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雍在老干部三人组里是资历最老的,他跟刘备同乡,而且年少时就认识,时间可能比关羽张飞还要早,属于正宗发小,类似于裴寂之于李渊。只不过简雍的战斗力比关张差太多,存在感就显得很低,但他跟刘备的交情未必比关张要低,倒不如说二人的性格可能是最合得来的。
三国志里说简雍平时从不讲礼仪,即使坐在刘备旁边也伸足侧倚,怎么舒服怎么来,跟诸葛亮之外的人对话时就独占一张坐塌,躺着跟人说话。简雍最有名的故事是跟刘备讲黄段子,刘备听到这个黄段子之后的反应是“大笑”,史书里还说简雍特别爱讲这类黄段子。
虽然史书记载刘备喜怒不形于色,但他在性格方面其实跟简雍有些相似。例如手下学士许慈、胡潜因为学术争论常常对骂,甚至扭打在一起,于是刘备在宴会上专门让演员打扮成二人争论的样子,以此取乐。面对这样的场景,可能像刘巴、诸葛亮这种正经人会眉头一皱,而简雍、法正估计已经在鼓掌哈哈大笑了。在诸葛亮加入前,都不好说刘备这个团体到底有没有讲什么礼仪规矩。
像刘备这样一个军阀头子,直到晚年身边还能有人来跟自己说黄段子,某种意义上也是件十分幸福的事,至少不会变成彻底的孤家寡人。另外虽然简雍的关系户成分比较重,但考虑到刘备势力的情况,估计也不太会有人去在意这点吧,从幽州被一路揍到益州的关系户生活没几个人撑得下来。
孙乾跟简雍的区别就大了。简雍如果不是遇上刘备,可能只是个籍籍无名之人,孙乾是正儿八经的名士,就算留在曹魏政权也大有前途。
孙乾是被郑玄举荐出仕的,多半是郑玄的学生,郑玄算是当时首屈一指的学者,连黄巾军打到他的家乡都要主动绕道的那种。袁绍请他来当官,朝廷直接请他做九卿,郗虑崔琰国渊这些朝廷重臣都是他的学生。
孙乾跟郑玄是北海同乡,刚好北海孙氏在当时也是个有些名气的家族。北海相孔融的功曹孙邵被孔融称赞为廊庙之才,后来当上了孙吴首任丞相。北海名士孙嵩曾和郑玄一起被划为党人,后来客居荆州,被刘表表奏为青州刺史,这位孙嵩有可能是孙乾的长辈。后来刘表给袁谭写信劝他和袁尚摒弃前嫌,提到自己和刘左将军(刘备)及北海孙公佑(孙乾)聊到二人的事感到非常痛心,可以看出“北海孙公佑”是个有点分量的名字。在许靖加入之前,孙乾大概是刘备手下名声最大的北方名士,算是刘备集团的门面之一。
孙乾在刘备入蜀后很快就去世了,没有展现政务方面的能力,给人留下了只是坐谈客的印象。如果他能年轻几岁,身子骨再硬朗点,可能会和伊籍一样加入到制定蜀科的小组里。有人问如果陈群跟着刘备混会是什么待遇,我想大概就是这种待遇吧。
麋竺又有点不同,是有钱有势的人。麋竺是巨富,三国志记载有“僮客万人,赀产钜亿”,刘备吃不上饭时可以直接提供两千门客外加军费,属于凭家族财力就能割据一方的人。纵观史书里记载的几个汉末富豪,麋竺是断档级的第一,鲁肃跟他一比就是个土财主。麋竺甚至富裕到两晋时期都还流传着关于他的传说,郡国志里记载了麋竺放牧的地方至今依然有人祭祀,拾遗记和搜神记里还有关于麋竺的神话故事,拾遗记甚至说麋竺资助了刘备黄金一亿斤,骏马万匹(可能整个蜀国都没这么多钱)。可以说因为惊人的财富,麋竺的存在感在当地保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大概是因为麋竺家的实力过于雄厚,陶谦直接让他当了州府别驾,想要获得麋家的支持。曹操拿下徐州后让麋竺兄弟当太守国相,待遇基本跟李典、李通这些人看齐。如果麋竺愿意,他完全可以跟臧霸联手在徐州当土皇帝,成为曹魏大臣后继续吃香喝辣被朝廷拉拢。这么一位老哥却一心跟着刘备混,感觉刘备的人格魅力确实到了有些邪门的地步。
三国志记载麋竺在刘备手下的位次高于诸葛亮,也高于孙乾简雍,孙简二人则位次相等。所以在刘备看来,麋竺的恩情是值得铭记一辈子的。但考虑到他弟后来严重坑了蜀国一把,这种第一恩人和第一仇人是同一家人的情况,颇有点“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的感慨。
其实我觉得蜀汉资料缺失的最大遗憾不是丧失了网友们推理出来的“战绩”,而是刘备手下形形色色的人以及和他们相关的故事。一个被打得满地图乱窜却又始终不离不弃的团队,本身就是个神奇的存在。
另外本着四天王有五个的传统,其实刘琰在年龄资历还有地位待遇等方面应该是跟老干部三人组并列的,但这货自己作死从蜀书卷八混到了卷十,不然三国游戏里刘备的早期班底还可以多一个内政人才。
伊籍算一个老干部吗
哪里来的乱七八糟的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