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原文解读系列之四

珍重热爱生命 2024-11-20 03:36:09

【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①,驰骋畋猎②,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③。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④,故去彼取此⑤。

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的一部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的重要经典之一。这段文字主要阐述了老子关于简朴自然、清心寡欲的生活哲学。

在原文中,老子指出五色(即各种颜色)、五音(即各种声音)、五味(即各种味道)以及狩猎的刺激和难得的货物,这些外在的诱惑都会对人的感官和行为产生负面影响。他认为,过多的感官享受和物质追求会导致人的心灵迷失和行为失常。

老子提倡“圣人为腹不为目”,即圣人注重内在的满足而非外在的诱惑。这里的“腹”代表内在的自我和基本的生活需求,“目”则代表外在的感觉世界和过度的欲望。老子建议人们应该减少对外在世界的追求,而转向内在的修养,这是他倡导的简朴自然生活方式的核心思想。

注释部分对文中的某些词语进行了解释,如“爽”指味觉出问题,“畋猎”指打猎,“妨”指不良行为。同时,“腹”和“目”分别被解释为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或感觉世界。通过这些注释,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老子原文中的意图和观点。

【注释】

①爽:指口腔味觉发生毛病。

②田久:打猎。

③妨:本指妨碍、损害的意思,这里特指盗窃、掠夺之类行为。

④腹:是指内在自我。目:指外在自我或感觉世界。

⑤彼:指外。此:指内。

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颜色,容易使人眼花缭乱;纷繁嘈杂的音调,容易使入耳朵受到伤害;香馥芬芳、浓郁可口的食物,容易败坏人的口味;放马飞驰醉心狩猎,容易使人心情放荡发狂;稀奇珍贵的货物,容易使人失去操守,犯下偷窃的行为。因此,圣人只求三餐温饱,不追逐声色犬马的外在诱惑。所以应该抛去外物的引诱来确保安足纯朴的生活。

苏辙的《老子解》中阐述了人的感官本性与外界刺激之间的关系,以及圣人如何超脱感官欲望的束缚。苏辙认为,人的视觉、听觉、味觉等感官功能的本质是出自人的本性。在没有外界事物影响的时候,人的感官处于最完满的状态。但是,当人们被外界的颜色、声音、味道等所吸引时,就会忘记它们的本性,导致虽然有感官体验,却不能真正体验到事物的本质。

苏辙进一步解释说,圣人虽然和常人一样有视觉、听觉、味觉,但他们的态度不同。圣人追求的是内在的满足,而常人则追求外在的感官享受。对于常人来说,过多的感官享受被视为疾病,因为他们容易因此贪得无厌。而对于圣人来说,他们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不使自己沉溺于感官的享受,因此他们能够体验到真正的幸福。

在这段文字中,苏辙也表达了老子的思想,即“无为而治”,强调内在的平和与自足,而不是外在的物质和感官刺激。圣人能够认识到感官享受的暂时性和外在事物的相对性,从而不被外界所动摇,保持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这段文字反映了苏辙对老子思想的深刻理解,并结合了儒家的人性观,提出了对圣人生活态度的阐释。在当代,这样的思考仍然具有启发性,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不应忽视内在精神的培养和满足。

这段文字反映了老子对于欲望和物质追求的哲学思考,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老子认为,过度的物质追求会导致人们迷失本性,忘记内心的平和与自足。他提倡的“清静无为”是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主张人们应该追求内在的宁静和精神的富足,而不是外在的物质享受。

指出了老子并非反对基本的物质生活需求,而是反对过度追求和奢侈浪费。在现代社会,这种观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的丰富,人们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很容易陷入对物质享受的过度追求中,忽视了精神生活的丰富和个人内心的成长。

老子的思想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同时,也要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宁静。这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和谐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在现代社会,这种思想可以引导人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同时,也要关注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也指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老子思想的误解和片面理解。确实,有些人可能会误解老子的思想为苦行或消极避世,但实际上老子提倡的是适度生活和内在精神的丰富。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确实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反思,以找到平衡物质与精神、追求个人与社会和谐的方法。

楚庄王的故事是中国古代历史中的一个重要案例,它展示了一个人君主从昏庸到有为之君的转变过程,同时也体现了欲望对人的影响以及人意志力的较量。楚庄王早期的放纵和昏庸,反映了权力者在面对诱惑时的脆弱和迷失。而他的觉醒和转变,则显现了有识之士的劝诫和正确引导的重要性。

在楚庄王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即使是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君主,也可能会因为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和声色犬马而忽视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楚庄王初期对于国家大事的忽视,对于蔡国求援的无动于衷,以及宫门口“进谏者,杀毋赦”的牌子,都预示着国家的危机。

然而,楚庄王在优孟和苏从的劝诫下,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国家的危险处境。他的觉醒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强调的“省身”和“修身”的观念,即君主首先应该自我反省和修养,才能治理好国家。楚庄王最终远离了酒色,重视朝政,起用贤才,使得楚国国力恢复,并在战场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这个故事也反映了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即国家的兴衰往往与君主的行为紧密相关。一个明君应该能够抵御诱惑,勤于政事,听取忠言,这样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反之,如果君主沉溺于声色犬马,不理朝政,那么国家就会陷入危机。

楚庄王的转变,不仅仅是个人的修养问题,更是关乎国家命运的大事。他的故事,至今仍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提醒着人们无论在何种位置上,都应该自律,不应该被欲望所左右,尤其是握有权力的人,更应该明白权力背后的责任和担当。

原文】

宠辱若惊①,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②,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一部重要著作。《道德经》强调“道”的自然无为和“德”的顺应自然,主张人们应当减少私欲,追求内心的平静和外在的简朴。

这段文字的含义可以解释如下:

“宠辱若惊”:这里的“宠”指的是别人的赞赏和优待,“辱”则是指别人的侮辱和轻视。老子认为,无论是受到宠爱还是遭受耻辱,都会引起人的情绪波动,造成内心的不安,就如同身体受到惊吓一样。这是因为人们对于外界的评价和待遇过于在意,以至于得失之间情绪起伏,失去了内心的平静。

“贵大患若身”:这里的“大患”指的是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和灾难。老子认为,人们之所以会感到烦恼和恐惧,是因为有自我的存在。当人没有了自我,即超越了自我意识的限制,就不会有任何的烦恼和恐惧。

“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这句话是说,我之所以会有烦恼,是因为我有身体的存在。如果我能超越身体的存在,那么我还会有什么烦恼呢?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这里的老子提倡的是一种无私的精神,一个理想的统治者应当以身体力行来治理天下,而不是仅仅依靠权力和命令。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承担起治理天下的责任,才能将天下托付给他。

在现代社会,这段话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告诉我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得失时,应当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不要被外界的干扰所左右。同时,对于领导者而言,应当以自身的德行和行为来赢得人民的信任和尊重,这样才能真正地担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

【注释】

①若:作“乃”字或“则”字讲。

②所以:可译为“……的原因”。

这段话强调了宠辱不惊、得失泰然的态度,认为一个理想的领导者应该超脱于世俗的荣宠和患难,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这样才能承担起治理国家的重任。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这种思想有着深厚的渊源。例如,在《论语》中,孔子就提到“宠辱不惊”,强调一个人应该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内心的宁静和道德的坚定。这种思想也与道家哲学中的“无为而治”相呼应,认为最好的治理是不干预,让万物按其自然规律发展。

在现代社会,这种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在面对个人得失和社会变迁时,应保持平和的心态,坚守个人的原则和道德底线,这样才能在社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并为社会的和谐与进步作出贡献。同时,这也是一种理想的国家治理理念,即国家的领导者应该具备高度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能够超脱于个人的荣辱得失,以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为重,做出明智和公正的决策。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从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在这段文字中,"贵"和"大患"是核心概念。"贵"在这里指的是珍贵、重要,而"大患"则是指那些可能对个人造成重大损害的事物。作者认为,身体是祸患的根源,因为人们往往过于重视身体,而忽视了内在的本性。本性是不受生死、病疾、宠辱等外界因素影响的,只有忘却身体,才能真正避免这些祸患。

这段文字还提到,人们常常因为贪图身体的享受而陷入权力的争夺和富贵的沉溺,忘记了内在的本性。然而,如果一个人能够超脱对身体的执着,即使给他天下的权力,他也能够泰然处之,不被外物所患。

这种思想在古代中国的哲学和文学中有着广泛的体现,如老子的“无为而治”、庄子的“逍遥游”等,都强调了超越世俗价值观,达到精神上的自由和平静。在现代社会,这种思想仍然具有启发性,提醒人们在面对物质诱惑和社会压力时,保持内心的平和和自我修养,不被外界的得失所动摇,从而能够更加理智和从容地处理个人生活和社会事务。

庄子的《逍遥游》通过许由辞避帝位的故事,表达了对于功名利禄的超脱态度,揭示了名的相对性和追求真理的重要性。许由认为,天下已经大治,他接替帝位并非为了名,因为名不过是次要的。他将名利看做身外之物,知道物是用来养身的,而不是用来役身的。因此,他能摆脱荣辱的束缚,逍遥自在。

历史上,有许多像许由一样的隐士,他们不图荣华富贵,不为权贵所动,保持独立完整的人格。严光就是这样一位高士。他年轻时就有高名,和光武帝刘秀是好友。王莽篡位时,严光拒绝为其服务,认为王莽的改制会导致天下大乱。后来,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权,多次邀请严光出山,但他已经看穿了功名利禄,不愿再为官。最后,严光回到隐居地,过着耕种生活。

这些故事告诉我们,追求名利并非人生的唯一目标,真正的智者是将荣辱权位视如无物,追求真理和内心的逍遥自在。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①;听之不闻,名曰希②;搏之不得,名曰微③。此三者不可致诘(jié)④,故混而为一⑤。其上不皦(jiǎo)⑥?其下不昧(mèi)⑦,绳(mǐn)绳兮不可名⑧,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⑨。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⑩,以御今之有⑪。能知古始⑫,是谓道纪⑬。

这段文字出自《道德经》的第一章,是道家哲学的重要篇章,阐述了“道”的神秘性和超越感官的特性。老子用“夷”、“希”、“微”来形容“道”,指出它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无法用感官去把握,因而难以用语言来描述。这种超越感官的存在是无法追问和探究的,因此它混沌而为一。

“道”的特点是既不清亮也不昏暗,既不清楚也难以捉摸。它是一种无形状的状态,无物体的形象,是一种惚恍不定的存在。我们无法看到它的开头,也无法跟随它的结尾。要掌握“道”,需要执守古代的道,以此来驾驭现今的事物。了解宇宙的原始,就是掌握了“道”的纲纪。

这段文字强调了“道”的神秘和不可知性,指出人们应该顺应“道”的原则,以此来应对现实世界中的问题。这体现了道家的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

【注释】

①夷:看不见。

②希:听不到。

③微:摸不着。“夷”、“希”、“微”三字均形容感官所不能把握的“道”。

④诘(jié):追。“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描绘了“道”的非物质性、无形无象的特征,表明“道”不是具体的物质形态,而是宇宙万物生成与变化的根本原理。这种描述强调了“道”的超越性和普遍性。

“惚恍”在这里指的是一种难以捉摸、难以用语言和感官直接把握的状态,体现了“道”的神秘性和深奥性。道家认为,尽管“道”难以捉摸,但它却是万物生成和变化的基础。

“上古虽远,其道存焉”表明,尽管时间流逝,事物变迁,但“道”的本质和作用是不变的。这种思想启示人们,通过理解古时的“道”,可以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的发展。

这段文字不仅仅是对“道”的哲学思考,也体现了古人对宇宙、自然和社会运行规律的深刻认识。在现代社会,这种思想仍然启发人们追求自然和谐、社会稳定,以及个人内心的平静。⑤一:即“道”。

⑥皦(jiǎo):光亮,光明。

⑦昧(mèi):昏暗,阴暗。

⑧绳绳(mǐn)、渺茫、不清楚。

首先,作者指出,我们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感知世界,但这些感官只能让我们接触到世界的表象,无法直接接触到“道”本身。颜色、声音和触觉都是“性”的表现形式,而“性”则是“道”的本质。人们往往在接触外物后,感官才分化出来,而忘记了最初的“性”。

接着,作者提到,所有有形的事物都受到阴阳的影响,而“道”则超越了阴阳的界限,既不亮也不暗,难以用常规的方法来推导和理解。它像一条不断运行的绳子,看似连续不断,但实际上是由无数个瞬间组成,这些瞬间最终都会回归到“无”的状态。

最后,作者提到,“道”无所不在,没有前后之分。古代的事物生成于“道”,而现代的事物则是由古代的事物发展变化而来。如果能够理解事物的本源,就能够掌握事物的进退、快慢等变化,从而达到一种超越常人的境界。

这段文字深刻地表达了道家关于“道”的理解,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原理,它超越了常规的感官经验和时间空间的限制。通过理解“道”,人们可以超越感官的局限,达到一种更高层次的认知和存在。这种思想对于指导人们如何看待世界和自我,以及如何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⑨惚恍:闪烁不定的样子。

⑩古之道:就是太初的大道。

⑪有:指世上万事万物。

⑫古始:就是宇宙的原始或“道”的端始。

⑬道纪:“道”的纲纪。纪,准则,法度。

《道德经》第15章原文如下:

古之善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浊;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这段文字通过一连串的比喻,描绘了古代善于行道之士的特质,他们通晓“道”的微妙之处,达到了一种深不可测的境界。正因为这种境界难以被理解,老子说他们“强为之容”,即勉强用语言来形容他们。接下来,老子用“豫兮若冬涉川”等比喻,来形容这些圣人的行为和态度,如谨慎、警觉、庄重、融和、厚道、空旷、混沌等,都传达了一个共同的理念,即这些圣人的境界超越了常人的理解和感知。

老子还提出问题:“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意味着在动荡中如何保持宁静,使事物逐渐清澈;在变动中如何保持安定,使事物逐渐生机勃勃。保持这种道的人,不欲盈满,因为只有不盈满,才能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超越,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这一章的核心思想是,圣人通过理解并把握“道”的微妙之处,能够顺应自然,保持虚静,不断超越自我,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这一章的思想对于指导人们如何看待世界和自我,以及如何处理生活中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注释】

①士:懂得“道”,行为符合道之法则的人。

②容:形容,描述之意。

③豫:兽名,性多疑,每有行动,踟躇不敢行,这里用以形容行为之瞻前顾后。

④犹:兽名,其特点与“豫”相似。

这一章通过使用“豫兮若冬涉川”和“犹兮若畏四邻”等比喻,描绘了一种极为谨慎和小心翼翼的态度,这种态度反映了古代圣人在行动之前深思熟虑、避免轻率行事的性格。这些圣人的行为看似迟疑不决,但实际上是一种深度的智慧和对外界的深刻理解。

“微妙玄通”四个字概括了这些圣人的境界,他们的理解力和洞察力非常深刻,以至于常人难以理解。正因为这种境界难以被常人所识,老子不得不“强为之容”,即尽力用语言来描述这种境界。

在这一章中,老子还强调了“不欲盈”的概念,意味着不要过分追求圆满和充实,而是要保持一种虚空和谦逊的态度。这种态度使得圣人能够不断地自我更新,不断地超越自我,达到一种新的境界。

“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这两句话提出了一个问题,即在混乱中如何保持宁静,使事物逐渐清澈;在动荡中如何保持安定,使事物逐渐生机勃勃。这是对圣人能力的一种赞叹,也是对读者的一种启示,提示我们要学会在变动中寻找平衡,在混乱中寻找秩序。

总的来说,第15章《微妙玄通》通过对圣人的描述,阐述了道家哲学中关于内在修养和外在行为的理念,以及如何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一颗平和、清明的心。

【翻译】

古代那些精通“道”的人,他们的见解非常微妙而深刻,不是普通人能够理解的。因为他们深不可测,不容易被了解,所以只好用一些比喻来形容他们:他们小心谨慎,就像冬天赤脚过河时那样小心翼翼;他们警觉戒备,就像处于强敌环伺之中,必须时刻保持警惕;他们拘谨严肃,就像做客一样;他们和谐可亲,就像正在融化的冰;他们淳厚质朴,就像未经雕琢的木头;他们旷达豁达,就像空旷的山谷;他们宽厚包容,就像混混沌沌的江河大流。谁能在大变动中保持冷静,在宁静中逐渐变得明朗?谁能在大安定中保持变化,使其逐渐显出生机?那些把握了上述“道”的精髓的人,不会自满。正因为他们从不自满,所以他们能够不断更新自己。

【导读】

正如“道”的深不可测一样,精通“道”的人的特性也是“微妙玄通,深不可识”,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因此也懂得如何顺应“道”来修养自身、处理事务,所以他们的特质和“道”的特质非常相似。他们既谨慎又旷达、既严肃又洒脱、既警惕又宽厚、既纯朴又和谐。他们含而不露、深不可测、从不自满,因此能够不断改进,不断进步。

【解析】

这一章节紧接着上一章节,具体描绘了精通“道”的人的形象。老子赞扬精通“道”的人的“微妙玄通,深不可识”,是因为他们掌握了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也懂得如何运用这些规律来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具体事务。由于精通“道”的人具有良好的人格修养和心理素质,他们有很强的静定功夫。他们表面上看起来清静无为,但实际上蕴藏着极大的潜能,他们极具创造性,只是不愿意显山露水。他们静谧而深不可测,难以被理解。因此,精通“道”的人的精神境界,远远超出了普通人能够理解的水平。

在中国古代,为官者通常被称为士。如果在中国古代社会,世袭的贵族阶层和作为社会基础的贫民阶层构成了一个固定的整体框架,那么,士人就是这个固定框架中最复杂、最活跃,并且产生了深远文化影响的阶层。老子所描述的“善为道者”,能够“浊以静之,徐清;安以动之,徐生”,因此,他们成为了老子实现政治理想的主要支持者。

为了让人们深刻理解“道”的遵循者的特质,老子用以下九个方面来概括精通“道”的人的特质,并逐一进行了解释:

1. “豫兮若冬涉川”:得道之人行动谨慎,如同冬天赤脚过河。

2. “犹兮若畏四邻”:得道之人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时刻警惕。

3. “俨兮其若客”:得道之人总是以客人的身份,严肃认真地对待人和事。

4. “涣兮其若凌释”:得道之人解脱欲望、梦想、抱负、追求、知识等重负,回复本我,感到轻松愉快。

5. “敦兮其若朴”:得道之人内外淳朴,不轻易受外界干扰。

6. “旷兮其若谷”:得道之人虚怀若谷,能包容万物。

7. “混兮其若浊”:得道之人内心清醒,与污浊的世界和谐共存。

8. “澹兮其若海”:得道之人内心淡泊,像江海一样浑厚。

9. “飂兮若无止”:得道之人希望人在动荡中保持宁静,实现清静无为。liáo

释义

1.〔飂戾(lì)〕a.风声,如“吐清风之飂戾(lì)。”b.迅疾,如“戫汩飂戾(lì),沛以罔象兮。”。

在这段文字中,老子继续阐述了他关于“道”的哲学思想,强调了“道”的微妙、玄妙和不可捉摸性。他使用了一系列的比喻来描述“道”的特质和人在遵循“道”时的态度和行为。

首先,老子描述了“道”的层次性,从粗大到微小,再到微妙,最后到玄妙,说明“道”的影响无所不在,但又是深远难以完全理解的。

接着,他提出了“豫”和“犹”的概念,豫是指在警戒之后行动,犹是指因为担心而不行动。这两个概念体现了人在遵循“道”时应该谨慎和有所畏惧,不应轻率行动。

然后,老子描述了得道之人的不同特质,如庄重、柔和洒脱、敦厚质朴、旷达开阔和混厚深沉,这些都是得道之人应有的品质,反映了他们在遵循“道”时的态度和行为。

最后,老子谈到了世俗之人如何因为物质追求和固定模式而失去本性的清澈和活力,强调了保持不盈、不极端的重要性,因为这样能够让事物自然地去除旧的,迎接新的变化。

整体来看,这段文字深入探讨了“道”的特性和人在遵循“道”时应有的态度,强调了自然、谨慎、柔和和开阔的重要性,以及避免极端和盈满的必要性。这些都是老子哲学中的核心思想,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0 阅读:6

珍重热爱生命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