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发生在我前同事身上的真实的故事。
我的同事,出生在山东一个海边小镇,虽不是富贵人家,但家里就她一个独生女,从小也算集百般宠爱于一身。
大学毕业工作两年后,她经介绍认识了她现在的老公,两人情投意合,初次见面便互生好感。一切都那么顺利,一切都过于顺利,所以,直到她嫁入她老公家半年之后,她跟外人描述当时那种感觉,用的句子依然是“就像一个平民百姓的丫头,突然嫁入王公贵族一样。”
她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她公公的身份,用她的话说,是官家人。
她夫家条件很好,在北京四环内有两套房子,当时我们在一起工作的时候,她就和公婆一起住在那个180平的四居室里,另外一个房子在装修,她说,装修好了,公婆去新房住。
同事去年怀了身孕,今年六月生了个闺女。她休产假期间,我们没有见面,但朋友圈点赞问候还是有的。可是有一天她突然找我聊天,她说她回娘家了,她老公也跟着她一起过去了,最近可能不过来北京了,等回来了再聚。为什么突然回娘家?是什么事让她老公辞掉北京这边的工作,舍弃北京的一切和她一起回到那个海边小镇?
原来是她公公把她老公给打了!
同事无意说更多,我便没有再问。现在给大家说一下同事婆家的情况。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她所谓的“王公贵族”也不例外。
同事的婆婆是她老公的后妈,她公公是在她老公上初中的时候再婚的。她老公的亲妈还在,或许因为这个原因,她婆婆对她老公一直不怎么上心,毕竟她婆婆嫁过来的时候,她老公已经大了,而且她老公的亲妈还在,又怎么会跟她这个后妈亲?所以,她这个婆婆从来就没管过她老公的事,包括她嫁过来,怀了宝宝,即便同住一个屋檐下,但是买菜做饭还是各做各的。当时,听同事这样说,我就觉得不可思议,儿媳肚子都这么大了,虽然儿子不是她亲生的,但法律上他们依然是母子关系,而且住在一起,共用一个厨房,为什么在做饭的时候不能对儿媳稍加照顾?于情于理,都说不通的吧!
同事的解释是,因为婆婆要照顾即将高考的小姑子(也就是她婆婆的亲生女儿)。可是,即便是这样,吃饭时多添副碗筷也是不冲突的吧?同事没有再说什么,但我知道,她心有怨愤,只是一直被她坚忍的习性压抑着罢了。
都说“一个孩子的出生会激发所有潜在的家庭矛盾”,这句话一点都没错。我之前问过她,坐月子怎么办?她说,小姑子要高考,婆婆顾不到她,所以她自己妈妈过来照顾她。我说,亲妈过来更好,还好你们家里房子大。她说,孩子一出生,她公公婆婆会搬到新房去住。别人家的婆婆,是添了孙子急着过来照顾,这个婆婆倒好,孙子一出生,她赶快逃走!这样的婆婆,这样赤裸裸地逃避责任,就因为这个孩子不是她“亲”孙子么?
可是,既如此,她亲妈过来照顾,为何她和她老公又举家搬回她娘家了呢?
第二次,我主动找同事聊天,同事终于跟我说出了事情的真相。原来,她公公婆婆并没有在她生完孩子之后搬出去,但是她妈妈还是过来照顾她了。只是那段时间,事情都赶到一块,婆婆的女儿要高考,她刚生完孩子奶水不好,孩子哭闹,加上她妈妈身体又不好,不能做到事事周到,公公脾气又暴躁,酒后把儿子给打了,把亲家也给骂了(嫌亲家没把他孙女照顾好),家里一片鸡飞狗跳。在这种情况下,同事果断决定,带老公、孩子和妈妈回娘家。
人生真是无常,一开始匆匆嫁入,到后来绝地逃亡。“平民百姓”嫁入“王公贵族”真的是一种荣耀吗?
狗肉贴不到羊肉上,就不该住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