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完大集“赶诗集”,佑安诗社助力乡村振兴,创作诗词万余篇

东北新农业 2024-03-26 16:08:38

春耕在即,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田间地头,不时有农民在忙完备耕活计后,聚在一起念上几首自己写的小诗,抒发对新生活的渴望。这些农民都是于寺镇佑安诗社里的会员,诗社有上至八旬的老人,也有刚入会的新手,他们在诗社的熏陶下,写作水平不断提高,用诗歌、用笔墨记录家乡的变化,展现了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貌。

赶大集的同时还能“赶诗集”

“佑安诗社”成立于2000年,于寺镇也从2008年开始,便被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诗词)之乡”,且持续至今。

每月逢“4”的日子,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文化站站长王利光都会早早来到文化站。“每月4日、14日、24日是佑安诗社的活动日,镇上诗友会来参加,我提前准备好迎接大家。”王利光说。

每逢活动日,诗友们会带着最新创作的诗作来到文化站。活动室一下子热闹起来,几个人围坐在桌旁,传阅诗作,点评修改。不足之处被指出,不见作者露出懊恼之色,若是改得好了,还连连点头称赞,立马在纸上作好标记。

佑安诗社现有社员约200人,创作诗词万余篇。其中,既有“咱种南瓜技术全,摘除十叶蔓留尖”的田园诗词,也有“齐言于寺好风光,众道繁荣甲客商”的诗乡礼赞,还有“旭日一轮冉冉升,普天同庆话豪情”的盛世心声……诗作中的精品,会刊发在诗社成立之时同步创刊的《佑安风韵》上,该社刊面向全国征稿,广受各地诗友好评。

诗社的活动日也有来头。于寺大集是于寺镇远近闻名的大集,每逢阳历1、4、7日开集,村民们都会到大集上采购。为了方便村民们参加活动,诗社便将每月逢“4”的日子约定为活动日,被诗友们称为“赶诗集”。王利光是2002年加入诗社的,他告诉记者,一开始的活动日没有定具体日子,而是采取“预约制”,参加活动人员不集中,群众不方便,与于寺大集“同频”后,诗友们纷纷认可。

“边赶大集边‘赶诗集’,非常便利。”于寺镇杨家堡村民李喜林告诉记者,家中有30多亩地,20多只羊,不管农忙还是农闲,都会积极“赶诗集”。

赛诗会带动乡村文化上台阶

“赶诗集”为何如此受欢迎?于寺镇平安地村村民、佑安诗社社员李凯光的想法或许可以给出答案。“大家一起学习、改稿、交流,农闲时还有市里的专家开辅导讲座,收获很大。”

《庆年书记赞》是李凯光近期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中最后两句:“使命在肩心不改,壮年白发势正雄”中的“势”字原本用的“气”,诗友聂仁岩对这个字进行了修改,得到了李凯光的高度认同:“修改后整首诗气势更足,也更顺畅。”这样的交流在活动日很常见,诗友们互相切磋,一帮一改稿,互相学习、研究、求教。

农闲时,每次“诗集”都有二三十人参加,那时候也是诗社准备赛诗会的日子。记者采访了解到,为了让更多人了解、爱上诗词,佑安诗社会在农闲时举办诗词朗诵会或赛诗会,诗友们上台朗诵,专家现场评选,还会组织田野采风、诗友联谊等活动。

“赛诗会就在于寺大集搭台,围观群众特别多,很多诗友看到自己的作品被认可无比兴奋,从而激发创作热情。”王利光告诉记者,赛诗会已经成功举办了六届,是当地重要的“节庆活动”之一。

扎实的文化根基、丰富的诗词活动、稳定的诗友群体、持续的创作热情……于寺镇连续5届蝉联由文旅部命名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诗词)之乡”。在2021-202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典型案例汇编中,于寺镇“古镇诗乡引领乡村文化振兴”的经验做法入选。

王利光告诉记者,于寺镇的佑安寺是1667年修建的,属一级国寺,深厚的积淀孕育了这里独特的诗词文化。在佑安诗社成立7年后,于寺镇被中华诗词学会命名为“中华诗词之乡”,同期被命名的乡镇级单位仅有3家。有了这个经验,2008年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诗词)之乡”命名水到渠成。据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管理遵循动态原则,每三年命名一次,于寺镇连续5届入选。

于寺镇有着悠久历史,佑安寺内保留的石碑还刻录着这里的沧桑岁月,三百多年晨钟暮鼓的滋养,正是诗词能够扎根繁衍的根本原因。

“景色宜人美话传,佑安古镇展新颜。风和日丽朝霞爽,径曲花香晚月鲜……”一首《佑安新貌》,描写了于寺镇多年来的变化。一代代农民诗人不但用勤劳的双手耕耘着这片黑土地,更用丰富的精神世界,守护着“诗词引领乡村振兴”的美名。

(信息来源:东北新闻网农业频道)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