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钓滩夏钓潭?一句谚语囊括四季显然不靠谱!

爱钓鱼蓑笠哥 2023-03-27 12:25:05

钓鱼界其实有很多的谚语,诸如“长钓腰方钓角”、“直鱼竿,细钱线,快钩挂饵不露尖”、“春雨满塘鱼,夏雨不上钩”……,当然最出名的就是“春钓滩,夏钓潭,秋钓阴,冬钓阳”。不可否认的是:这些谚语能流传甚广也真的是有可取之处。

但如果你完全按照这些谚语的指导的话那么十次可能至少会有八次走空!其实只要仔细想想就知道:一个季节总共九十多天,期间会有各种各样的天气以及前置天气,也有不同的气温和气压,怎么可能就三个字能囊括所有?还有白天和晚上之分,野钓多的钓友应该都知道晚上和白天的鱼情在不同的季节都有所不同。

春季不一定要钓滩

讲真,蓑笠哥刚开始学钓鱼的时候,听人说到这些总结指导性谚语的时候奉为圭臬,数十年过去之后反过来看:真的不靠谱!根据快三十年的野钓生涯和经验来看,总结如下:

1、天气多变;春季的鱼儿根据品种不同每个阶段需求不太相同,以鲫鱼为例,初春基本上是觅食补充营养的阶段,仲春雨水较多准备寻找繁衍地产卵,一般暮春之前会产卵完成北方可能暮春正在产卵。根据温度的变化,这个也有可能会前移或者推后,比如广东的鲫鱼鲤鱼早春就会产卵而北方要迟得多。

2、气温持续性问题;鱼儿趋温是没有错的,就是说它们更喜欢呆在相对温暖一点的地方,但它们比起趋温来说更趋稳,比起相对温暖的地方它们更喜欢稳定一点儿的地方。如果合适的气温延续且温差不是很大鱼儿喜欢浅滩没有问题,但如果气温跨度较大那么浅滩不会有太多的鱼。

3、安全性需求大于舒适性;有时候浅滩确实会有鱼的,但是浅滩也会有猎食者,即使是浅滩有鱼在能见度比较高的地方也不太容易钓得到,这是因为鱼儿看得到你以及你在挥杆,它即使认为这里舒适也会认为不安全。

安全性需求最高

综上所述:春季野钓不一定要选择浅滩,需要根据天气、气温、温差、气压、流动、有草没有草、能见度等这些情况灵活判断。比如温差大的天气你可以选择钓二道坎或者浅滩里面的深坑以及老河道,能见度高的情况那么就选择鱼儿的必经之路通常也是二道坎,气压过高或者过低能见度又很高的话可以在浅滩和深水结合的桦尖。

当然了,如果遇到温差小、有草或者下雨黄水、气温连续性很高的情况我们确实是可以钓浅滩的。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谚语完全没有可取的地方,只不过谚语的指导性太强又过于简洁,且适合的情况颇为少见,更多的情况需要你灵活变通。

灵活变通才是根本

蓑笠哥想说的是,你可以抛弃:这个季节应该钓某种地方的看法。因为一个季节不同的水域不同的天气以及不同的温差都有不同的选择,如果你只死磕一个地方,那么可能运气好能刚好碰到,但大部分时候情况都不怎么样。就好比关于春钓滩,事实上经常看蓑笠哥视频的钓友都知道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钓滩的,因为钓滩需要温差小、气压异常、水色浑浊这些条件,水太清澈了鱼儿是不会靠边靠滩的。

再者,鱼儿在在水里也并非是固定的水层,早上、中午、傍晚、晚上可能会有多次变化,比如仲春天气持续晴天的话早晚它们在深浅和合处、中午在有草的情况下会进入草区没有草会去稍微深一点的地方、晚上它们又会沿着二道坎出来、晚上会在浅滩以及草滩附近觅食。

——你看看,就一天鱼儿的水层和活跃的地点可能都有所不同,更何况水域的种类这么多、鱼儿的种类这么多、天气变化这么快,怎么可能就三个词把整个季节的钓位选择都囊括?

鲫鱼的水层多变

所以,野钓你需要牢记“灵活变通”,认死理的结果就是走空,当然如果你纯粹打发时间的话那倒是无所谓:哪里干净坐哪里、哪里风景好坐哪里。但如果你想要好鱼获,那么就得多变通,根据当前的情况灵活变通:深处出鱼我就搬深水,浅出出鱼我就去浅水,今天出鲤鱼我就钓鲤鱼更换线组饵料窝料,今天出鲫鱼我就拉饵蚯蚓,矶竿中间出鱼我就换长竿或者也用矶竿,浑水岸边有鱼那么就换短竿——跟着出鱼的节奏去钓鱼总不会有错。

我是蓑笠哥,希望你野钓爆护!

1 阅读:91

爱钓鱼蓑笠哥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