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央视晚会再度揭开消费领域的重重黑幕!
从食品安全到金融陷阱,从公共安全到技术滥用,今年的曝光名单触目惊心。
作为消费者,你是否也中招了?
快来看看这些“雷区”有没有你的日常!

蜜雪冰城被曝水果切完片后常温保存隔天再用,店员:不敢喝。
网友直呼:“每天一杯的奶茶,竟是‘毒药’?”

小龙坎被曝回收鸭血等剩菜二次销售。
在知名火锅小龙坎湖北汉川门店,店员顺手将顾客没吃完的海带芽、牛奶鸭血等端进后厨,回收消费者吃过的剩菜再销售。
店内清洁工具与餐具共用同一组无标记的铁桶清洗,洗拖把、抹布甚至茶壶均混用,工作人员使用时,并没有事前清洗的习惯,哪个桶空着就用哪个桶。

沪上阿姨改过期标签,食材被人为延寿。
沪上阿姨号称是北方排名第一、中国排名第三的中价现制茶饮店品牌。
但是,仍存在过保质期的食材,仍被继续使用制作奶茶的情况。对于标签上已经显示过了保质期的食品,店员非常熟练的将该标签撕了下来,扔进了垃圾桶。随后重新打印了一张保质期标签,贴回了盒子上。
店员说:“有过(保质)期的(食材),但是,反正就照样用,为了节省成本。”

著名带货主播辛巴及其旗下主播蛋蛋,在直播间力推的“苍野农夫牛排”和“美享时刻牛排”,“原切牛排”“配料表干净”“买给孩子吃”等说法多次出现。
然而牛排却被消费者投诉,质疑存在严重问题。有打假博主向新黄河记者提供的证据显示,这两款牛排不仅涉嫌配料表造假、虚假宣传,还可能存在质量低劣等食品安全隐患,上千万元的销售额背后,消费者维权遇困。

许府牛火锅牛骨高汤锅底,系料包冲调,曾宣传用新鲜牛腿骨熬制。
门店切肉机用完不及时擦洗,没盖的泔水桶旁就是装食材的冰箱,而冰箱内的冷冻牛肉不洗直接切片装盘,端上消费者的餐桌。

其售卖的牛肉滑和青虾滑均标注为手工打制,但其实,产品均是总部提供的包装好的半成品,端上餐桌前,店员只需将肉滑和虾滑挤出装好摆盘即可。

山东省郯城县一些企业,多次被曝光加工生产劣质卫生巾。
当地一些小作坊大门紧闭,白天停工,晚上开工。
一厂家负责人自曝“做假货起家”,称可代加工低劣卫生巾,原料存在荧光剂超标等问题。

今年315主题“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不仅是对商家的警示,更是对消费者的呼吁。
遇到侵权时,保留证据、及时投诉、拒绝沉默!
转发这篇文章,提醒身边人避开这些“雷区”,评论区聊聊——你中过哪些消费陷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