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精工品牌”发布了一则“中国无人艇鲨群突进南海展集群作战威力”的视频,看到这一幕,相信一些网友会纳闷:无人艇群是用来对抗航母的吗?只能说是太缺乏想象力了。
“鲨群”战术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二战期间德国海军潜艇的“狼群”战术或几年前伊朗海军采用大量快艇组织袭击编队的“蜂群”战术,但相比于这些同样采用集群战术的海上作战编组,“鲨群”存在一点显著的不同:舰船无人化。
无人化并不仅仅意味着船上不再具有人员值守、从而大幅提升了可消耗性(说白了就是因为不再考虑人员损失问题因而哪怕被击沉了也不心疼),更重要的是因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发展而具有了更广泛的实战能力。
应该承认,由几十艘无人艇装载反舰导弹、或干脆装上炸药进行自杀式攻击的无人艇群用于海上突防攻击大型水面目标成功率很高,但对于现代无人艇来说过于浪费。现代无人艇可以通过战区网络实时进行任务分配和任务编组,能胜任对海攻击、反潜巡逻、目标侦察、电子战等多种任务。
大量部署在海上战区前沿的无人艇能组成相当高效的侦察列阵,能对敌方海上、空中作战平台进行实时定位,也能够引导己方海空攻击编队或为反舰导弹提供目标指示。配有智能化控制系统、能自主搜寻目标的大型的无人艇群还能组成攻击编队,除可以攻击海上目标,还能对敌方沿岸目标发起攻击,相比于以往使用驱逐舰发射巡航导弹的攻击方式更加灵活且成本更低。
从目前无人艇群的应用模式来看,执行的任务仍然是水面舰船的替代或延伸,但考虑到无人平台自身的特性,未来开发出更加特殊乃至具有颠覆性的使用模式只是个时间问题。
目前全球范围内出现的无人艇很多,美国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就已经开发出了无人艇,但是就目前而言,全球范围内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形成具备规模性战斗力的无人水面舰艇。
那么,基于无人作战舰艇的海上作战应该向着什么方向发展呢?
第一,可以向着形成海空协同作战的方向发展,海上水面舰艇可以和空中无人机编队形成前沿作战能力。在空中无人机编队中,可以实现预警、攻击的任务计划,而水面无人舰艇则可以实现远程攻击甚至为空中无人机提供补给的作用。
如果能够形成有100艘无人舰艇和100架无人机形成的打击力度在5000枚弹药的编队,那么在敌方水面舰艇闯入己方控制区的时候,可以在第一波打击战中对敌方的有生力量造成重创。
第二,如何完成无人编队和有人编队的数据链共享也很关键,毕竟,如果纯靠无人编队对敌方发起攻击,肯定不可能研发自主控制系统,肯定还是要人为操控,这就不得不考验距离的问题,所以,在数据链控制层面,可能也需要有人系统的介入,如何让敌方难以发现指挥系统,也是战胜敌方的关键所在。
目前很多无人舰艇,尤其是美国的一些水文探测器,只是负责数据采集,如果要执行攻击任务,显然要解决时间迟滞问题,尤其是打击移动目标。
第三,海空的协同作战,实际上也可以延伸到水下,如果有水下无人作战艇的配合,那整个无人编队的作战实力将会显著增强。水下舰艇的优势体现在更加隐蔽,打击难度更大,而突击性更强。这对于敌方的水面舰艇造成的威慑会非常大,自然也就增强了己方的威慑能力。
无人作战时代已经到来,尤其是无人机的使用,甚至能够改变局部作战的力量平衡。而对于21世纪的作战而言,水面作战也会是一个重要的聚焦点。谁能够率先实现海上规模性无人作战力量建设,谁就可能抢占先机。
航母驱逐舰这类大型舰艇有其存在的必要性,毕竟,要进行远洋作战,肯定还是需要航程更远,载弹量更大的水面舰艇。但是对于前沿作战,主要为了防御的作战力量,完全可以打造无人作战编队,这不仅可以和有人作战编队形成互助,而且还可以有层次的进行战略部署,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双层防御,双层火力打击能力,无人不会代替有人,但是无人却可以很大程度上帮助有人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