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
能种出全国最好的马铃薯
全凭他的实力!
躬耕育“种”
“我们早上吃土豆,中午吃马铃薯,晚上吃洋芋。”云南人一句极具调侃意味的介绍,道出了马铃薯在云南农业中的重要地位:全省第三大粮食作物,名副其实的“粮钱”双增特色作物。
郭华春是云南著名马铃薯专家,近10年来,他带领团队开展马铃薯科学研究屡获突破,获得了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贡献奖、云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等多个重量级奖项。
图片来源:云南网
郭华春在马铃薯育种方面的成绩不菲——截至目前,其团队在昆明、大理、双江、建水建立了春作、早春作、冬作、秋作周年循环育种体系,每年配制杂交组合50-100个,播种实生薯2-3万粒,筛选优良株系1000多个,高代品系100余个,累计选育并登记或审定优质高产薯类作物新品种20个。
5月22日,来自全国马铃薯的科技“大腕”实地观摩郭华春团队的马铃薯新品种示范基地后予以高度评价,并成立专家组对团队选育的马铃薯新品种“滇薯1428”“滇彩薯103”进行了现场测产。
经测产,黄皮黄肉,商品性好,菜用和炸条品质佳,适合云南冬作、早春作的“滇薯1428”亩产4246公斤,商品薯率97.63%,亩产值6248元;紫皮紫肉,适合榨汁、炸片的“滇彩薯103”亩产4303公斤,商品薯率98.11%,亩产值10619元。这两个品种长势好、产量高、效益显著。
图片来源:云南网
不仅仅是“滇薯1428”“滇彩薯103”,还有“青薯9号”“滇薯1208”“滇薯23”“滇薯14023”“滇薯47”“滇彩薯101”“滇彩薯102”等诸多品种,均是郭华春带领其团队,利用云南周年适宜生产马铃薯的生态优势,坚持“市场导向、分子手段、品质指标、绿色高效”育种策略选育出来的马铃薯新品种(系)。
其中,团队引进并审定的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红皮黄肉,品质好,丰产性强,目前已成为云南第一大主栽品种,在洱海流域种植3万余亩。“青薯9号”占云南马铃薯全年播种面积的20%以上,为云南第一大主栽品种,每年为薯农增收超10亿元;
自主选育的“滇薯23”,该品种蒸煮品质好,丰产性强,不仅适合春作,也适合云南冬作和春作栽培,且口感香甜细腻,软糯无丝,深受市场欢迎。“滇薯23”与“滇薯47”入选云南省农业主导品种;
“滇薯1208”麻皮黄肉,适应机械化栽培和耐贮运,在大理、双江、建水等地表现丰产;“滇薯1418”薯型光滑品质好,高抗晚疫病,适合云南春作、早春作和冬作栽培。
在2023年10月20日,“滇薯23”“滇薯47”“滇薯1418”按照《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试行)》进行了田间测产。其中,“滇薯47”“滇薯1418”实现 “双过万”(即亩产量超过1万斤、亩产值超过1万元)。
测产结果显示:“滇薯23”平均亩产4745.31公斤,平均商品薯率88.84%;“滇薯47”平均亩产5013.58公斤,平均商品薯率89.24%;“滇薯1418”平均亩产5276.49公斤,平均商品薯率90.27%。按照市场价格2.5元/公斤核算,“滇薯23”“滇薯47”“滇薯1418”亩产值分别为10539.32元、11185.30元、11907.72元,经济效益显著。
图片来源:云南网
潜心研“技”
郭华春专家工作站对双江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怎么样?薯农的感受最深刻,也最有发言权。
“以前我们种马铃薯不盖膜,天干的时候苗长得不好甚至长不出来,自从专家教会了我们用覆膜栽培来保水保肥,产量就上去了。”
“早些年是打塘种,每亩种的株数少,现在听专家的话改成大垄双行种植,每亩可以种到4500到5000株,产量高不说,商品薯率也提高了。”
“我家种了3亩多点,亩产量都在3吨以上,今年价格好,每公斤收购价是2.8元,卖的钱比往年多。”
在田间地头,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图片来源:云南网
在临沧市双江县,郭华春是农技部门和薯农最信服的马铃薯专家。从2012年起,他就多次到双江指导当地马铃薯生产,并于2016年建立了专家工作站,以“工作站+农技推广中心+合作社+薯农”模式,推动了当地马铃薯产业质量齐升。
“我们就跟着郭老师种马铃薯了,郭老师说咋干我们就咋干!”双江县允俸村忙孝马铃薯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的俸光兵说,合作社依托专家工作站,带动周边乡镇发展马铃薯3800多亩,通过大垄双行高墒密植栽培、地膜覆盖、测土配方施肥、绿色防控等技术的应用,2023年平均亩产3吨以上,平均亩产值约8000元,种马铃薯的农户都增产增收了。
图片来源:云南网
在大理市东门村,郭华春团队示范推广“云南省早春马铃薯黑膜全覆盖绿色高效栽培技术”获得成功。该技术具有保湿节水、增温防霜、抑制杂草、提高肥效和减少绿头薯的作用,增产效果明显,且因用有机肥、生物菌肥替代化肥,促进了洱海生态保护,入选云南省农业主推技术。
云南早春马铃薯黑膜全覆盖绿色高效种植技术
1.选用良种及种薯处理。
选择耐斑潜蝇和生育期适中的“青薯9号”“滇薯23”“丽薯6号”等优质高产适销品种,且种薯无病虫害、无冻伤,优质种薯单薯重50~100克。
(1)催芽。若种薯未过休眠期,则需提前将种薯置于高温、潮湿、黑暗的条件下进行催芽,促其度过休眠期,然后摊放在散射光下,促薯芽变壮、变绿。带芽播种的种薯,芽长应小于0.5厘米,确保出苗整齐一致。
(2)种薯切块。种薯较大需进行切块,重50~100克的种薯自顶部纵切为两块;重100克以上的大薯,应自基部顺螺旋状芽眼向顶部切块,到顶部时纵切成2~3块,保证每个薯块重40~50克,带1~2个芽眼。切刀用75%酒精或3%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1把切刀切1个种薯,2把切刀交替使用。
2.整地播种。
(1)整地。水稻收获后30天,用拖拉机深耕土层25~30厘米,晒田20~30天,播种前用旋耕机耙田,做到田平土细。
(2)播种。种植模式以水旱轮作(水稻—马铃薯)为主,搭配玉米—马铃薯的种植模式。最适宜播种期为12月中旬至1月上旬。采用拉线开沟的方法进行播种,沟深10~15厘米,单行单株垄作栽培。每亩撒入5%的辛硫磷颗粒剂3~4千克于播种沟内,防治地下害虫。
(3)规范种植。肥力好的田块,每亩种植密度为5000~5500株,株距16~18厘米、行距75厘米;中下等肥力的田块,每亩种植密度为5500~6000株,株距16厘米、行距70~75厘米。
(4)盖土。干燥田块应深种厚盖,播种沟深20厘米左右,利于保水;若是冷浸田则应浅种薄盖,播种沟深10~15厘米,利于升温排水。用锄头挖松做平播种沟后,喷5%的辛硫磷、“百树得”防治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再将种薯芽朝上、等距离置于播种沟内活土层上,浅盖土后施肥,然后再盖土。
3.增施有机肥。
因地膜全覆盖栽培,后期追肥困难,需重施底肥。播种时每亩施腐熟农家肥2000~3000千克或生物有机肥600~800千克、硫酸钾20~30千克,撒施于播种沟内或土层上的种薯两侧。生长中后期用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进行叶面追肥,每隔7~10天喷1次,共喷2~3次。
4.覆膜。
建议使用降解地膜,如果使用普通地膜注意收获时回收残膜。全田覆盖幅宽2~2.5米的黑色地膜,地膜与种植行向垂直拉,两幅地膜间不留空隙,连接处重叠约10厘米,在重叠处和垄沟用细土压住地膜。覆膜时间根据土壤墒情而定,如果播种结束土壤较干,则立即覆膜;如果播种结束土壤较潮湿,应晾晒几天再覆膜。风小的区域可在膜上覆土3~5厘米,使种薯自行出苗,减少破膜引苗工序。
5.田间管理。
播种后30~35天开始出苗,出苗后及时破膜引苗。每天上午在幼苗正上方将地膜划一小口,小心将幼苗掏出后用土把苗基部地膜封严,以免进风降低地温和湿度。在始花期至盛花期喷施1~2次磷酸二氢钾溶液。若旱情严重,则于4月下旬在垄沟内每隔50厘米打一小孔,沿沟灌一次水。
6.病虫害防治。
与非茄科作物进行2~3年的轮作,把好种薯关,选择脱毒无病、抗病品种;及时清除田间病株、病薯,控制发病中心;合理密植,增加田间通风透光度;及时排除渍水,降低田间湿度,使植株健壮生长。
7.适时采挖。
4月底至5月初,马铃薯茎叶由绿逐渐变黄转枯时,依据市场价格,选择晴天适时采挖。马铃薯收获后,其茎秆可进行还田处理。一般将茎秆留田暴晒2~4天,切细后均匀撒在田中作水稻底肥用。
与传统种植技术相比,应用该技术平均每亩增产马铃薯500千克,按平均售价1.7元/千克计算,平均每亩增收750元。该技术适宜在云南省中高海拔(1600~1900米),冬、春季降雨量少、早春有霜冻的马铃薯种植区域推广应用。
这些,仅只是郭华春团队根据云南各地区生态环境气候特点,开展马铃薯绿色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构建良种良法配套的生产体系,促进产业增效、农民增产的缩影。
图片来源:云南网
令人自豪的还有,团队通过10余年攻关,构建了冬季马铃薯优质高效技术体系,建成我国最大的冬季马铃薯产区,创造我国冬马铃薯最高亩产,大幅度减少农药用量,技术成果在全省累计推广1130余万亩,促进农民增收228余亿元,为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农民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技术成果荣获2019年云南省科技进步特等奖。
初心为“农”
从1984年西南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云南农业大学工作,到赴日本鹿儿岛大学读博,再到学成返校工作至今,郭华春和马铃薯结缘40载,自始至终做的一件事就是支撑产业、服务薯农,他也因此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土豆教授”。
图片来源:云南网
因在马铃薯科技领域的突出成就,郭华春获得了很多重量级的荣誉:云岭学者、云南省突出贡献优秀技术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教学名师等。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在全国都颇具影响力、本可躺在“功劳簿”上享清闲的马铃薯专家,却始终敬业、低调、没有架子,辛勤耕耘在马铃薯科技一线,纵使奔波劳碌也甘之如饴。因为热爱,所以坚持。在他看来,荣誉和奖项只是次要的,农民通过种马铃薯增收了,才是最让人高兴的事。
从滇中的昆明、楚雄,到滇东北的曲靖、昭通,滇西的大理、临沧,再到滇南的红河、普洱,郭华春无数次踏进云南马铃薯产区。对于他而言,马铃薯就如同空气和水一样,早已和生命相生共融。每到一处,不顾头顶烈日灼灼、田间灰尘扑面,他一头扎进薯田里,认真察看、记录,和当地农技人员、农民交谈,了解情况,对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给出解决办法。
心有所“薯”,久久为功。在国家乡村振兴科技特派团、专家基层工作站、科技小院等项目支持下,郭华春团队以创新精神、务实行动,致力于田野山间“种”科技,把沾满泥土的马铃薯变成了助农增收的“致富薯”。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
信息来自云南网、农家致富、农科微报、云南农业大学等 长江蔬菜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