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解放后,杨开慧的母亲看着解放军,说道:我就知道润之会胜利

开卷于甲子 2024-09-17 19:56:41

前言

“润之,是润之他们胜利了吗?革命胜利了,他们在天之灵也该得到安慰了!”长沙解放之后,一位老太太热泪盈眶,看着街上的解放军,说出了这句话。

这位老太太究竟是谁?她和毛主席又有什么渊源呢?

毛主席的伯乐

人世间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亲人的离世,以及白发人送黑发人。而这两件事情,全被向振熙女士赶上了。

没错,开头那位热泪盈眶的老太太,就是杨开慧的母亲,毛主席的岳母—向振熙。

可以说,毛主席的成功之路上,离不开杨家一家的人帮助,尤其是他的伯乐—杨昌济先生。

1914年,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第八班。因为家庭贫困,所以他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他勤苦多思,在课上总会提出最犀利的问题,课下也总会独自一人埋头读书。

毛泽东的努力和不同引起了学校教授,杨昌济先生的注意,有一次他在毛泽东看书的时候过去问他:“为何你不与他们一起,而是自己一个人呢?”

毛泽东指了指书中的书,说道:“有他就够了!”这样的毛泽东让杨昌济先生深感欣慰,从此之后,他越发器重毛泽东,经常会对他进行学业上的指导,也会邀请毛泽东到家中做客,与他探讨学问。

同时他还经常鼓励毛泽东等人努力向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最后也促成了新民学会的成立。

除了给予毛泽东学术上的帮助外,在物质上他也尽自己所能,为毛泽东减轻负担。

毛泽东家庭贫困,能上学已经花费很多了,可是在1915年时,他们的校长张干竟然还要乱收费,要求学生每学期必须缴纳10块钱的学杂费。

这让本身就压力很大的毛泽东等人,更加艰难,于是他联合其他17名学生,发起了驱逐校长的行动,差点被张干开除。

最后还是杨昌济出面,要求张干收回成命,这才保下了毛泽东、蔡和森等人。

1918年,杨昌济调任北京大学哲学和伦理学教授,到任之后,他立刻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建议他到北京,一来可以为新民学会的成员,赴法留学的事情做准备,二来也可以到北京大学工作,解决学习和生活的问题。

根据杨昌济先生的建议,毛泽东很快来到了北京,并在杨昌济的介绍下,在当时的北大图书馆馆长李大钊手底下工作了半年,从而在李大钊先生那里,又学到很多的知识,对他之后的选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920年,杨昌济因病去世,而在他弥留之际,想的都是毛泽东和蔡和森,他放心不下这个两个学生。于是他强撑着病体,给自己的好友章士钊先生写下了一封信,希望他能够照拂毛泽东和蔡和森,助他们一臂之力,对于好友的嘱托,章士钊先生也用一生在践行。

白发人送黑发人

除了杨昌济先生以外,他的妻子向振熙也帮了毛泽东不少,如果说毛泽东在杨昌济身上感受到的是老师对于学生的信任与期盼,那么在向振熙身上,感受到的就是犹如母爱般的关怀。

每当毛泽东到杨家学习的时候,向振熙总会为其送上吃食,还会留毛泽东在家里吃饭,这让毛泽东非常的感激,也一直很尊重向振熙。

在毛泽东和杨开慧完婚后,向振熙成为了毛泽东的岳母,对于他的那份关爱就更多了。

那个时候,毛泽东经常在外面主持共产党的事情,杨开慧作为贤内助,在打理好家庭的同时,也为毛泽东的事业提供了帮助。

而让毛泽东和杨开慧,之所以能够专心进行革命事业的根本原因,是因为家里永远有向振熙撑着,可以说向振熙女士才是他们的后盾。

她在革命上或许帮不上什么忙,但是在管家和照顾孩子上,还是发挥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她全部的愿望不过就是家庭和睦,子孙安康而已。

可是革命事业不能没有牺牲,为了革命的胜利,搭上了很多人的命,这其中就包括杨开慧。

向振熙好不容易从丧夫之痛的悲伤中走出来,就又要黑发人送白发人。

1930年10月245日,回家省亲的杨开慧被军阀发现,逮捕入狱,一同被抓紧去的,还有杨开慧的孩子。敌人对她进行了严刑拷打,让她说出共产党的秘密。

然而杨开慧身为革命者,宁愿死也不会出卖共产党。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被国民党残忍杀害,留下的就只有三个孩子。

杨开慧牺牲的消息,对于向振熙的打击非常的大,可她来不及流泪,当务之急,是保证毛岸英兄弟三人的安全,于是向振熙和其哥嫂,与当地党组织取得联系,经历艰难险阻,将自己的三个外孙送到了上海,交由上海的地下党同志照顾。

只是在之后的日子里,向振熙最小的外孙毛岸龙早夭,毛岸英和毛岸青,为了生存也吃了不少的苦,我想当她得知自己外孙们的遭遇是,一定是非常心痛的,不知她是否会后悔,当时没有将孩子留在身边呢。

向振熙将外孙送走之后,就回到了湖南,但是由于时局动荡,她很快与外孙失去了联系,就连毛泽东也杳无音讯,她不知道他们的下落,也不知道他们是否还活着,想必在新中国成立前的那些日子里,她都一直在痛苦和对亲人的思念中度过。

欠邻居的5块钱

1949年8月5日,解放军进驻长沙,长沙和平解放,全长沙的人民都沉浸在喜悦中,对于解放军,百姓们更是夹道欢迎,此时年近八旬的向振熙站在队伍里,看着迎面走来的解放军,内心非常的激动。

她看到了中国的胜利,看到了共产党的胜利,也见证了新中国的诞生,自二十年前板仓一别后,向振熙再也没能和女婿见过面,此时她内心的想法,就是见一见润之,看看他好不好。

而毛主席这边也同样,当年一别后便失去了联系,他也不清楚岳母的情况,甚至不知道她是否还活着。

所以在解放战争胜利以后,毛主席第一时间就是托人打听杨家人的下落和近况。直到杨开慧的兄长杨开智来北京看望他时,他才彻底得知了岳母的消息。

当听说岳母一切都好时,毛主席激动的不行,他迫切的想要去看一看岳母,只可惜他忙着开国大典的各种事情,实在抽不开身,恰好此时王稼祥的夫人朱仲丽去湖南省亲,于是毛主席就拖她给岳母捎去一件皮袄和一封信。

向老太太收到信和礼物之后非常的开心,1950年的时候,向老太太过80岁大寿,毛主席本想亲自去给岳母祝寿,奈何事务繁重,于是他就叮嘱儿子毛岸英去湖南祝寿,还给岳母带去了两棵人参。

看到外孙子的到来,向振熙非常的高兴,拉着外孙说了好一会儿的话,还跟他说起了很多毛主席年轻时候的事,祖孙间的笑声就没有停过。

岸英也对自己的外婆表达了关心,还问外婆有没有什么需要的,向振熙说自己什么也不缺,就是欠了邻居五块钱,希望能帮忙还给邻居。

原来向老太太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女婿是国家领导人,就搞特殊,日子还是照平常一样朴素的过,平日里也十分节俭,生活有困难的时候,也从来没有向毛主席张过口。

毛主席知道这件事以后,每个月都会给岳母寄去生活费,一直赡养到老人去世,有的时候秘书忘记寄了,他都会叮嘱秘书补给。

这次岸英在离开的时候,还跟外婆说,会经常来看他,可惜在同年11月25日,毛岸英就牺牲在了朝鲜战场上。家里人害怕向振熙年纪大了,承受不住这令人悲痛的消息,就没有告诉她。

所以向振熙经常会望着窗外,期待自己的外孙来看他。第二年,毛主席心系岳母,担心她思念外外孙,于是就让毛岸青回家省亲,看望老人。

1960年,向振熙过90岁大寿,毛主席听说杨开慧的堂妹要回老家祝寿,于是给她写了一封信,和二百元钱,用来给向振熙买礼物。

随着年纪的增长,向老太太的身体也越来越不好,毛主席担心她,总想把她接到北京来,方便照顾,只不过向振熙怕给主席添麻烦,所以拒绝了毛主席的请求,一直住在了板仓。

1962年春天,毛岸青和韶华结婚,毛主席非常的开心,同时他也没有忘记岳母,叮嘱毛岸青带韶华回家看看外婆,让他老人家也高兴一下。

没想到春天老人才因为外孙的婚事高兴了一回,冬天就要离开了。

1962年11月15日,向振熙与世长辞,享年92岁。毛主席收到这个消息后悲痛万分,他给杨开智发去电报,以表悼念,同时还寄去了500元钱,用作安葬费。

他在寄去的电报中说:“可以与我的夫人杨开慧同志同穴,我们两家是同一家,不分彼此。”

结语

毛主席的这一生就是在不断的进取和失去,纵使成为了领导人,家人也永远是他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他的一生都生活在对亲人的思念中,对他来说,向振熙给了他母亲的关怀,给他了家的温暖,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他也一直牵挂着岳母,直到岳母去世。

0 阅读:77

开卷于甲子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