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打拼,我变得人模狗样!老母亲感叹

玫瑰林 2023-11-04 15:39:25

标题:

30年打拼,我变得人模狗样!老母亲感叹

我是一名农民,今年已经60岁了。

在20多岁的时候,我离开家乡去外面打拼,经过30年的奋斗,从一个被人看不起的贫穷家伙变成了众人羡慕的千万富翁。

小时候,我和我的四个姊妹失去了父亲,母亲只身承担起了父母的责任,生活艰辛。

她扶养着我们兄妹,让我们有机会上学接受教育。

虽然母亲识字不多,但她掌握了许多人生道理。

在我们小时候,她教导我们只有拥有远大的志向,才能有胸怀和出人头地的机会。

作为家中的长子,母亲对我嘱咐的尤为多,她的话语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初中毕业后,母亲决定让我到社会上历练自己。

她常说,待在家里永远无法成长,贫穷也会招来他人的轻视。

她凭着人际关系,努力给我找到了亲戚的建筑队,我成为了那里的一名小工。

那个时候,农村人要想赚钱的途径非常有限,即使是做一份现在最受欢迎的建筑队小工也得凭借人际关系,托人推荐。

如果想要学到技术,以后成为大工头,就得拜师学艺,请师傅吃酒,举行拜师仪式。

当时我只有十六七岁,作为一名普通砌墙工人,每天的工资只有1块两毛五分钱,正如当时建筑工人的情况所描绘的那句顺口溜:“辛苦不言苦,一天一块二毛五”。

工资每天只有一块钱,建筑队的工头说这是因为我们是亲朋好友。

我们在烈日下辛勤劳作,挥汗如雨,搬砖就是我们的真实写照。

我经常听到工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出苦力挣不了钱,有人说挣钱的人不努力。

大家经常在老板的责骂下认真地干活,如同一只听话的狗一样。

看到这一切,我对老板非常羡慕,时常想,什么时候能成为像他那样的人呢?我听工人师傅们说,工头是由大工人转职而来的,于是我在暗地里给自己打气,要尽快成为一个大工人。

在闲暇之余,我帮砌墙的师傅拿茶倒水、拾灰尘,他们看到我的勤快还会教我一些他们会的技巧。

很多时候,我们的上级不在场,房主或者监理也不在,砌墙的师傅会教我如何扯线、抹灰、修角、擦皮,并让我参与实际操作。

我视自己为二等人,一学就会。

一年后,我无师自通,成了能够上墙的工人。

再过了两三年,我毅然辞去工头的工作,组建了自己的小队伍,开始独立承包工程。

从最简单的为农户砌院墙、打水泥地开始,在农村中赚取了一些小钱。

当我有一定的资金后,我开始购置脚手架、脚手梯、搅拌机来为农民建造住房。

由于农村建筑项目相对较少,我们每年都有很多工作做不完,也赚了不少钱。

之后,我有了一些资金,队伍也壮大了,我聘请了设计师,接手了一些政府的工程,如建学校、盖办公楼和厂房。

十多年前,我大胆地投资,扩大队伍,带领着队伍进军城市,参与了许多城市的房地产开发。

通过二三十年的努力和奋斗,我终于在小县城里获得了知名度。

如今,我在县城里有自己的公司,有自己的家,有自己的小车,有自己的秘书,还有自己的法律顾问。

我实现了小时候的梦想。

村里的人都知道我的情况,在我母亲面前,他们称呼我为百万元户、千万富翁,但是母亲却在他们面前说我在外面混穷,一事无成。

我让母亲进城与我们一起生活,但她一直不肯,舍不得离开农村。

为母亲在村里建了三间大平房,并安装了空调和暖气,让她安享晚年。

我也安排好了弟弟和妹妹的生活,让他们安心,让母亲放心。

虽然放心不下心爱的老娘,但我安排了给弟弟和妹妹,有时候我觉得这样做未必是好事,所以隔三差五常常去看望他们。

从城里回到农村老家,不用一小时的时间。

与其说是我看望母亲,不如说我去听母亲的教导。

每次看到她,老人总是对我说,回来的时候尽量选择晚上,大家都忙着工作,白天见面人们会有很多话题,如果没见到你,就没有关于你的谈论。

她告诫我,要深入简出,恐怕自己的一个举动、一句话就会给别人留下评论的材料。

母亲提醒我,永远不要忘记自己是个农民的出身,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不要炫耀自己的富裕,避免引来麻烦。

农村人之前与现在确实大不同,过去相互亲近友好,邻里相安。

然而,现在人们对你好起来就会引来嫉妒,一旦你变得贫穷,背后议论你,就再也无法理解他们的真实心意。

听从母亲的建议,我回到了农村老家,选择了晚上悄悄地来,匆匆忙忙地离去。

我让司机将车停在村子外面,然后步行一里路,不愿炫耀自己的到来。

当见到村里的长者和邻里乡亲时,我用欢笑迷迷的口吻与他们交谈打招呼。

许多村民在母亲面前称赞着我,但母亲却淡淡地说,“出生在贫穷的家庭,刚刚满足温饱,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