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动物丁丁竟有4个头!行走像卡裤裆的“刺球”竟是演化活化石

嘉慧浏览趣事 2025-04-11 22:02:52

在广袤的澳大利亚大陆,生活着一种外形独特、习性奇异的动物——针鼹。它走路的姿态常被调侃为“卡着裤裆”,模样又极易被人错认成刺猬,然而,针鼹有着诸多独一无二的特征,在动物演化史上占据着关键地位。

单孔目家族的独特成员

这个世界上的哺乳动物分为三大类:单孔目、有袋类和胎盘哺乳动物。后两者的特点广为人知,而单孔目现存仅存鸭嘴兽与针鼹这两个物种。刚发现鸭嘴兽时,人们甚至以为它的嘴是被缝上去的,模样十分奇特。单孔目名称的由来,是因其排泄管道与生殖管道汇集于一处,形成泄殖孔,这也是卵生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从基因分析来看,针鼹和鸭嘴兽更靠近鸟类与爬行类,而非传统意义上的哺乳动物,它们堪称演化史上的关键节点,是研究从卵生到胎生、从爬行到恒温动物转变的珍贵样本。

针鼹隶属于针鼹科,分为短吻针鼹和长吻针鼹。短吻针鼹在澳大利亚分布广泛,长吻针鼹体型更大,但分布范围相对较窄。针鼹全身长满针刺,拥有一条近乎半个身长的细长舌头,其生态位和特殊嘴部演化与食蚁兽颇为相似。每天,针鼹的生活就是在土里翻找,用长舌捕食白蚁、蚂蚁及昆虫幼虫等。从外形看,布满针刺的它,常让人误以为生活在干旱炎热地区,可实际上,其祖先可能与鸭嘴兽一样,是水生生物。

传承自祖先的独特印记

在针鼹和鸭嘴兽身上,留存着诸多共同特征,彰显着它们的独特演化历程。其一,雄性的后腿都有毒距。鸭嘴兽是极少数有毒的哺乳动物之一,雄性后肢的毒距毒性极强;针鼹的雄性虽有毒距,却已失去毒性。其二,它们的嘴部都有电磁感应器。单孔目是唯一拥有电磁感应能力的哺乳动物,鸭嘴兽嘴上分布着4万个电感受器,捕猎时,它闭着眼睛,凭借电磁感应器在河床下翻腾捕捉猎物。

长喙针鼹嘴部有2000个感应器,短喙针鼹的电感受器不超过400个。这种电磁感应功能在陆生哺乳动物中极为罕见,针鼹保留此功能,正是因为其祖先曾与鸭嘴兽一同在水中生活,后才转向陆地。此外,别看针鼹如今模样,在水中它可是游泳健将,甚至能够下潜。在针鼹胚胎发育初期,嘴部先发育成扁扁的形状,之后才逐渐变为尖尖的模样,这也佐证了其演化渊源。

DNA研究表明,鸭嘴兽和针鼹在1800万至5000万年前从其他单孔目动物中分化出来,它们最早在新几内亚进化,而后短尾针鼹才在澳大利亚广泛分布。大多数单孔目动物都已灭绝,化石稀缺,唯有针鼹和鸭嘴兽在与有袋类动物的激烈竞争中存活至今。

奇特的生理与繁殖特性

取食昆虫的针鼹和在水底搜寻食物的鸭嘴兽一样,牙齿已经退化,失去了研磨咀嚼功能,仅用口腔顶部的硬垫象征性地嚼两下,便将食物直接咽下。它们的消化系统也十分脆弱,胃非常小,甚至不分泌胃酸,吃下去的虫子和泥土很快穿过肠道排出体外。

在体温调节方面,针鼹算是恒温动物,却又不完全等同于常见哺乳动物。其体温仅有33摄氏度,鸭嘴兽体温更低,为32摄氏度,新陈代谢也较为缓慢。在面临山火或寒冷等极端情况时,针鼹会挖洞躲进去,让体温下降到极限,心跳每分钟仅4次,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以熬过艰难时期。或许正因新陈代谢缓慢,针鼹在哺乳动物中堪称“长寿之星”,在圈养环境下,最长寿命可达45-50岁。

而针鼹的繁殖过程更是奇特得令人咋舌。在动物界,绝大多数哺乳动物雄性丁丁只有一个头,针鼹却独树一帜,雄性针鼹的丁丁有4个头,上面还带有刺,用于刺激雌性排卵。至于为何演化出4个头,目前尚无定论。据推测,这可能与雌性针鼹劈叉状的生殖道有关,类似情况在袋鼠身上也有体现,雄性袋鼠的生殖器官形态特殊,与针鼹有着相似之处。

在繁殖季,一只雌性针鼹身后常跟着一群雄性,它们或许是按照体型大小排队等待交配。雄性针鼹交配时,会使用其中两个头,另外两个休息,下次遇到其他雌性时再交替使用。雌性针鼹怀孕仅需10天,只会产一枚软壳、皮革质地的卵。幼崽破壳后,身上尚无针刺,会在雌性腹部临时长出的育儿袋中接受哺乳,通过舔舐雌性腹部乳斑处分泌的乳汁存活。在育儿袋中待45-55天后,幼崽身上开始长出小针刺,此时便会被转移到窝里。针鼹的哺乳期漫长,雌性需不定时回来给幼崽喂奶,直至7个月幼崽断奶才离巢。这种低生育率加上超长哺乳期,使得针鼹的繁殖效率在同体型动物中极为低下。

从生态和繁殖角度来看,针鼹处境颇为艰难。它要么吃其他动物吃不到的食物,要么去其他动物到不了的地方觅食,没有直接的同生态位竞争者,自身却缺乏攻击力,面对捕食者时,只能团成刺球被动防御。其繁殖方式——卵生但又哺乳,既不像爬行动物那样大量产卵后放任不管,也不像鸟类那样精心育雏一两个月即可结束,更比不上后来出现的有袋类动物和胎盘哺乳动物高效。众多单孔目动物曾在地球上存在,如今大多灭绝,仅剩下针鼹和鸭嘴兽这两根“独苗”。

但值得庆幸的是,针鼹和鸭嘴兽留存至今,为人类研究卵生到胎生的转变过程提供了鲜活实例,它们神奇的生命形式,激发着人们对生物演化无尽的研究可能与想象,成为大自然馈赠给人类探索生命奥秘的珍贵礼物。

文本来源于@林林Eileen的视频内容

0 阅读:0

嘉慧浏览趣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