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人间佛国。在大理,佛家文化非常兴盛。大理,段氏当年创造的丰功伟绩,让我们后人浮现不已。
大理古城,有金碧辉煌的现代建筑,也有古代文明的代表——寺院。大理崇圣寺,皇家园林。本属于大理段氏王朝,独自享有。如今,千年已过,寺院终归还是回归千万百姓的视野中,让我们普罗大众,都能感受到皇家的大器与雄心壮志。
尘刹非人境,烟霞是佛都。
山开银色界,海涌玉浮图。
追蠡形犹壮,伽蓝迹已无。
经函飘粉蠹,画壁剥天吴。
零雨颓墙草,惊风废井梧。
禅心随夜寂,旅望对秋孤。
远目穷千里,倾杯倒百壶。
狂歌意无极,感此岁月徂。
……
明代诗人杨慎《游崇圣寺》,表达了诗人,对佛家文化,闲云野鹤的生活无限的憧憬,真的想感受一下佛家的禅意。举手投足间,琴棋书画,好像不香了。
佛家文化,寺院终归还是回归到普通人的视线里,毕竟寺院来源于大众的供养,准确说大理段氏,打造的古城,寺院。虽然,有心灵寄托的成分,更多的意义,保留了历史,展现了文化。
无字,写尽了人间百态。超越了千年光阴,当我们感受到皇家的气魄,也见证了历史的沧桑。明代的崇圣寺,略显衰败之景象,大理国早已成为历史,覆灭在历史的长河中,也许杨慎在托物言志,也许自己终生不得志,犹如崇圣寺一样,忧忧寡欢。
……
几百年后,我们追忆似水年华,今日的三塔,立在了大理古城,见证了人间沧桑。文化,需要传承。砖头瓦块,不能代表文化。但,砖头瓦块,蕴含着文化想能量。秦砖汉瓦,已经是文化的象征,三塔也可以见证奇迹。
游三塔,心情愉悦。塔,心灵的寄托。肉体终归尘归尘,土归土,不可能永恒。人间的塔,佛国的魂。
崇圣寺三塔,“梵佛一堂,林宇竹窗无上地;百年千日,雪山云谷”。梵佛一堂,林宇竹窗无上地。佛家文化,最高境地,无上地,成就道业了。雪山云谷,蕴含着生命的本来面貌,凡圣一如的境界。
祖国的塔,从南到北,由东向西,立在人间。外界的塔,好立,心中的塔,不容易树立起来。人间的塔,条件的产物。大众需要,就可以立起来。而心中的丰碑,真的不容易。
“无事不登三宝殿”,三宝殿给予大家希望,修身养性。大理段氏王,当年多么的雄性力量,打造了属于自己的国度。而,时代的变迁,人间常态。也许我们无法见证历史,但我们可以窥视历史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