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特尔特被国际刑事法院逮捕已经有二十多天了,这位铁腕禁毒的总统却被指控在任内涉嫌反人类罪,但菲律宾早在2019年就退出了《罗马规约》,理论上国际刑事法院无权在菲境内执法。因此,杜特尔特的支持者坚称,马科斯政府配合国际刑事法院的行动等同于“跨国绑架”,而非合法引渡。杜特尔特的律师团队正以此为核心辩护策略,试图推翻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

这场法律战的背后,是菲律宾两大政治家族的激烈斗争。自马科斯上任以来,他与杜特尔特家族的矛盾不断激化——从削弱副总统莎拉·杜特尔特的权力,到推动针对她的弹劾案,再到此次逮捕老杜,每一步都被视为政治清算。马科斯的亲姐姐伊梅·马科斯甚至公开谴责弟弟的行为,称其“将菲律宾主权拱手让给外国法院”,加剧了执政联盟的内部分裂。
杜特尔特在军警系统中拥有广泛支持,他的被捕引发菲律宾国内大规模示威。超过50万民众在其生日当天集会声援,莎拉的支持率飙升至58%,而马科斯的民意支持率则暴跌20%。面对国内压力,马科斯政府紧急下令17万菲军“保持中立”,严防军方倒戈或发生政变。

菲律宾军队高层目前仍保持观望态度,但如果局势进一步恶化,不排除部分亲杜特尔特的军官采取行动。历史上,菲律宾军队曾多次在政治危机中扮演关键角色,例如1986年推翻马科斯父亲费迪南德·马科斯的“人民力量革命”。如今,马科斯家族正面临相似的风险。
国际刑事法院的介入使事件更加复杂。尽管国际刑事法院坚称其调查基于“普遍管辖权”,但许多发展中国家质疑该机构的公正性,认为其长期被西方把持。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已表态支持菲律宾自主解决内政问题,而美国则保持沉默,避免直接卷入这场政治风暴。
杜特尔特的律师团队正全力争取在9月23日的听证会上推翻国际刑事法院的管辖权。如果成功,杜特尔特可能获释,并重返菲律宾政坛;但是如果失败,此案将成为国际刑事法院历史上最具争议的判决之一,就会进一步削弱该机构的国际公信力。
马科斯此次行动被视为一场高风险的政治赌博。马科斯的目的就是想“铲除”杜特尔特家族,从而巩固他的权力;但如果马科斯失败了,不仅面临国内大规模动荡,还完全有可能重蹈其父亲被推翻的覆辙。

目前,杜特尔特阵营的反击已初见成效——莎拉的支持率飙升,而马科斯的执政联盟出现分裂。更关键的是,杜特尔特此次“自愿回国被捕”的策略,被广泛解读为一场非常有智慧的政治斗争策略,旨在激发民众同情并削弱马科斯的统治合法性。
这场危机可能导向三种结果:一是法律战胜利,杜特尔特获释,并以“政治迫害受害者”的身份回归,这样一来,就非常有利于推动莎拉在2028年大选中挑战马科斯。二是国际刑事法院坚持审判,菲律宾国内爆发更大规模抗议,菲律宾军方可能被迫选边站,甚至引发宪政危机。三是国际调停,达成政治妥协,如果菲律宾国内局势失控,东盟或联合国可能介入,推动双方和解,但马科斯的权威将严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