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做了一个大局,36万俄军进入战场:美国才亮出真正家底要通杀

历史有小狼 2025-03-21 03:45:47

俄乌冲突至今尚未结束,但其实大家都能看出来,这场本就是由美国挑起的冲突,美国是肯定要让自己拿到最大的利益,才会“允许”冲突结束的。

很多人觉得,是不是特朗普上任之后美国才暴露出这种野心,其实也不是,因为早在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就已经这么干了。只不过,那个时候,美国似乎是在“做局”骗俄军入场,打算给俄军来一个“通杀”。

只不过,特朗普上任后,要的不是“通杀”俄军,而是拿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 美国挑起俄乌冲突,想当大赢家

从2022年俄罗斯宣布进行“特别军事行动”以来,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了三年多,这场冲突给俄罗斯、乌克兰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对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是俄罗斯“先动手”的,但很明显,大家都知道,挑起这场冲突的根本就是美国,因为是美国一直“撺掇”乌克兰加入北约,并在俄乌之间拱火。甚至在俄罗斯进行“特别军事行动”之前,美国都在“疯狂拱火”,生怕这场冲突“不爆发”。

为什么美国一定要挑起这场冲突?当然为了削弱俄罗斯这个老对手。在二战后,美国一开始的对手是苏联,通过军备竞赛,美国成功把苏联“忽悠瘸了”,1991年,红旗落地、苏联解体,美国成功搞垮了这个“老对手”,但很快,继承了苏联主要遗产的俄罗斯就成为了美国打压的对象。

美国觉得,俄罗斯同样会是自己“超级大国”地位的威胁,将会妨碍自己建立一个符合自己利益的国际秩序,所以美国必须将俄罗斯打压得翻不了身。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国主导了五次北约东扩,在俄罗斯家门口安插“眼线”,严重危害了俄罗斯的安全利益。

直到美国在乌克兰策划“颜色革命”,撺掇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终于“忍无可忍”,先是出兵拿下了克里米亚,又是要对乌克兰进行“去纳粹化”和“非军事化”。

这场冲突或许正中美国的下怀,因为通过这场冲突,美国既让全世界都看清楚了俄罗斯的真正实力——俄罗斯只不过是带着“苏联”的面具,但远没有苏联的强大军事实力,并对俄罗斯的实力进行削弱;又给自己的武器库“清库存”,把老旧武器都送到了乌克兰战场,自己则采购了新的武器装备,让国内的军火商赚得盆满钵满。

而且,美国还借此将欧洲强行绑上了自己的战车,并再度“收割”了自己的盟友,让欧洲不得不高价购买美国的天然气,可谓是真正的幕后大赢家。

但很明显,美国觉得这样并不够,他们想要的是真正的“通杀”,什么意思?这体现在拜登政府想做局引俄军入场上,当然也体现在特朗普想要乌克兰的矿产资源上。

· 拜登:做局骗俄军入场,想要“通杀”

在俄乌冲突刚爆发的时候,大家都以为俄军会迅速横扫乌克兰,这场“闪电战”会很快结束,但没想到的是,美西方国家“全力”军援乌克兰,让乌克兰顶住了俄罗斯一波又一波攻击,甚至还有余力反攻,战场攻守形势不断几次改变,乌克兰甚至还攻入了俄罗斯本土库尔斯克。

但在美西方国家全力支持乌克兰的同时,国际舆论上也经常传出一些声音,比如,美国的武器弹药产能不足,无法持续供应乌克兰战场;比如,英国为了支援乌克兰,已经掏空了武器库,甚至将自己的现役装备都给了乌克兰;比如,美国一会儿又说自己炮弹不够,要组建“炮弹联盟”,要求北约各国生产100万发炮弹供应给乌克兰。

这似乎就是在向俄罗斯宣告:乌克兰的武器弹药快要不够了,你们再加把劲就能拿下乌克兰了!

而俄罗斯也没有“辜负”美国的期待,不断向战场增兵。在2022年,俄罗斯已经进行了30万人次的征兵,一份资料显示,到2023年7月,俄乌战场上的俄军大概有36万人之多,而乌克兰则只组建了9个北约武器旅,外界当时一直认为,虽然在战场上俄军似乎没打什么歼灭战,但是有很强的持续作战能力,假以时日,也能战胜乌军。

可没想到的是,所谓的“炮弹产能不足”,也是美国做的一个局,因为就在大家都以为北约弹药库存耗尽的时候,美国突然宣布要援助乌克兰集束炮弹,而且还表示自己有300万发库存的集束炮弹。

这下,大家都“懵”了,谁都以为美国的炮弹月产能只有1.4万发,远不够战场消耗,但美国突然却亮出了真正的家底——300万发集束炮弹,这就很可怕了。

因为集束炮弹是一种在国际上争议很大的武器,甚至被认为是“反人类”的。所谓的集束炮弹,也叫“子母弹”,是由几十甚至数百枚小型弹药集合在一起,制作成的机载炸弹或者火炮炮弹,在引爆后,其中的小炸弹将将会互相作用、连锁引爆,杀伤面非常广,杀伤力也非常强,是名副其实的“狂轰滥炸”。

而正是因为集束炸弹实际上难以保证目标精准度,还会对附近的民用设施、医疗设施甚至是居民区进行“无差别伤害”,所以,联合国通过了禁止使用集束炮弹的相关公约,希望能够减少集束炮弹的伤害。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给乌克兰提供集束炮弹是什么目的,大家就心知肚明了:明显是给俄军造成更大的伤亡,让乌克兰有机会彻底击败俄军。

毕竟,美国有300万发集束炮弹的库存,基本上可以说是“量大管饱”,如果美军真的大量给乌军提供集束炮弹,莫斯科也会相当头疼。

虽然俄罗斯自己也有集束炮弹,但这并不意味着俄军就可以免于受到集束炮弹的杀伤,或许,“骗取”更多俄军进入战场,再以集束炮弹进一步削弱俄军才是拜登政府的真正目的。

只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拜登的目的并没有达成,毕竟俄罗斯也是真的有集束炮弹的,美西方国家也不可能太“肆无忌惮”,防止真的将俄罗斯“逼急了”,造成个不可挽回的场面。

· 特朗普:矿产协议拿走最多利益

虽然拜登政府的目的没有达成,但从现在的局势来看,特朗普的目的可能就要达成了。因为特朗普与拜登不同,他想要推动俄乌停战,并从乌克兰身上拿走更多更加实际的利益。

对特朗普来说,削弱俄罗斯不是最重要的目的,他想要拿到更多的钱或者实际利益来“弥补”损失,因为他觉得,美国在俄乌冲突中是“纯投入”,并且已经为此付出了太多,必须要拿点什么回来。

特朗普看上的就是乌克兰的矿产资源,根据乌克兰方面披露的协议,这份矿产协议会让乌克兰和美国组建一个“重建投资基金”,乌克兰将用国内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未来收益的50%向这个基金注资,总价值可能高达5000亿元,并且,这份协议中还不包括向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的相关内容。

在这份协议的最初版本中,还包括“乌克兰5000亿美元债务”的相关规定,这份矿产协议一经公开,便被乌克兰国内广泛批评为“卖国”,泽连斯基也在巨大的压力下表示拒绝签署,声称美国让他们“偿还”5000亿是极为不合理的。

但特朗普显然不这么认为,在特朗普的主导下,美国“疯狂”对乌克兰和泽连斯基施压,希望他们快点签署这份协议。

媒体报道显示,美国一会儿是只给乌克兰1小时甚至6分钟的时间考虑,让他们尽快签订协议,一会儿又是在白宫直接对泽连斯基施压,特朗普和万斯还和泽连斯基爆发了争吵,然后直接将泽连斯基及其团队“赶出”了白宫,一会儿又是停止对乌克兰的各种军事援助,还告诉泽连斯基“你没有牌可以打了”,没有美国的援助,你只能投降。

在美国的重重压力下,这份矿产协议泽连斯基似乎是不得不签,也确实,美国众议院议长已经表示,泽连斯基在美乌矿产协议上的态度发生了“彻底转变”,表示他们想达成这笔交易。

另外一边,乌军在战场上也是节节败退,3月18日,俄罗斯在库尔斯克州取得的重大胜利,泽连斯基也表示自己已经为“无条件停火”做好准备,俄罗斯也应该停止提出条件。

但我们都知道,关于停火,其实普京一直都是和特朗普谈的,他们甚至没有将乌克兰的意见考虑在内,而两个大国谈停火,又怎么会考虑到乌克兰的利益,他们想的当然是如何才能将乌克兰“吃干抹净”,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恐怕就算俄乌真的停火,美国也还是会是最大的赢家。

参考资料:

0 阅读: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