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l张飞
编辑l张飞
是同情还是可怜?
提到邹市明,我们除了敬佩还有唏嘘。
从身价超2亿,到如今身价负2亿,这意味着什么?
欠债、没钱、没错这对夫妻已经将名下的房产都变卖用来“还钱”。
而如今已经四十多岁的邹市明只能再次宣布重新出来“打拳”,真是令人唏嘘。
要知道拳击可不是其他运动项目,很有可能因为一个小失误,生命出现危险都是有可能的,而且如今邹市明已经不再年轻。
不管是反应能力,还是爆发力都远远不如年轻人,如果这个时候上台,不知道成功的把握有多大,也不知道这背后要经历多少困难和挑战。
那么本应该一辈子不愁吃喝,退役后可以光荣养老的著名拳击运动员,怎么如今就变成了“穷困潦倒”呢?
中国有句话叫做“娶妻娶贤,贤妻富三代”,虽然我们都能看到邹市明妻子冉莹颖对他的“拉丝眼神”以及每场比赛后的担心,可是的这也丝毫不影响她的“败家”。
按理说冉莹颖作为对外经贸大学的高材生,还在清华就读MBA本应该在理财方面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可没想到她的“见解”就是败光自己老公的全部财产。
明明应该是众多企业“求”的企业高管女性,为什么能够把自己家庭变成如今这副模样。
回过头来看还是说明一件事情“过高的估量自己,纸上谈兵永远不能和真实的战场相比”。
提到邹市明谁人赞叹一句“敬佩”,毕竟邹市明的能力可是被全国人民认可,也是中国第一位获得奥运金牌的男人。
能够在众多外国人垄断的赛场领域获得如此成就,不难想象这背后邹市明的努力和天赋,他也被称为“中国的洛奇”。
或者说他比洛奇更甚。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邹市明当不当家不知道,但是有一点他的确是撑起了整个家庭的门楣。
从一个贫困的贵州山区走出来,就这样凭借着自己打拳,走到全国人民面前,邹市明的能力已经不需要大家质疑。
中国第一枚拳击奥运金牌,就是所有的“证明”当年他取得胜利后,一时间所有的聚光灯和荣耀都聚集而来。
他也站在巅峰之上,接受大家的瞩目。
随着名气的提升,邹市明身上的代言也越来越多,很长一段时间我们经常会看到大屏幕上关于他的各种代言,他的商业价值更是直线增长。
在极短的时间内,邹市明的身价就已经实现成倍式增长,最巅峰的时期,邹市明已经身价2亿。
这个数字放在很多人身上,那就是躺着打转的花钱都花不完。
在冉莹颖展示出来的一些个人爱好和收藏,我们看冉莹颖的衣帽间,奢侈品包包更是成排成排的购买。
曾经冉莹颖央求任泉及其朋友帮助邹市明退役后的生活,参加的那场酒局背的爱马仕包,毫不夸张的说,就能在三四线城市购买一栋还不错的房子。
就看巅峰时期的邹市明收入到底多么可观。
不仅如此冉莹颖衣帽间名牌衣服、鞋子更是随处可见,而且名下房产不少,就凭借这些只要两人不作,完全可以过着令人羡慕的养老生活。
而且那时候邹市明还频繁的参加综艺节目,热度更是让他的收入翻番。
邹市明的成功是所有人可见的,可惜人总是不满足自己的现状,
或者说总认为自己能够有更好的“出路”毕竟谁不想摇身一变成为另一个“巴菲特”呢?
对冉莹颖来讲她虽然不工作,但是迫切的想要用成绩来证明自己,
虽然不工作,但是能力却“不容置疑”,在那个时候邹市明家中的财富大权已经转移到了冉莹颖的手中。
否则冉莹颖也不会一直对创业有着“迷之想法”她开过服装公司,各种所谓赚钱的生意,
只可惜这所有的生意到最后都是“失败而归”,明明应该已经清楚自己的能力,没想到依旧“锲而不舍”。
能够看得出来这也是真的热衷于理财,可惜就是没看清自己的定位。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夫妻二人在上海黄浦江畔开办的拳击馆。
开办拳击馆没有问题,想要利用邹市明的“运动员明星效应”也没问题。
可是难道这对夫妻不明白,这处地理位置对应的用户是什么人吗?
能够在这片地域生活工作的人,哪一个不是有钱人?
可是有钱人真的能够看得上拳击吗?
当然不是说这项运动不好,大多数人对待拳击更多的是一种爱好,毕竟这项运动受伤率、身体影响等等各方面太高。
真正的有钱人或许会把拳击当成孩子锻炼的一种手段,
但是不会让孩子或者培养孩子在拳击方面的特长。
这也注定了这两口子的拳击馆要以失败告终,他们自以为是顾客众多,实际上寥寥无几。
不仅如此当时为了开办这家拳击馆,可是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直接租下了一万平的地区。
每天房租水电费等等就是一笔不小的开销。
也就是说还没赚钱,就开始疯狂的砸钱,就是自己印钱也赶不上如此“只出不入”,更何况这两口的拳击馆在费用方面很明显就是针对有钱人。
不管是会费还是课时费都是普通人不敢想象也无法承担的。
只能说就这一点就错了,连自己面对的人群都没有找到精准的地位,怎么可能会成功呢?
为什么说邹市明和冉莹颖一度成为很多人的笑话,就是因为过高的“认可自己的能力”而忽略了本身。
明明可以凭借着自己拳击运动员的身份,享受更好的身份,非要成为“巴菲特”如果都这么想,那么还不是遍地都是巴菲特。
说句很现实的话,就包括到现在,我们看很多家长送孩子学习特长,有几个送孩子去学习拳击的,这本来也不是主流项目。
更何况危险性这么高,哪个家长愿意孩子涉足危险项目。
不仅如此两人涉足其他的创业项目也是节节亏损,如今更是被爆已经亏损2个亿,真是把所有的老本都赔进去了。
明明可以两口子过着不错的生活,如今却真的回到“一贫如洗”的境地。
也不知道是真浪费还是无所谓。
总之邹市明辛苦打出来的钱,如今看起来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否则邹市明也不至于再次回到赛场,表示自己会在2025年重返拳击场。
估计也是真的“一朝回到解放前”前段时间冉莹颖更是表示因为钱两人之间的感情出现了问题,看来也是“贫贱夫妻百事哀”。
难道这是自己的丈夫没有收入后,就开始各种“问题”吗?
明明是你们的过高估计和错误的选择才让生活变得如此紧张,现在又表示和丈夫的感情出现问题,果然没了金钱,什么都不好说。
虽然说邹市明一直在表示“投资失败”可是粉饰的再好,不过也是“一穷二白”哪来那么多的解释?
从目前邹市明的状态看,他也的确受到了打击。
为了重新回到“巅峰时期”邹市明决定重新回到拳场,我们不知道这个决定是否正确,还是那句话邹市明不年轻了。
四十多岁的年龄已经在精力方面有了下降的趋势,拳场不同于其他运动,很有可能一拳就要人命。
即便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还是应该考虑现实情况。
都知道年龄越大越没有胜算能力,甚至还会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毫不夸张的表示这就是“拿命开玩笑”。
看来这两口子如今也真是不管其他,直接“硬凹”,毕竟两人连最后的保障都已经没有了,所有的房产也都出售一空。
总归不能只出不进,如今这也是邹市明能够尽快回到巅峰弥补紧缺的捷径。
当然我们不是不相信,但是大家也应该清楚,四十多岁的男人重返擂台意味着什么。
从当年冉莹颖和邹市明两人相识,再到后来组成家庭,我们的确看到了真情,毕竟最开始两人在一起的时候,邹市明的确什么都没有。
如今再次回到以前,这种挑战不是谁都能承受的。
相信冉莹颖对邹市明的真心,可是同样也令人担忧时间带来的变化。
不过有一点我们还是敬佩邹市明,毕竟不是谁都能拥有这种重新再来的勇气,只希望一切未来邹市明不管是成功与否,一定要考虑一下实际情况。
另外我们也希望冉莹颖能过看清楚自己的能力,创业、爱钱、投资都不可怕,唯一可怕的就是“分不清自己的位置”。
是高材生没错,但是也要知道“实践”“理论”是两个不同的赛道,即便要走,也要融会贯通,而不是一味的认定!
加油吧,希望未来我们能看到另一番不同的景色。
信息来源:环球网 新浪财经 鲁中晨报 北青网
环球网
新浪财经
鲁中晨报
北青网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