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一让王皇后佩戴霹雳木,祝曰:“佩此有子,当如则天皇后。”

恨桃看历史文化 2025-01-29 02:54:25

开元十二年(724年),唐玄宗正宫王皇后因为无子,地位摇摇欲坠,加上此前姜皎“漏泄禁中语”事件流出的废后传闻,王皇后的兄弟王守一坐不住了。

为了帮助王皇后稳住后位,王守一特意请来和尚明悟祭拜南斗与北斗,然后将天地二字以及唐玄宗名讳,写在一块霹雳木上,并将其带进宫中。

王守一让王皇后佩戴这块霹雳木,并祷告说:“佩此有子,当如则天皇后。”

意思是,带着它可保佑早生儿子,往后可与则天皇后相比。

都知道厌胜之术向来被皇室所忌讳,那么王守一此举会给他和王皇后带来多大的麻烦呢?

一、贤内助王皇后

李隆基早年的生活并不好过,693年,武则天已经称帝,李隆基的父亲李旦虽然被降为皇嗣,但仍能居住在东宫,一切礼仪皆比照皇太子规格,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生母被杀了。

此事的经过说来也很离奇,武则天的宠婢团儿试图勾引李旦,遭到李旦的拒绝,团儿怀恨在心,就诬告皇嗣妃刘氏、德妃窦氏用巫蛊之术诅咒武则天。

武则天一怒之下,就将刘、窦两妃秘密处死,然后在宫中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导致后来连她们的尸骨都找不到。

事后,李旦因畏惧武则天,不敢多问一句,在武则天面前表现得泰然自若,装作什么都没有发生的样子。

在两个被杀的妃子中,德妃窦氏就是李隆基的生母。

正是在李隆基一家落寞时期,王皇后嫁了过来,不难想象,王皇后此时嫁过来,也要过担惊受怕的日子。

直到神龙政变过后,武则天被迫退位,唐中宗李显登基,一家人的情况才算有所改善。

可还没等他们松一口气,乱局又开始了,李显登基没几年突然去世,韦后意图临朝称制,做第二个武则天,为了李唐江山,李隆基暗中结交禁军,准备推翻韦后。

在这个过程中,王皇后出力颇多,史载“上将起事,颇预密谋,赞成大业”。

等铲除韦后集团后,李隆基又与姑姑太平公主展开权力之争,王皇后同样帮助李隆基出谋划策,她的娘家人也坚定地站在李隆基这边。

701年,唐睿宗李旦主动将皇位禅让给李隆基,而王皇后也顺理成章被册封为皇后。

二、无子无宠,泄禁中语事件

王皇后刚开始也得到了唐玄宗的宠爱,但唐玄宗毕竟是一位风流天子,后宫美人无数,能分给王皇后的宠爱并不多,尤其是随着她年老色衰,能获得的宠爱更少。

后来,唐玄宗对王皇后愈发冷淡,甚至还纵容武惠妃在她面前“作威作福”,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显然是巨大的打击。

在古代婚姻关系中可是有“七出”的说法,无子排在第二位,可见其严重程度,而王皇后始终未能给唐玄宗诞下子嗣,这使得她更加深感不安,

尤其是看到武惠妃为唐玄宗接连生下四子三女,这种威胁感日益强烈。

实际上,唐玄宗的确动了废后的心思,尤其是王皇后因他宠爱武惠妃,时常对他“出言不逊”的时候,这种心思更加迫切。

然而废后不像普通人家休妻那样简单,皇后地位尊崇,不可轻言废黜,唐玄宗虽然有废后的想法,但也不好直接说出来,于是就找来亲信大臣姜皎商议废后之事。

谁知没过多久,这件事就被泄露给了王皇后的妹夫嗣濮王李峤,李峤得知消息后,立即向王皇后传递了消息。

王皇后本就对皇后之位受到威胁而日夜忧惧,得知唐玄宗要废后的传闻后顿时慌了神,她找到李隆基哭着说:“陛下独不念阿忠脱紫半臂易斗面,为生日汤饼邪?”

意思是,陛下难道不记得当年阿忠拿衣服换一斗面粉,给您做生日汤饼的事了吗?

阿忠,即王皇后父亲王仁皎的小名。

三、一记昏招,王皇后的结局

当初唐玄宗生活艰难,王皇后始终不离不弃,王家人也对他极为照顾,唐玄宗听到王皇后说起旧事,心中也不免泛酸,于是暂时放下了废后的心思。

至于“漏泄禁中语”的姜皎,则落得个杖六十,流放钦州的下场,不久后在途中去世。

到了开元十二年,王皇后仍旧无子,王皇后的兄弟王守一急了,于是便发生了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那一幕。

王皇后不是一个只图安乐的女人,当年她能够给唐玄宗出谋划策,本就证明她能力非凡,加上这些年备受丈夫冷落,心中也有些怨气,她也开始对权力有了想法。

所以,她接受了王守一的建议,将刻有唐玄宗名字的霹雳木日夜佩戴在身上。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想王皇后想象的那样完美,如此隐秘的事件竟然被人揭发了!

唐玄宗得知消息后顿时大怒,亲自下场追查此事,果然在王皇后身边搜获物品,尤其是看到上面还刻着“当如则天皇后”的话,唐玄宗更加怒不可遏。

武则天是什么人?她篡夺李唐江山,诛杀李唐宗室,将大唐江山拖进混乱深渊,是大唐的“仇人”,王皇后这到底是想干什么!

“人赃并获”之下,唐玄宗直接下诏废后,王皇后的兄弟王守一则被直接赐死。

一时之间,王皇后不仅被丈夫抛弃,还失去了一母同胞的兄弟,如此沉重的打击令王皇后彻底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因此在被废短短两个月后,王皇后便凄然离世。

再看王皇后被废这件事,唐玄宗移情别恋,抛弃发妻的确是渣男行为,但在后宫争斗中,王皇后缺少智慧,屡出昏招,也是导致她失败的重要原因。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