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红杏面见林满江,是《突围》名场面,不写长评,实在可惜。
B站有UP主还专门剪辑了这段戏的纯享版,长达21分钟,值得一看。
石红杏对情感状态,从愧疚到嘲讽,从嘲讽到崩溃,最后到心如死灰,情感变化层次鲜明,闫妮和黄志忠演得都好。
本文不从演技角度分析,只从剧作角度分析这段戏。
1.林满江不值得
听过林满江见到石红杏的第一句话,我就知道,这段戏,千万不能快进。
林满江说:石红杏,你还敢来见我。
石红杏说:大师兄。
这两句话,很简单也很有力。
一句“你还敢来见我”就能看出林满江色厉内荏。
为何这样说?
为了面见林满江,石红杏不断给林满江打电话,他的手机一直关机。一个大集团的总裁,公务繁忙,然而,他的手机却是关机状态。
这只有一种可能,他不敢接听石红杏的电话,他怕见到石红杏。
林满江可以对外宣称,石红杏是京州中福集团的害群之马。但是,他知道,石红杏是他作奸犯科的白手套。
他有扔掉白手套的心理素质,但他不敢面对白手套站在他面前。
林满江不敢见石红杏,却反过来问石红杏还敢见自己。
这句话的震慑力太强了,石红杏直接被打懵了,她从一个受害者变成了加害者。
原本精神恍惚的石红杏,开始前言不搭后语地叫“大师兄”。
我曾写文分析过,指出称呼意味着关系,林董,大师兄,大哥背后隐藏着不同的行为逻辑。
石红杏与齐本安拿着10亿交易金的秘密,与林满江对质。席间,林满江一直强调同门情谊,希望公事私办,而石红杏和齐本安称呼他“林董”,强调的是公事公办的行为逻辑。
话说回来,林满江听到石红杏叫自己大师兄,命令石红杏直呼其名。
林满江让石红杏直呼其名,这句话足以看出周梅森笔力雄健。
如果你的记忆足够好,肯定会记得林满江告诉过齐本安,他是个讲原则也讲情感的人。
其实这句话就像路人叫我帅哥一样,可信度极低。
如果林满江讲原则,他不可能上台后就提拔野心大能力低的石红杏。如果他讲情感,他更不可能让石红杏背锅,然后不认石红杏这个小师妹。
林满江是个彻头彻尾的伪君子。只要能让他获得最大经济利益,他什么都敢信,什么也敢不信。
同时,林满江也是揣摩人心的高手。他对石红杏大发雷霆,就是在恶人先告状,让石红杏认为林满江才是受害者。
事实证明,林满江带节奏的功力非同一般。石红杏正式向林满江道歉。
石红杏对林满江充满愧疚,真是很好笑的事。
她明白自己已经是林满江扔掉的白手套,一个需要默默承受渎职代价的弃子,但她依旧希望林满江不要误会她。
因为她在意林满江,所以她向他解释。
但是,林满江竟然还有颜面标榜自己两袖清风一身正气。
呵呵,这个男人不值得。
石红杏的状态也开始不一样了,愧疚模式逐渐向嘲讽模式转变。
林满江反问石红杏讥讽他。
石红杏的回答非常巧妙,当年用100万奖金给同事买电视机的林满江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
言外之意,现在的林满江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林满江了。
学渣石红杏能巧妙运用欲抑先扬的表达技巧,足以让她的语文老师欣慰。
但林满江不是语文老师,他对石红杏怒吼,“我现在依然是一身正气”。
石红杏的笑证明她的态度,你演得再好,我也不信。
林满江没有逐梦演艺圈,绝对是演员们的大幸,是演艺圈的不幸。
演技这么好,如果他当演员,其他演员自惭形秽,他不去当演员,演艺圈就少了一位影帝。
石红杏用大段回忆,揭林满江的黑历史,而林满江始终不肯承认。
她的情绪也从嘲讽转向崩溃。这段戏非常精彩,限于篇幅,我就不一一分析了。
石红杏与林满江拥抱时,她给林满江评价非常精准。
“你是个坏人,小人,阴谋家”。
两人看似亲密的拥抱,实则充满最浓厚的恨意。
林满江始终谎言连篇,不再信任石红杏。石红杏也已经从崩溃到心如死灰,将这个拥抱视为诀别。
我们不能说这次面见是石红杏萌生死志的导火线。
在此之前,石红杏已经用“见不到林满江,我死不瞑目”的话透露寻死的决心了。
向林满江解释,源自于石红杏对他的爱。
可以说,替林满江背锅,她无悔。
但石红杏实在高估了林满江的底线。
林满江以受害者的面孔向石红杏泼脏水,标榜自己一身正气两袖清风,这种翻脸不认人,当婊子还立牌坊的行为,最终让石红杏对林满江由爱生恨。
石红杏的自杀也多了一重意义,让林满江愧疚。
2.人间糊涂变成人间清醒
石红杏的自杀,是她的灵光一现。
在自杀之前,向来糊涂的石红杏,却成了人间清醒。
她告诉吴斯泰,齐本安和林满江都是做局高手,是那种把人卖了,那个人还会帮忙数钱的厉害角色。
她也明白,林满江提拔皮丹并非愚不可及,林满江自然会有一套。
事实证明了石红杏的推测,林满江断臂求生,他命令45亿的交易价格将京丰京胜矿转让给长明集团。皮丹当然搞不定这件事,林满江会亲自出面帮皮丹搞定。
这样做可谓一箭双雕,林满江既能平息10亿交易金带来的风波,二则,他也能向外界证明皮丹的业务能力。
林满江让中福集团重新认识皮丹,他才能削弱霸道总裁的色彩,为自己赢得平稳着陆的生存空间。
石红杏智商上线,看清林满江有一套,像极了人之将死的回光返照。
如果你仔细观察石红杏的行为,你会发现石红杏晕倒后,她进入一种失魂落魄但头脑清晰的阶段。
比如说石红杏处理记事本的行为。
吴斯泰帮石红杏整理记事本,问她如何处理。
此时,石红杏正在打电话,对方很显然没有接听。石红杏告诉吴斯泰:“统统不能扔,送到我家里”。
这段戏用了留白。
《突围》没有交代石红杏给谁打的电话,但我们知道有且只有一种可能,给林满江打的。
石红杏为小金库事件背锅后,林满江对石红杏始终保持一种态度——手机关机,避而不见。
林满江的冷酷也让石红杏做了一个无比正确的决定——178本记事本,全部搬回家。
我总觉得这段戏是石红杏对林满江的考验。
如果林满江像条汉子一样站出来,直面石红杏,石红杏可能就将记事本放在公司。
然而,现实让石红杏再一次认识到林满江的无情,她果断留下记事本,作为牛俊杰他们清算林满江的证据。
再比如说,石红杏离开家时,林满江的画像已经扔在纸箱子里了。
她是在向牛俊杰表态,“老牛,你不要吃醋了,垃圾箱才是林满江画像的归宿,这个家没有他的位置了”。
结语:
石红杏的名字就暗示林满江对石红杏的影响。
石红杏的名字中有两个口,这两个口是石红杏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一个代表了牛俊杰,一个代表了林满江。石红杏把肉体给了牛俊杰,灵魂给了林满江。
片中有情节证明这一观点,石红杏自杀前告诉牛俊杰,“我欠你一场爱情”。这说明石红杏一直爱慕着林满江。
石红杏的杏也能看出林满江对石红杏的影响。杏由木和口组成,林满江的林字正是双,木口为杏,正是说明林满江将石红杏作为个人意志的传声筒。
这也是林满江的喜闻乐见。剧中有细节,7年前,林满江成为中福集团董事长后,石红杏也在同年成为京州中福集团的总经理。他打压齐本安,提拔石红杏,就是为了更方便谋私利。
石红杏声称林满江如父如兄,其实她根本抑制不住自己对林满江炙热的情感。
京州小金库事件发生后,炙热的情感成了灰,石红杏决定自杀。
林满江预感到石红杏会寻死,第一时间命令秘书联系牛俊杰,让他看好石红杏。
石红杏的生或死 ,对林满江的影响并不一样。
石红杏是典型的豆腐心,但凡她活着,林满江就有望销毁石红杏的178本记事本。
石红杏一旦自杀,以牛俊杰为代表的家属势必死守178本记事本,和林满江死磕到底。
在此喊话老牛,为了你家红杏,保卫好178本记事本,干死林满江!
我想知道,石红杏他爸妈怎么就知道他们的女儿会爱上林满江,强行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