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小厨师煲汤忘记关火。但他跑到灶上一看,竟熬出了黑色汤汁,“竟不是糊了!”然而,132年后,他的孙子因此赚了1200亿。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还要从这个小厨师的身份说起。
这个小厨师,名为李锦裳。
1862年,他出生于广东新会,家境贫困,9岁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
因为家中的顶梁柱没有了,他们经常受到村里人欺负,即便搬离了村子,也依然逃脱不掉。
于是,李母决定带着李锦裳去南方谋生。
为了生计,李母支起了个做饭的小摊子,因为手艺好,生意不错。李锦裳也跟着帮忙,学了些手艺。
一次,渔民出海回来,李母想去抢买一些新鲜的生蚝,就将摊位交给了李锦裳。
然而,毕竟还是个小孩子,忙着在前面招呼客人,竟然忘记了还煲着汤。
突然,李锦裳一拍脑门,“坏了。”撒腿就往灶台跑。
客人们感觉莫名其妙,却也没有多说什么。
但等李锦裳跑到灶台时,烫早就熬干了。他赶紧将火关掉,“可别把锅熬漏了。”
然而,意外的是,李锦裳竟没闻到糊味,反而闻到了一股很好闻的味道。
他好奇地掀开锅盖,只见锅里只剩下一种黑色的汤汁。
李锦裳用手沾了一点放到嘴里,浑身一颤,“简直太鲜美了。”
于是,李锦裳决定再多试几次,然后给身边的人都尝尝。
没想到,大家都觉得很鲜美,而且表示之前没有吃过。
李锦裳眼前一亮,又进行了多次尝试,最终将这种黑色汤汁的配方定了下来,取名为“蚝油”。
没错,之前那锅汤,就是生蚝汤。
接下来,李锦裳便将蚝油作为一种食物,放到小摊上卖。
然而,李锦裳还没高兴多久,就面对一个大问题。
原来,蚝油虽然鲜美,可成本太高,所以基本都没人买。
就在这时,母亲的一个动作,竟然轻松将这个问题解决了。
一次,李母在做菜时,看着之前没卖出去的蚝油,觉得不能浪费,就顺手放了些在菜里。
然而,让人没想到的是,做出来的菜竟鲜美无比。
这让李锦裳发现了新的商机,也因此,李家这饭摊爆火,没过多久,就开了铺子。
后来,李母去世,李锦裳觉得蚝油生意大有可为,便关了自家的饭铺,专心研究蚝油。
1888年,李锦裳的生意越做越红火,为了长久,他甚至花重金请了一位书法家,为自己书写了“李锦记”3个大字,作为招牌。
但谁也没想到,一场灭顶之灾悄然而至。
1902年,李锦裳所在南水墟发生了特大火灾。一时间,李锦裳所有的产业化为乌有。
无奈之下,他只得举家前往澳门,寻找出路。
但他依然没有放弃蚝油,虽然没有之前的辉煌,但也有了起色。
20年后,李锦裳的李锦记蚝油在市场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132年后,他的孙子李文达接手,成为了第3代掌舵人。
经过3代人的努力,李锦记已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李文达也因此身价1200亿,跻身富豪行列。
【宛宛说】
其实,李文达接手并发展李锦记并不顺利,甚至还经历了2次“分家”。
1972年,李文达刚接手李锦记,却遭遇2位伯父想退出的尴尬局面。他变卖了所有资产,还欠巨额外债,才将股份全部买下来。
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4年后,他又因与弟弟意见不和,闹上法庭,最终以全额收购弟弟手中所有股份,才了结了此事。
为了避免再次发生类似的事情,也为了让家族企业走得更远,李文达成了家族委员会。
2021年,90岁的李文达去世后,李锦记传到了第4代掌舵人手上,据说目前已经在培养第5代传人。
李文达曾说,“李锦记能够突破130年,有赖于每一代人的艰苦奋斗。”
从小作坊到大集团,从身无分文到身价千亿,李锦记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因为他们坚信自己的家族,坚持与时代共振,坚持随着时代进步而迭代,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收获。
而我们,作为个人,不也应该为了更好的发展,不断进步、不断迭代自己吗?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我发誓我说的都是真实的,,两个小时前我拿出一瓶新买的海天耗油,媳妇说耗油得放冰箱里不然容易坏,我说这买的都是添加剂耗油放不坏,真正的耗油是用一大锅生耗一直熬熬到最后才熬一小碗那种才是真正的耗油,成本太大了,那种才需要放冰箱,这不说完那话吃过饭躺床上拿起手机居然就给推送这种原始耗油,还特么是带故事的,这说明啥?手机在身上毫无秘密可言,每个软件你要用都特么全是带监听的,真是牛b
生蚝汤好喝吗?
看看李锦记的配料,全是科技与狠活
无限极就是他们搞得吧[得瑟]
当时就有关火装置了吗?
什么玩意都有三六九等,日常走量的都是衍生品。
真正的蚝油一般人吃不起
已经这么有钱还要搞无限极传销害人
生蚝多少钱,熬成油胜多少?骗煞笔呢
说故事的唯一目的就是买贵点[得瑟]
李锦记可能大家不太熟悉,它是直销鼻祖品牌无限极的总公司
无限极,圆美
可惜后代卖科技蚝油了
加入科技与狠货就便宜了
哈哈哈李锦记,,无限极
科技也
第一家开始做蚝油且坚持不添加的已经不做了,因为劣币驱逐良币
其实真的天然蚝油也不见得好吃,有次去饭店吃饭,刚巧老板亲戚送来一小瓶,就分了一点给我们蘸鸡吃,说贵得很,味道确实是比普通的鲜一点,但是接近腥味了,我们近海的还可以接受,内陆的朋友不一定喜欢
不是他发明的,发明的人现在还卖,但名气很小
有钱就行,家业算什么
蚝油得买旧庄!
蚝油一点点都不好吃
广东不就在南方?
李锦记不是卖豆油的?
一百多年前就用煤气灶关火了[无奈吐舌]
给自己编了故事,显得自己跟祖传一样
李锦裳?李素裳?李大枕头?[笑着哭]
132年前用什么燃料持续烧
都是一些化学品,谁家耗油几块钱一瓶
我的女朋友都让我加入,我拒绝了,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