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不管德国死活了,德国的天塌了!喊话坚持“在中国,为中国”

秘闻娱超 2024-11-04 17:50:46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网络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请悉知。

作为一家成立快一个世纪的老牌车企,曾经的大众可是德国工业的骄傲,也被称为“德国的工业心脏”,但现在,这颗心脏却似乎不再跳动了。

在最新公布的计划中,大众企业决定关闭三家在德国本土的工厂,即使是留下来的员工,也将面临18%乃至以上的降薪。

倘若这个计划实施下来,将有上万人被裁员,数十万个家庭受到降薪的影响。

这个计划一经公布,就掀起了惊涛骇浪,民众的质疑声和咒骂声此起彼伏,但大众高层却无法给出一个满意的回应。

在员工大会上,1.6万名大众工人以及相关工会代表齐聚总部,大众高层的演讲时不时被来自工人的唏嘘声打断,工人们举着旗帜,大喊“我们是大众,你们不是”这样的口号。

就连德国总理朔尔茨都紧急出来做“公关”,呼吁大众企业履行社会职责,保留更多的就业岗位。

然而,随着大众实施30年的就业保护协议提前失效,恐怕这样的号召对大众来说效果甚微了。

大众选择降本增效,其实无可厚非。自疫情以来,欧洲的汽车市场面临迅速萎缩的局面,长期以来汽车销量不佳,而同时大众也面临着来自法国、中国等其他国家车企的压力,留给大众扭转颓势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和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车企相比,大众无疑是一家极为臃肿的公司,员工人数达到将近70万,但销量还没有仅仅只有40万员工的丰田汽车高,可见大众在过去确实承担起了一定的社会责任,为德国提供了许多就业岗位。

对大众来说,降低成本或许是一个最好的办法,但员工自然无法接受这一结果,尤其是在失去就业保障后,员工能够得到的赔偿或许寥寥无几,因此大多数员工都不会轻易放过大众这根“救命稻草”。

然而,西方不亮东方亮,出人意料的是,大众在中国的表现却完全不同,不仅没有关门倒闭的现象,大众CEO还宣布要加大对中国投资的力度,完成战略本土化。

一家德国企业,放弃了自己的本土公司,要在中国扎根,实在是令人感到有些摸不着头脑。

但大众还真的就这么做了,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向中国车企不断学习,喊出了“在中国、为中国”的口号。

大众这么做的原因显而易见,过去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十分亮眼,曾经是在中国市场上占据最大份额的汽车制造商。

可以说,没有中国市场,大众的营业额至少要砍去一半,大众过去这些年在中国挣的钱,已经远远超过了在德国的利润。

如今,中国仍然是大众汽车最大的市场,大众意识到,现在只有中国市场能够让自己存活下去。德国大众第一任驻京首席代表的儿子李德辉表示,“今天大众需要中国”。

所以,只要能够在中国市场挣到钱,大众现在并不会考虑德国的工厂和员工,因为那毕竟已经是“过去式”了,一家企业运作的核心还是两个字:利益。

可惜的是,大众企业可以从德国“金蝉脱壳”逃到中国,但那些员工却没有其他选择,德国也是。

作为德国的支柱产业的领头羊之一,大众无疑有着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在现在德国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大众使出这么一招,无疑会伤到德国经济的大动脉。

当然,从这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连大众这样底蕴丰厚的老牌车企都难以在德国生存,其他小企业的境况可能只会更加糟糕。

曾经的德国作为欧洲工业的“掌上明珠”辉煌无限,但如今却面临着种种经济困境,归根到底是德国不断丧失了自身的竞争力,在产业转型方面逐渐落入了下风,这是德国的懈怠。

如今,新能源汽车领域无疑是一个新兴的风口,但大众等德国车企并没有抓住机会,这才导致了大众以及德国汽车行业的衰弱。

另一方面,德国没有为工业发展做好充足的准备,大众在中国市场的繁荣足以说明,德国现在已经难以支撑起强大的工业系统了,德国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在这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里,自己被甩在了时代的后面。

参考文章:

“德国经济三大支柱,一根塌了、两根裂了”?-观察者网

德国大众,赖上中国?-观察者网

与其炒作“中国冲击”,德国工业的这些战略失误更值得关注_澎湃号·媒体_澎湃新闻-The Paper

工人威胁罢工,大众辩称:我们比不过中国对手,员工们需有所牺牲

大众明确将继续在华投资,德国首份中国战略讲了什么?|界面新闻 · 天下

0 阅读:2

秘闻娱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