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铜花台,甄嬛给自己斟了满满一杯酒想要饮下,这时坐在她对面的果亲王允礼说:"风大了,你去把窗关了吧。"
甄嬛抬头看向窗外,果然,凄风阵阵。
她走到窗边,取下支楞窗户的木棍关好窗后回到桌边坐下。
允礼深情的看着甄嬛,眼里是说不尽的不舍,他端起酒杯对甄嬛说:"终身所约,永结为好。"
说罢他一仰头,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片刻后,允礼的口中流出鲜血,甄嬛慌忙扶着他,不明白这是怎么了,明明那杯毒酒她是倒给自己的,怎么允礼反而中毒了?
允礼告诉她:在你关窗的时候,我已经将酒换了。
他要用生命最后保护甄嬛一次。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果亲王死了,死在亲皇兄对他的猜疑下,皇帝为了他的脸面和王座,再一次对手足兄弟痛下杀手,甄嬛永失至爱,痛不欲生,内心对皇帝的恨又增加了几分。
其实,甄嬛错了,害死果亲王的罪魁祸首其实不是皇帝,而是果亲王自己。
如果他没有和甄嬛的那一段情,也不会走到如此地步。谁让他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女人!
2
果亲王和甄嬛的第一次交集是在倚梅园。
那是甄嬛被选进宫的第一年,除夕夜,甄嬛装病没有去参加宫宴,她偷偷溜进倚梅园,将自己的小像挂在红梅枝头,许愿: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
而恰巧,皇帝因为怀念纯元皇后也来到倚梅园。慌乱中,甄嬛假称自己是宫女悄悄的跑了,留下枝头的小像被果郡王允礼捡到。
从这开始,果郡王便对这个机灵的女子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两人的纠葛开始展开。
第二次,在园明圆,甄嬛悄悄的溜出宫宴来到池边戏水,被突然出现的果郡王惊得差点掉进水里。
这一次,果郡王看清了甄嬛的模样,确认眼前的女子便是小像的主人。
从此以后,他总能在皇兄口中不经意地听到关于菀贵人的事情,知道了她是皇兄新得的宠妃。他对甄嬛的兴趣也越来越浓,渐渐产生出不一样的情愫。
那不是对皇嫂的尊重,而是一个男人对女人的感情。
在华妃惩罚甄嬛让她跪在烈日下时,果郡王不顾自己的身份,毅然闯入后宫,从华妃宫中抱走了她。
他怎么舍得让自己喜欢的女人受欺负?只是碍于她现在的身份,果郡王只能让自己的感情压在心底,不表露出来。
3
如果甄嬛一直是皇帝的宠妃,也许这一辈子果郡王都不会越界,毕竟爱是那么苦,君臣有别,他不敢奢望,更不敢染指甄嬛。
可是,偏偏甄嬛惹怒了皇帝,成了废妃,被贬到甘露寺修行。
她不再是皇帝的宠妃,而是自由身,果郡王追到甘露寺,向甄嬛表露心迹,在他锲而不舍地坚持下,甄嬛终于被感动,对他打开了心门。
两人爱得如胶似漆,难舍难分,甚至约定私奔。
那些时日,她的眼里心里只有允礼,四郎早被她忘到九霄云外。
而他的眼里心里,她都是自己唯一的妻子。
如果不是果郡王意外落水,两人可能真的隐于世间,不再出现在众人面前。
可谁能料到,造化弄人,他出了事,甄嬛迫于无奈,只能选择回宫复宠。
一旦选择回宫,她便只能是皇帝的女人,不可与他人有染。
可他,偏偏不懂这个道理,不会隐藏自己的爱,处处以她为重。
本来后宫就流传双生子不是皇帝亲生的传闻,他若真为甄嬛好,就该尽量保持距离。
可每一次与她相遇,他炙热的目光就长久的停留在她身上,让甄嬛如行走在刀尖。
摩格要求和亲,他竟然带兵抢亲,这让皇帝如何不怀疑?于情于理,果郡王的行为都严重越界!
法理上,皇帝没有下令让你这么做,你这是违反君令。
情理上,你抢皇帝的女人,是何居心?
而那一封封写着"憙贵妃安"的家书更是成了一记记打在皇帝脸面上的耳光。
让他,不得不做出除掉果郡王的决定。
皇帝的做法其实是一个男人的正常反应,因为没有任何一个男人,能够忍受头顶明晃晃的绿帽子!更没有一个帝王,能忍受别的男人觊觎自己的女人!
要怪只能怪果郡王自己,实在是太不懂得分寸,他和甄嬛的所有故事,不管过去如何美好,但在甄嬛回宫的那一刻就应该按下终结键,不该再产生任何纠缠,只能是君臣,这才是对彼此最好的保护。
正如安陵容说温实初的:你的这份情意,终究会害了他人。
错误的爱情,本身就是一场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