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圻堵。——《鼠死行》师道南
鼠疫的致死率极高,特别是放在医疗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如果一个人染上鼠疫那就相当于是没有活路了。人类历史上曾经爆发过3次大规模的鼠疫,第一次是在公元6世纪的君士但丁堡,第二次则是在十四世纪的欧洲爆发,而第三次则是我们比较熟知的明末时期。
明朝末年是一个极端恶劣的时期:连年灾荒导致百姓颗粒无收,各路起义军揭竿而起,还有瘟疫横行,蝗灾鼠疫不断,各地局势混乱不堪。特别是那个时候爆发的鼠疫,有人说这是压死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那么这场鼠疫的源头是哪里呢,其危害伤亡有多大呢?
提及那场灭亡明朝的鼠疫,其实还要从100年前来说起。从嘉靖年间开始,明朝和蒙古边境的摩擦日益严重,山西大同的军队企图发动兵变,失败之后就逃往了塞外。这些逃往塞外的人就在当地开垦了大量农田,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生态,这就大大增加了人和老鼠接触的机会。
而且明末处于小冰河时期,北方的天气极其寒冷并且干燥,这就为鼠疫细菌的发育提供了温床,让得以其迅速繁殖。因为大同是战争前线,因为战乱而逃亡的百姓数量越来越多,那些饱受饥饿的人还会掏鼠洞,甚至是把老鼠当成口粮,于是鼠疫就通过寄存在他们身上的跳蚤传给了人,最终在大同爆发了大规模鼠疫。
鼠疫的传播速度快,死亡率高,一旦感染几乎是必死无疑,当时还没有封城的说法,灾民们为了生存就开始往外跑,无形之中又扩大了鼠疫传播的氛围。自此之后,鼠疫就通过汉人的逃窜在中原各地潜伏了下来,不再是隔绝于塞外的小生态了。
万历时期,小冰河所带来的影响还没有完全发挥了出来,所以大旱大饥荒还没有大规模爆发,鼠疫虽然严重但也勉强控制了下来。等到崇祯即位,正好迎来了小冰河的巅峰时期,全国气候极度寒冷干燥,粮食产量骤然降低,后来还连年出现大旱和蝗灾,导致百姓颗粒无收。
而且在这种情况之下,地主豪绅仍然不忘兼并土地,而官府又不作为,只会强制向百姓收缴税粮,没粮食上交就往死里打。没有粮食,百姓就闹起了饥荒,他们食不果腹吃尽了所有能吃的东西,刨树根皮草,吃老鼠充饥。
这其中一部分人选择了跑路逃荒,还有一些人干脆揭竿而起加入了起义军,这个时候的农民军无组织无纪律,只知道喝酒吃肉和乱杀无辜,每次破城之后把粮食扫荡干净之后,只留下上千具尸体。
无人处理的尸体成了细菌滋生的温床,害怕鼠疫的当地百姓又开始出逃,这就造成了一个恶性循环,鼠疫随着大规模流动的人群而四处扩散,一场可怕的大瘟疫就此爆发。
从崇祯六年起,各地鼠疫就没有消停过,先是山西爆发成重灾区,后来向周边蔓延开来,光是山西、河南以及河北三省因为鼠疫而死亡的人数就将近其总人口的一半。人一旦染上鼠疫全家都会被传染,而且朝发夕死,很有可能正在和别人说话就死去了。当时的人还留下一句话:“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
崇祯十四年,鼠疫从河北传入北京城急剧扩张,平均每天都有上千人死亡,后来,情况愈发严重。《崇祯实录》记载:
京师大疫,死亡日以万计。
这场鼠疫夺走了北京城五分之一的人,大概有20万人丧命,城中出现“十室九空,甚至户丁尽绝”的现象,甚至以为害怕被传染而无人收敛吊丧。
鼠疫从最初的蒙古地区一直蔓延到华北地区,这其中干旱缺水的天气为其迅速繁殖提供了生存条件,使得明朝损失了大量的人口,根据后世学者的统治,崇祯年间有780万人死于鼠疫。而生态也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饭都吃不饱,更加不要说是想要锻炼出百战百胜的铁军了。电影《大明劫》中就描述了这一段历史故事。
当时保卫京师的20万三大营军队在鼠疫的折磨之下,早就已经丧失了原有的野战能力,2.7万匹战马也直接锐减到了1千多匹,战斗力被严重削弱。
在大明军队被横行的鼠疫折腾得本身就没有什么战斗力的情况之下,又都是缺衣少食不值得为朝廷卖命,索性就选择了投降了事,这也就是李自成为什么能够兵不血刃拿下北京城,然而此时的北京城早已经是“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了。
根据记载,是一个来自福建的名医使用了刺血法,救治了不少患者,挽回了许多人的生命,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崇祯十六年的冬天,老鼠差不多死光了,人口数量也大幅度下降,感染的可能性降低了,鼠疫也就逐渐得到了控制。
结语明末时期的鼠疫危害程度堪比战争,其所过之处人死八九,大地生灵涂炭,面对这样的严峻的危机,早就腐朽不堪的明王朝实在是难以为继,它确实成了压倒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
孔子曾言:“未知生,焉知死。”
面对天灾带来的伤害时,好多事情都变得那样苍白无力,天灾是人生的无奈痛苦,没有人乐见的。可天灾的发生,也提醒了我们,平时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更应该珍惜生命和家人,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要为等到失去的时候,感到遗憾和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