易。

报道还说,美国官员计划利用与70多个国家的谈判,要求他们禁止中国通过他们的国家运输货物,并阻止中国公司在他们的领土上设立公司,以避免美国的关税。

虽然美国没有承认,但这么做也在特朗普操作范围内,问题的关键是他可能想多了,有的国家可能会想维持与美国的贸易,做出让步,但如果让他们二选一,牺牲主权,大多数会不选。

因为即便原来是美国盟友也认为美国与中国搞关税战,得不偿失不说劣势是必然的。

有一个例子,美国试图为消费电子产品免受上周对中国征收的145%的天文数字关税进行辩护。白宫认为,这一例外既不是豁免,也不是政策倒退,因为这些电子产品仍需对中国单独征收20%的关税,一些电子元件未来可能面临特定行业的关税。

实际上其他国家认为这些例外表明政府在与中国打贸易战时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美国正在对中国商品征收新的关税,试图将制造业转移回美国,但这些关税对美国制造商来说尤其痛苦,因为他们目前非常依赖中国零部件。

当下,除了美国以外,其他的西方国家都在积极搞自贸协议,他们认为美国保护主义是一个扩大自身实力的机会,因此无论是中日韩,中欧,还是其他经济体,都在加强贸易联系。

随着时间推移,美国一定会改变策略,因为按照这个节奏下去,一定会被孤立,最终落实了美国经济衰退的预言。

所以从这点来说,美国应该快要想和中国谈判,当然与其他国家谈也会进行,然后自满的认为得到了想要的利益,商人本质一览无遗。

0 阅读:0

恨竹聊世界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