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公主是个怎样的人?作为汉武帝的天使投资人,最终结局如何?

静心历史事 2025-02-17 16:26:47

馆陶公主在历史上可是相当有名的一位天使投资人呢,就其最终结局来看,实际上已经算是挺不错的啦。

尽管馆陶公主的女儿陈阿娇后来被汉武帝废掉了皇后的位子,可就馆陶公主自身而言,她并未遭到汉武帝的大力打压,只是有部分权势被汉武帝给收回去了而已。

馆陶公主到了晚年,虽说有那么一点儿失势了,可日子仍旧过得极为逍遥自在呢。在那个时候,各种能让人感受到快乐的事儿,馆陶公主差不多都挨个体验了一番,也算是尽情享受过了。

与历史上其余那些同类的天使投资人相较而言,馆陶公主最终的结局,着实算是很不错的了。

馆陶公主的故事得从她父亲汉文帝那儿讲起。想当年汉文帝在世时,其有名有姓的子女总共是四男两女。在这些子女当中,后来的汉景帝刘启、梁王刘武以及馆陶公主,这三人可都是皇后窦氏亲生的。

并且,在汉文帝离世前夕,除窦氏诞下的两个儿子外,其余的两个儿子均已离世。如此一来,待到汉景帝继位之时,汉文帝所留下的子女仅剩下两男两女了。而在这几个人当中,有三人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妹呢。

如此这般,这姐弟三人所拥有的权势状况也就不难想象了。汉景帝继承皇位后,拥有至高无上的话语权,可谓一言九鼎。梁王刘武则掌控了整个梁国,摇身一变成为权势最为显赫的藩王。而馆陶公主由于是女性,按规制无法封王,不过在财物上,汉景帝可没让自己这位姐姐吃亏。

另外,梁王刘武已经前往自己的藩地,而汉景帝身为皇帝,每日需忙于处理诸多国事。如此一来,在他们姐弟三人之中,便只剩下馆陶公主能够长时间地陪伴在窦太后身旁了。

窦太后对一直陪伴在身边的女儿那可是极为宠爱。在当时的汉朝,只要馆陶公主不触犯像谋反这类特别严重的大罪,那她基本上能够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呢。

不过,即便拥有着这般的权势,馆陶公主内心却依旧未曾感到满足。

馆陶公主心想,自己贵为长公主,就当下而言,所拥有的权势那可是无人能及。但她也意识到一个问题,倘若日后窦太后离世了,并且汉景帝也不在人世了,等到汉景帝的下一代继承皇位之时,自己仅仅是皇帝的姑姑罢了,届时权势必然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消减。

到了那个时候,自己究竟还能依靠谁?在那样的情境之下,身边似乎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人了,不禁会暗自思忖,往后的日子里,万一遇到困难,自己孤孤单单的,又能指望谁来给予帮助、支撑自己走下去呢?

能去依靠自己的侄子吗?要知道汉景帝可不像汉文帝那般,汉文帝儿子多达十四个呢!汉景帝自己本就很难做到对每个儿子都一视同仁,没法让关系都处得很好。要是最后恰恰是和自己关系不好的那个儿子登上皇位,那可如何是好呢?

馆陶公主的丈夫是陈午,那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陈午的爷爷是陈婴呢,在秦末起义那会儿,陈婴可是楚国一方的重臣,其地位一度能和刘邦不相上下,所以馆陶公主似乎也能靠靠自己的这位丈夫吧。

然而之后的发展是,陈婴的经历呈现出高开低走之势。在义帝熊心惨遭杀害以后,他选择了投靠项羽。而当项羽最终自尽落幕,陈婴又转而投降了刘邦。

因而,自汉朝起,陈家这一支血脉,便仅仅是个寻常的侯爵之位了,不再有往昔那般特殊的地位与权势,就只是处于普通侯爵的状况存续着。

馆陶公主的丈夫,其实并不能算作是极为普通之人,然而就实际情况来看,他却明显没有能力去协助馆陶公主,将其现有的权势很好地维护住。

最终,馆陶公主思来想去后,便将心思放在了自家女儿身上。在她眼中,凭借当下自身所拥有的权势,完全能够充当一位天使投资人的角色,去对下一代皇帝,也就是汉景帝的儿子进行投资。馆陶公主认为,可以将女儿嫁过去,如此一来,自己便能成为下一位皇帝的丈母娘了。

如此这般的话,自己日后的权势不就能够得以保住了吗?

基于这样的目的,随后馆陶公主便展开了一连串的谋划。彼时汉景帝已然册立了太子,于是馆陶公主紧接着就去找到了那位太子的生母栗姬。馆陶公主向栗姬表明,她希望能和栗姬结成亲家,要是自己的女儿能嫁给太子,日后她定会全力辅佐太子顺利登上皇位。

可谁能料到呢,随后,栗姬竟拒绝了馆陶公主提出的建议。之所以会这样,是由于馆陶公主为博得汉景帝的欢心,此前给汉景帝送过诸多美女。栗姬由此担心自身会失去宠爱,于是便对馆陶公主心生怨恨了。

最终的结果是,栗姬不但没有应允结亲这件事,相反,她还极为干脆地狠狠回绝了馆陶公主的提议。

馆陶公主可不是好惹的。栗姬那般不领情,让馆陶公主当下就决定另寻联姻对象。巧的是,汉景帝的宠妃王娡恰在此时找上了馆陶公主,表达了结亲的意愿。于是,二人迅速达成一致,很快就给自家孩子定下了娃娃亲。

与此同时,馆陶公主这边呢,随后便着手动用起自身所拥有的全部权势,跑到汉景帝那里去折腾事儿了,其目的就是要对太子刘荣进行打压。

后来刘荣的生母栗姬惹出了诸多事端。就这般过了几年,汉景帝最终下达旨意,将刘荣的太子之位正式废除,转而册立王娡的儿子成为新的太子。

这便是之后成为汉武帝的那个人。

后来,汉景帝离世,汉武帝登上皇位。馆陶公主作为曾经的“天使投资人”,自然收获了应有的回报。她的女儿直接被册立为皇后。在汉武帝的册封之下,馆陶公主更是更进一步,依照其母亲的姓氏,获封“窦太主”。就连那只有皇帝能够行走的御道,她也能随意通行呢。

即便对于那些手握着实权的藩王而言,这样的尊荣恐怕也难以企及。不得不说,汉武帝对待这位既是姑姑又是老丈母娘的长辈,真的是做得相当不错啦,所给予的待遇等各方面确实很优厚呢。

然而,关键在于,自那之后,馆陶公主那日益膨胀起来的欲望,渐渐让汉武帝觉得有些难以承受了。

馆陶公主身为公主,一心追逐更多的财富不说,还对更大的权势有着强烈渴望。每当她有所需求,便径直向汉武帝索要。起初,汉武帝倒也乐意满足她的要求。可随着时间推移,索要的次数日益增多,馆陶公主的贪欲也愈发膨胀起来。

在此之后,汉武帝渐渐流露出些许不悦之情。

其实呢,汉武帝并非是那种在财富方面小气之人,若仅仅是索要些许财富,他也不会太过计较的。毕竟,当初要是没有馆陶公主这位姑姑出手相助,汉武帝哪能顺利登上皇位。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之后馆陶公主却在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上,犯下了足以致命的错误。

这一错误,可归结为政见方面存在的差异。通俗来讲,就是在政治见解、观点等方面彼此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被视作是这样一种错误的情况出现,说到底就是因政见不一样而引发的这么个状况呢。

汉武帝在登上皇位之后,心中满是宏图大志,一心想着即刻就对整个汉朝进行变革,随后便与匈奴展开战事。然而,他的这一想法并未得到窦太后的认可,遭到了其强烈反对。于是,这祖孙俩就此站在了对立的位置,有一段时间相处得极为不愉快。

最终,窦太后凭借自身的权威,蛮横地将汉武帝推行的新政强行中断,甚至还把汉武帝的老师给处置了。在之后的数年时间里,汉武帝只能选择韬光养晦,对新政之事是再也不敢提及了。

在这一过程里,馆陶公主并未给出明确的态度。并非是她想要见风使舵、随意附和,实则是对于这类事情,她压根就提不起丝毫的兴趣,所以才一直未明确表态呢。

馆陶公主身为公主,在权谋宫斗领域确实表现得极为出色。可一涉及到国家的大政方针之事,她着实是不擅长的,也欠缺足够的聪慧。于馆陶公主而言,不管面临何种抉择,只要能保住自身的地位与财富,能让自己的日子过得更舒坦些,那便足矣。

故而,汉武帝难以接受馆陶公主维持现状的这种态度。

接下来,就汉武帝而言,若他想从自己奶奶那儿把权力夺过来,那就得扶持起一个新的外戚家族才行。唯有靠着这个新的外戚家族,去和窦家展开较量、一争高下。但麻烦的是,当时汉武帝的皇后乃是陈阿娇,而陈阿娇恰恰是窦太后的亲外孙女。

这意味着,即便汉武帝有心大力去扶持陈家,可陈家在关键时刻并不会为汉武帝站台助力,反而是会站到窦太后那一方。如此情形下,馆陶公主以及陈阿娇,已然不能再符合汉武帝对外戚所抱有的期望与需求了。

在如此这般的情形之下,汉武帝着手寻觅其他女子。没过多久,他便找到了卫子夫,自那之后,汉武帝还对卫子夫的家人加以提拔,使其家族地位逐步提升起来。

卫子夫的出现,无疑让陈阿娇与馆陶公主气愤不已。在她们的认知里,卫子夫的现身就如同侵占了自身的利益范围。于是乎,此后馆陶公主便全力展开行动,对卫子夫以及卫家进行极力的打压。

馆陶公主为了打压卫家,那可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她居然公然对卫青下手,妄图将卫青杀害,其目的就是想用这样的方式去恐吓卫子夫呢。

馆陶公主的一系列行径,无疑是触碰到了汉武帝的底线,犯了其大忌!于汉武帝而言,馆陶公主本算是他的天使投资人,理当获取颇为丰厚的回报。可要是她贪心不足,妄图索要更多,乃至对自己成就事业形成阻碍,那这便绝非汉武帝所能容忍之事了。

这就如同当下的一家企业,汉武帝好比是富二代,接手了父亲传下来的公司后,一心想把公司运作上市。然而,身为天使投资人的姑姑呢,成天琢磨着怎样从公司挖墙脚来谋取私利,甚至妄图直接强占本不属于她的股权。

很明显,汉武帝是绝对无法容忍这种行为的。

接下来的情况便是,馆陶公主越是对卫家进行恐吓,汉武帝反倒越发地青睐卫家了。馆陶公主这般行事,其结果却是将自己的女婿硬生生地推到了与之对立的另一方去。

如此,又历经了一段时日,差不多是在汉武帝登上皇位六年有余之际,那位窦太后终究是离世而去了。

窦太后离世之后,馆陶公主所拥有的那一张极为重要的护身符,便彻底消失不见了。从此,她失去了曾经依傍着的有力庇护,往后的日子,再没有了这份凭借,一切也都变得和以往有所不同了呢。

窦太后离世后,汉武帝再无束缚,旋即大力开展改革。窦太后去世满一年时,汉武帝正式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策,且开始施行察举制。又过一年,汉武帝于马邑策划了一场伏击战,虽此战以失败告终,却也由此拉开了汉朝反击匈奴的宏大帷幕。

时隔四年,汉武帝借着灌夫骂座一事,对王家与窦家予以沉重打击。经此之后,这两大外戚世家再也无力对汉武帝行事形成阻碍了。而随着这两家势力的消退,空出来的位置渐渐被新崛起的卫家,还有汉武帝所提拔的那些读书人所占据。

馆陶公主遭遇的这一连串变故,没一个能算是好消息。其中窦家的衰败,对她而言简直是沉重打击,毕竟那可是她的娘家。娘家一旦没落,馆陶公主所拥有的权势,也就自然而然地不复从前了。

而在那之后,距汉武帝将窦家彻底打压过去仅仅一年的时间,汉武帝便下达了一道诏令,决然地废黜了陈阿娇的皇后尊位,随即便改立卫子夫为皇后,由此开启了新的后宫局面。

馆陶公主的根基因这件事而遭受了更为彻底的摧毁,这件事犹如一场狂风暴雨,无情地将馆陶公主原本赖以支撑的根基连根拔起,使其根基彻底崩塌,再也不复从前那般稳固的态势了。

然而与此同时,窦家已然走向衰落,这使得馆陶公主的自身势力遭受重创,而陈家也无法给予她什么有效的帮助。并且卫家在此时迅速崛起,已然发展得极为壮大,羽翼已然丰满。即便馆陶公主有心想要有所作为,可到了这个时候,她也确实是无能为力了,就只能无奈地看着自己的女儿被废黜。

在陈阿娇被废去尊位一年之后,或许是女儿遭此变故的打击过于沉重,馆陶公主还未来得及从这伤痛中缓过神来,又遭遇了新的重创。仅仅一年的时间,她的丈夫,也就是陈阿娇的父亲陈午,便因病离世了。而这一年,馆陶公主已然六十岁高龄,这无疑是雪上加霜般的又一个巨大打击啊。

馆陶公主的噩梦算是就此打住了。此后,汉武帝念着旧情,未再对馆陶公主进行更进一步的打压。至于陈阿娇,被废之后,其生活待遇基本没发生什么改变。虽说没了皇后的名号,可物质方面依旧不错,仅仅是失去了头衔与爱情罢了。

馆陶公主虽说权势已不比往昔,可在财富这块儿,汉武帝那是相当大方,能给予的都给到位了。并且,窦太后离世之际,还把自身所有的私人财富单单传给了馆陶公主。如此一来,步入晚年的馆陶公主在财富上可谓极度宽裕,世间但凡能用钱买到的东西,她都能随心去享用。

因此,到了晚年时期,馆陶公主便渐渐陷入了沉迷享乐的状态之中。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馆陶公主在享乐这件事上愈发变本加厉,玩出的花样也是越来越多了。

馆陶公主在丈夫离世之时,已然六十岁高龄了。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她竟对一个年仅十八岁的帅气小伙动了心。之后,馆陶公主更是毫不避讳,直接公开了两人的关系,把那个叫董偃的帅小伙,妥妥地当成了自己的情夫。

汉武帝那一方呢,到后来居然对这段关系予以了默认。并且还由于馆陶公主的缘故,对待这位董偃极为不错,使得他在之后能够时常进出宫中去参加各类宴会,完全变成了汉武帝跟前备受宠爱的红人一般。

后来,馆陶公主与董偃之事闹得沸沸扬扬,其影响极为恶劣,引得诸多儒家学者心生不满。其中以东方朔为首的大臣们,公然向汉武帝进谏,力劝武帝疏远董偃,莫要为此给天下开不良先例。此后,董偃落寞离世。董偃故去数年后,馆陶公主才与世长辞,得以高龄善终。

令人咋舌的是,在馆陶公主生命即将走到尽头之时,她竟然提出要和董偃合葬的请求。没想到的是,对于馆陶公主这一要求,后来汉武帝居然应允了!就这样,董偃凭借着馆陶公主情夫的身份,最终得以直接陪葬在汉文帝的陵区之中。

这般情形,着实可算作一件流传千古的奇闻轶事。

不管怎样去看,馆陶公主的晚年状况其实还算挺好的。尽管权势不再属于她,可财富方面却是丝毫不缺。并且还有董偃在身旁陪伴着,如此一来,馆陶公主的晚年生活也能过得颇具趣味呢。

这所有的一切,真的只能讲她相当幸运,毕竟是遇到了汉武帝呢。要是她所碰到的,是那种不太看重旧情的女婿的话,那最终的结果恐怕就不会这般好了。

馆陶公主其实原本是存在其他结局走向的。想当初汉武帝和窦太后针锋相对之时,要是她果断站到汉武帝那一方,接着大力扶持陈家去与窦家抗衡,助力汉武帝掌握大权。说不定汉武帝掌权后,依然会对她有所倚重,甚至都不会出现废后的情况呢。

其实,那个结果不见得就是最为理想的。要去打击自己的娘家,转而扶持自己的夫家,像这样的一种抉择,真的是很难下得去手去做。

馆陶公主与董偃之间的那些事儿,虽说也算是热门的八卦谈资,可要是跟后世出现的一些更为离谱、夸张的同类事件放在一块儿比较的话,那它可就真的显得没那么严重,算不上什么了。

0 阅读: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