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出有尺,为人当有度!古人曾言:“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贤明的人,正直但不刚硬,棱角分明但不伤人,直率真诚但不任性放肆,自带光芒但是不爱炫耀。
懂得做人做事的分寸,言有界,行有止,事有度,和这样的人相处如沐春风,令人心旷神怡,言行是心灵的镜子,懂得分寸的人,是心存敬畏的。
人生有尺,做人有度,凡事不必斤斤计较,胸怀大度,路才会越走越宽,把握人生尺度,内心世界就有了深度。
海纳百川,壁立千仞,有了山海般胸襟气度,无论生活在何处,皆可超然于尘俗,来去自如,游刃有余。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做人懂得知足常乐,才不会心生屈辱,做事明白适可而止,才不会招致灾祸。
古德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一个人知道自己不能做什么,尊重他人,并把握好分寸,才能有所作为。

大道始然,万物有灵,各司其职,各有其命,顺其自然,是对天地的敬畏,行有所止,是对别人的体谅。
听过一句古训:“出言有尺,嬉闹有度,做事有余,说话有德,行走世间,要学会看破不说破,给人留体面,凡事不做绝,给人留退路,不卑不亢,摆正自己的位置。
古语有言:“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既不低估别人,也不高估自己,正姿态,谦卑有度 ,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对人恭敬其实是在庄严你自己。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一个社会没了底线,就什么都会发生,有底线的生活,做有分寸的事,时时警醒自己,方能少走弯路。
《论语》有云:“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言出需有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时,要注意措辞和语气,要避免过于绝对和偏激的言辞,以免伤害他人的感情。

诚信是为人之本,只有诚实守信,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为人当有度,这要求我们在处理事情时要掌握好分寸,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避免走极端。
要有宽容之心,懂得包容他人的不足,不要过于苛求他人,也不要揪住别人的错误不放,要给予他人改正和成长的空间,这样既能显示我们的大度,也能让人际关系更加和谐。
为人有度也意味着要懂得尊重他人的隐私和个人空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和不想被他人打扰的领域,应该尊重这一点。
不窥探他人的隐私,不侵犯他人的个人空间,与别人说话时,言不可伤人,话不可凉人,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海不言自深。
不骄不躁,是谦逊之人,在人之上,要把别人当人,不要忘记修养重于颜值,人品重于能力,处事一视同仁,相处不分尊卑,待人不可势利,常怀欣赏之心,悦己也悦人。
善于欣赏别人,自己越来越优秀,善于欣赏自己,自信越来越提升,无论在何时何地说话,不多言,不妄言,有礼数,有节制,分长幼,宜得体。

人性的光辉,是言出有尺,做事有度,常言: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言语刻薄之人,往往会招生事端。
曾国藩曾有过这样一句话: “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嚣讼,即多言也。不要用语言的粗鲁,去挑战别人的底线,那是极其危险的。
嘴巴乃心之门户,说话的分寸代表着一个人的智慧,嘴不把门,口出狂言者,往往自招其祸,自取其辱,不要瞧不起任何一个人,没有谁的一生会一成不变,没有谁的一生会福乐永安。
做人当以善为本,以德服人,不要逞一时之勇,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不积口德上。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平常还能把握尺度,一旦发生争执就会口不择言,犯下妄言、绮语、恶口的过失。
表面上只是一句话,实际上说一句好话,可以成就一人乃至千万人的善业和前途;说一句坏话,可以毁掉一人乃至千万人的善业和前途。
不要用自己的方式去要求别人,评论一件事,要出言有尺,也要唏嘘有度,天下无完人,眼是一把尺。
看人先看己,心是一杆秤,称人也称己,心中有德,是慈悲,口下留情,是善良,出言有度,内心定然清明,品德深厚,势必好运连连。

欢迎大家品读中华大家读书会!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播正能量!
感党恩.向党学.悟思想·跟党走!
感恩家庭幸福和睦.厚德载物!
感恩天地滋养万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
感谢父母养育之恩!感恩恩师谆谆教导!
祈世界和平!国泰民安!阖家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