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整治“黑五类”,还贷款中介领域朗朗乾坤(一)千顺·万顺

健柏虔诚 2024-08-19 14:06:46

在金融市场的广阔舞台上,贷款中介作为资金供需两端的桥梁,本应以其透明、公正、高效的特质,成为推动经济健康发展的润滑剂。然而,随着金融创新的日新月异与监管环境的日益复杂,贷款中介领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深藏的“黑五类”现象,它们如同暗流涌动,不仅侵蚀了市场的清澈,更对广大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构成了严重威胁。本文旨在深入剖析“黑五类”,揭开其背后的真相,并探讨有效的整治之道。(本文摘自深圳钱诚《贷款中介研究》)

一、金融黑灰产:暗影下的非法盛宴

“只有不还钱,才能不欠钱”,这句荒谬的言论,在某些非法分子的口中,竟成了一种畸形的“生存哲学”。

金融黑灰产,这一隐蔽而庞大的非法产业链,正是由电信诈骗、钓鱼网站、木马病毒、黑客勒索等多种违法犯罪活动交织而成。包括债务减免、代理维权、征信修复、逾期法律咨询、债闹、反催收、杀猪盘、资金盘、跑分、博彩、刷量、木马、矿机、钓鱼、黑客、窃取、虚假注册、卖号、养号、认证、点赞、养殖、苹果试玩、卖卡、刷粉、抢单等等无数个模式。

在金融黑灰产的阴影下,一系列以反催收、征信修复为幌子的非法活动愈演愈烈。这些黑灰产组织利用互联网的隐蔽性,编织出一个个看似诱人的谎言,诱骗消费者步入陷阱。他们打着“专业维权”的旗号,实则行诈骗之实,通过引导用户恶意投诉、逃废债务,从中牟取暴利。这些行为不仅破坏了金融市场的正常秩序,更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违法营销行为:虚假承诺编织的梦幻泡影

在贷款中介领域,违法营销行为如同一张无形的网,将无数消费者紧紧束缚。不法贷款中介通过假冒银行工作人员、夸大贷款优势等手段,向消费者推送诱人的贷款信息,诱使他们支付高额的中介费用。

“假冒”与“夸大”是这类违法营销行为的两大法宝。前者通过伪造身份,利用消费者对银行机构的信任,骗取消费者的信任。他们冒银行工作人员,打着银行信贷部、渠道部、直贷中心等名义,频繁致电消费者,宣介额度高、利率低、放款快、无抵押、无担保、纯信用等特征,申请加微信,推送贷款营销信息,吸引或诱导消费者通过其办理贷款。后者则利用消费者对贷款政策的不了解和对贷款流程的陌生,故意夸大贷款难度,谎称掌握内部资源,能够提供所谓的“迅速放款”“加快审批”等服务,以此收取高额费用。这些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更让贷款市场陷入了无序竞争的恶性循环。

三、骗取贷款行为:伪造资料,挖空心思获贷的幻象

骗取贷款行为是贷款中介领域的又一大毒瘤。不法贷款中介利用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漏洞,帮助不符合条件的企业或自然人伪造资料,挖空心思获得贷款资质和授信额度,从中抽取高额中介费用。

“包装骗贷”与“利益分成”是这类行为的典型模式。前者通过协助客户开具虚假收入证明、虚构消费合同、银行流水、注册空壳公司等手段,甚至伪造国家机关公文或证件,帮助客户骗取银行贷款;后者则与个别银行员工违规合作,通过行贿、分享绩效奖金等方式建立利益共同体,共同骗取授信审批和贷款发放。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银行的利益,更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四、非法放贷行为:高利贷的阴影笼罩

非法放贷行为如同一条毒蛇,潜伏在贷款中介领域的暗处,随时准备吞噬那些急需资金的受害者。不法贷款中介通过提供过桥资金、直接放贷等方式,将高利贷的阴影笼罩在金融市场之上。

“过桥贷款”是非法放贷的一种常见形式。不法贷款中介利用短期资金过桥业务,帮助现金流紧张的企业或自然人向银行等贷款机构先还后借,甚至诱导客户使用其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后再办理经营贷,以此赚取高额利息和手续费。而“直接放贷”则更为直接,不法贷款中介直接发放贷款给急需资金的客户,甚至将原本可以在银行等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的客户转化为自己的客户,严重侵害了客户的合法权益。

五、非法催收行为:暴力与恐吓的阴霾

非法催收行为是贷款中介领域最为恶劣的“黑”点之一。不法贷款中介催收人员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客户个人信息,并采用暴力、恐吓等极端手段对借款人进行催收,给借款人及其亲友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

“侵犯公民信息”与“软暴力催收”是这类行为的两大特征。前者通过非法购买、过度获取等手段获取客户个人信息;后者则通过围堵、纠缠、曝光等软暴力手段侵犯借款人的合法权益。更为恶劣的是,有的催收人员甚至在可以联系到借款人的情况下,通过“爆通讯录”、通知所在的村(社区)以及工作单位等方式肆意扩大催收范围,严重扰乱了借款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待续)

0 阅读:0

健柏虔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