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7月15日,清晨,淳化镇(现江宁区淳化街道)咸田西巷头山坡上。
赶早起来锄山芋的王义福锄着锄着,突然发现了一个情况:
不远处,有个个头不高的男子,正悄悄地爬到了电线杆上,随后对方掏出了一把镰刀,十分利索地割断了上面的电话线。
有人在割日军的电话线!
抗战时,抗日军民割电线的影像
王义福看到这一幕,顿时不由兴奋起来。
早就听说新四军战士们来无影去无踪,经常会趁夜割断日军的电话线,捅聋敌人的耳目,惹得城内、据点日军往往暴跳如雷,却又总是无可奈何。
只是先前自己不过是听村人议论罢了,如今这事儿,竟真真发生在自己的眼前。王义福不禁拄着锄头,停下了手中的动作,一时看得入了神。
他看着对方割断电话线后,不断拉扯电话线,然后将其缠绕盘整起来,动作非常娴熟,一看就知道,这位绝对是干这活儿的熟手。
一阵风吹来,醒过神的王义福,扶了扶头顶的草帽,转身准备继续锄地的时候,眼角的余光突然定在了山坡的另一头。
“嗯?!”王义福忍不住猛地抓下了草帽,手搭凉棚向那边仔细望去。
只见山坡的另一头,十几名日、伪军正挎着长枪,向着这边走来。
王义福当即回头向那名战士处看去,只见对方已然下了电线杆,正坐在地上盘整着那卷割断的电话线,完全没有发现,危险正在一步步向他靠近。
得赶紧通知他!
王义福来不及多想,赶忙弯下腰,拾起一枚土坷垃(土疙瘩、土块的方言),然后用力扔向了战士那边。
土块落在那名战士的身前,立时崩碎,溅起的一片小土粒让正在盘线的战士,顿时一惊。他抬头向王义福这边看去,只见对方正用手焦急地比划着,不断、快速地指着山坡的另一头。
一瞬间,那名战士便明白了当前的处境——有敌人来了。
那名战士的反应也很机敏,他迅速拿起手中的电话线,猫着腰跑到山坡附近的水塘旁边,然后将电话线扔进了水塘之中。
扔完电话线,这名战士便想赶紧离开此地,但刚一抬腿,山坡那边已然传来了敌人的谈话声。
日伪军的谄媚、日军的叽里呱啦笑骂声,句句落在了这名战士的耳中,让他不由感到了一阵紧张。
此时,想要安然撤离此地,已然不太可能了。
怎么办?
那名战士望了望四下,山坡之上尽是土田,水塘之中的芦苇也不过半人多高,稀稀拉拉地根本遮不住身子。
而此时,敌人的脚步声却越来越近了。
“快,拿着锄头过来跟我一起锄山芋!”正当那名战士犹豫不定的时候,转身进入瓜棚之内,拿出一柄锄头的王义福,快步来到了对方的身前,将锄头递给了这名战士的同时,低声嘱咐对方道。
这名战士随即便跟着王义福来到了田间,两人一起弯腰锄起了地,锄头才落了几下,耳边便响起了一众日伪军众的惊呼声。
“谁把电话线割了?!”
几名伪军惊叫着四处张望,很快众人的目光便锁定了不远处锄地的王义福两人。
一众日伪军随即跑到王义福两人的跟前,指着光秃秃的电线杆,大声喝问道:
“你们看没看到割电话线的新四军?”
王义福停住锄头,一脸老实巴交的样子,一面忙不迭地点着头,一面主动站出来踮着脚,指着东面的土坡道:
“看到了,好几个人呢,割完就抱着电话线往那边跑了。”
听罢王义福的交代,这帮日伪军跺了跺脚,随即沿着王义福所指的方向狂奔而去,不多时对方便越过了眼前的土坡,身影消失不见了。
看着一众敌军渐渐远去,王义福随后跳入水塘之中,将沉在水下的电话线打捞了上来,交到了那名新四军战士的手中。
多少年后,王义福再次回忆起这段过往,还是腼腆地摆了摆手:
“这真不算什么,当时老百姓都会跟我一样。就是很自然地出手帮忙,打个比方,就像自家亲人遇到危险了一样,咱出于本能地想保护对方罢了,没想那么多大道理。”
在那烽火狼烟的岁月里,有无数草根英雄,他们在晦暗之际奋起,却最终消隐于历史的长河之中。这些隐匿在历史长河之中的故事,虽然鲜为人知,却依然是当年那幅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画卷之中,不可或缺的一角。
感谢阅读,我是青史如烟,聊小众历史,不一样的草根故事,本文是革命珍闻录——第172篇,欢迎大家关注,翻阅往期精彩内容,欢迎评论、转发,共同弘扬正能量,谢谢大家。
参考资料:《江宁文史资料》,王义福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