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相处,需要恰到好处的节奏和距离。
太近,容易产生摩擦;太远,又显得太过生疏。
想要与人搞好关系,那就要用点心思。
拿捏点分寸,别什么话都说,别什么事都做,谨言慎行,以防祸端。

01 不分享成功
杨绛先生曾说过:
“记住,和周围人搞好关系的秘诀就是,
不要和他们分享任何成功的喜悦,和任何开心的事儿。
人性中最大的恶,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越是聪明的人,越是装傻!
如果你想获得人心,就要学会隐藏自己的聪明,看破不说破,这才是人生的大智慧。”
自己的成功与喜悦,自己享受就好,别逢人就说。
你的成功,虽然耀眼,却容易成为刺向他人心头的利剑。
人性本就是如此,恨你有,笑你无,嫌你穷,怕你富。
大多数的人可以接受离自己远的人成功,却无法接受身边的人成功。
有时候,你的分享,会让别人无地自容,甚至让对方产生嫉妒心。
甚至有一天,嫉妒让他做出伤害你的事,损害你们之间的关系,也给你自己带来了麻烦。
要想让关系更近一点,不妨收敛自己的光芒,偶尔自嘲一下。
这样,你会让对方觉得你很接地气,更容易与他建立起共鸣来。

02 不说三道四
德鲁克曾说过:
“一个人必须知道该说什么,一个人必须知道什么时候说;
一个人必须知道对谁说,一个人必须知道怎么说。”
做人,最忌讳说三道四,恶意揣测他人。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不经意间的一句话,会给别人造成多大的灾难。
有修养的人,绝不在背后随便嚼人舌根,故意捏造事实。
要明白,任何人的好坏,都与你我无关,作为旁观者,不如选择沉默。
随意“说三道四”,只会让对方陷入舆论的漩涡。
而这世上,自然也没有不透风的墙,对方早晚会知道是你在背后嚼舌根。
君子,当敏于行,而讷于言。
人生在世,为人一场,要品行端正,行有所止,否则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任何时候都要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万万不能说。
做一个人品端正、谨言慎行的人,才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与你结交成挚友。

03 不好为人师
孟子有云: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生活中,总有人喜欢为别人的事情出主意,觉得自己的意见最好。
殊不知,自己的这种行为,很容易被人讨厌。
喜欢“纠正别人”,喜欢“指点江山”,其实是一种毛病。
好为人师,往深处讲,是一种“炫耀”,更是一种“指责”和“贬低”。
那种“高高在上”的姿态只要一出来,别人的反感也就会生出来。
就好比,从小我们就听够了父母和老师的谆谆教导。
经年累月下,我们已经对教导我们的人,麻木了。
当一个人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有一个人在旁边指指点点,就会心烦。
正所谓,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
请记得,个人因果个人担,个人福报个人修。
好为人师,换不来对方的感激,只能换来人家的厌烦。
任何时候,都不要做那个令人讨厌的人,即使你是为对方好。
更何况,你的意见和建议,未必有用,你走过的路,也未必适合他。

与人搞好关系的秘诀,没有那么复杂。
不过是守住口,守住心,守住彼此的边界。
不管跟谁相处,都要少炫耀、少说教,少说三道四。
生活已经很不容易了,能避免一些纷争,就避免一些纷争;
能减少一些摩擦,就减少一些摩擦。
学会克制分享欲,做一个低调谦逊的人。
做一个乐于助人,而不是好为人师的人,你的人缘就一定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