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时节,春光正好,微风不燥。
早上起来,骑共享单车,转公交,去天津红桥区运河畔桃花堤赏桃花。

九点到勤俭桥下车,不用导航,跟着人流即可,走大约五分钟,就到了桃花堤的桃花园。
桃花园门口有警察有安检,但基本上是走个形式,与人流一起入。
“神笔挥洒柳岸将谁留画境,快门闪动桃花与我醉春风“。刚刚九点多,人已经不少了。来这里自然是看桃花赏绿柳的。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沿着南运河南岸,一树树白的、淡紫色的桃花开得正盛,南运河碧波荡漾,对面岸边绿柳成荫。游园的人们有三三两两,有成群结队,大家个个阳光在脸,笑容满面,说着话,赏着景,拍着照。
关于桃花堤的由来,有一种说法是,当年乾隆下江南路过此处,见到岸坡桃林茂盛,垂柳依依,弃船登岸观花余兴未消,欣然提名”桃花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东风。我不是第一次来桃花堤,但却是这几年的第一次。别人赏桃花大多是结伴而行,而这一次的我是单人前往。偶尔帮人拍张合影,倒也其乐融融。
桃花园内有桃诗园和北洋园,桃诗园内诗廊上镶嵌有50余诗词碑刻,有冯骥才、孙其峰、孙伯翔、刘炳森、唐云来等人的书法作品,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康熙的那首点绛唇却是单独放置的的:再见桃花,津门红映依然好。回銮才到。疑是两春报。锦缆仙舟,星夜盼星晓。情飘渺。艳阳时袅。不是垂阳老。
在欣赏诗廊内,有几名游客对碑刻中不少字认不出来,诗词读不通顺,他们看我也在看,就求教于我,哈哈,这个我内行,我帮他们解读了一番,他们一直表达谢意,我也挺有成就感。



北洋园内有一些北洋名人雕塑,旁边是个人的基本介绍,记得有张太雷等人,不过感觉旁边的个人介绍字太模糊了,看不清楚。
走了半个小时左右便到了光荣道的出口,我觉得有点意犹未尽,里面很多牌匾、对联没有好欣赏,就逆行而上,向着入口走了一圈。
已经十点左右了,园里人越来越多,如果用一个字形容的话,那就是“浆”了,熙熙攘攘,摩肩接踵的,我不喜欢这种情况,想出,但勤俭路那个门只许进不许出,无奈返回,从桃诗园门出来。



感觉有两点遗憾,一是桃花不够艳,没有看到深色的艳的桃花,看到的都是白色和淡紫色的,且花朵都比较小;二是游园的大多是中老年人甚至是老年人,年轻人主要是志愿者,且美女较少,大概因为今天是工作日而不是节假日吧。
不过比较尴尬的是我去桃花堤坐公交时,本来到了公交站,以为站反了方向,便走到路的另一侧,结果发现原先的是对的,便又折返回来;游完回来时坐地铁本来该下一站转另一趟地铁的,结果提前一站下车,又等了一趟。唉,是不是自己老了,出门少了?




这次游园,感触比较深的是无意中听到一个志愿者跟人打电话,说了这么一句:出来晒晒太阳吧。我忽然想我自己,这几年总是在家里待着,是该出来晒晒太阳,吹吹清风,赏赏春光,看看看看美景了,不然会错过许多的人生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