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依林简介:姚依林子女后代

历史有小狼 2024-08-01 01:31:01

在我国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姚依林始终担负着重要责任,而且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时,他还担任过副总理等重要职务。

不过,由于他长期以来的行事作风都非常低调,也以寡言著称,因此关于姚依林故事的知名度并不算高,而这位为新中国建设呕心沥血一生的经济战线猛将,一生中也有很多精彩的瞬间。

从大家族中走来

和很多同时期的革命者相比,姚依林的出身已经超过很多人了。

他的祖辈是个大家族,在民国初年还涌现出4个比较知名的人物,如担任江苏省武进县知事的姚绍枝;担任过上海巡警总局局长、顺天督

捕局总办、京兆巡防营务处处长的姚捷勋;担任过交通传习所所长、交通次长、全国烟酒事务署督办的姚国桢;担任过北京政府大理院第一庭庭长兼司法会议成员的姚震。

在国家正面临各种挑战的时候,也很少有大家族能一直平稳下去。

姚依林于1917年出生在香港,母亲对他的教育一刻也没有松懈过,因此姚依林也在家族的培养下顺利考入清华大学。

可年轻的他一路走来,也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危亡日益加深,北洋军阀垮台后,姚依林的家族也逐渐没落。

不过,他受到大家族的影响并不算深,因为他青年时代的多数时间都没有与族人生活在一起,上中学的时候九一八事件爆发,他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愈发不满,在进步同学的影响下,他也阅读了《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著作。

1934年他选择离开了上海,并且投身于革命的洪流之中。

在清华读书的时候,他也认识了北平师范大学的周小舟,他们成为了最好的朋友,也经常凑在一起谈论对时局、社会的看法,他们也逐渐意识到,只有满足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中国才有彻底变革的希望。

而共产党就是这样的组织,1935年黄河泛滥导致灾区人民流离失所,中共则组织起黄河水灾赈济工作,姚依林看清了形势,并且在这件事后加入了中共。

在日寇不断蚕食中国的过程中,姚依林对国民党的火气也越来越大,许多高校的学生走向街头,揭露国民党政府妥协投降的政策。

后来,组织上安排他到天津工作,在此期间为了掩护好身份,他还考入了南开大学经济系学习,且过去大家族的关系也为他提供了便利。

家族中的姚公馆就在天津,这里也同样汇聚了很多北洋政府下野的官僚,利用这样的机会,姚依林经常跟母亲回“家”,还积极引导身边的亲戚,尤其注重与亲戚家的弟弟妹妹们谈心,讲解抗日民族解放斗争和社会发展。

他的兄弟姚克荫最早受到他的思想影响,后来也从大家族中走出去参加革命工作。

而且,在当时有了姚依林的这层关系,党组织也能顺利与各派军联系,推动了联合抗日局面的形成。

姚依林在天津的岁月一直持续到1938年9月,这次他去了冀东,也正式加入了八路军,开启了抗日根据地的全新工作。

这一路走来,姚依林也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太多心血,由于对经济学非常熟悉,建国初期也十分需要这方面的人才,因此他也很快投身于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工作。

陈云的年纪要比他大12岁,姚依林也一直视其为自己得以信赖的导师。

上世纪50年代,我国也面临着极为严重的经济困难,在陈云的领导下,姚依林也在国营商业、改造私营工商业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在实干中表现出的才能,也让陈云对姚依林越来越看重。

1950年,周总理致电陈云、薄一波、姚依林,通报了中苏两国贸易价格谈判的问题,担任贸易部部长的叶季壮生病住院,而周总理便直接把相关情况告诉了姚依林,这就表明在周总理眼中姚依林是很有能力的。

平日里,姚依林的很多工作都是陈云直接安排的,陈云等领导同志的批示下来后,姚依林都会认真落实研究。

当姚依林针对国家商业、贸易等工作商业经营不善的问题写信汇报后,这封信最终也来到毛主席的手上,他表示:“这封信提出的意见是正确的。”

此后,商业部就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商业厅局长会议,确定了压缩库存、挤出资金的方针,陈云还继续开会详细研究了这个问题,这件事更是能体现出姚依林的眼光。

后来,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决定在国务院设立财政经济委员会,姚依林则出任秘书长,他协助陈云做了很多工作,将过去经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改变了很多。

1979年7月,姚依林也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分管经济方面的工作。

根据陈云的经济思想,姚依林也特意提到过:“计划要从国力的可能出发,面向市场、面向人民的生活,计划指标不要过高,要留有余地。”

正是在姚依林等同志的努力下,政府部门的思想也在渐渐转变:加强宏观调控、搞好协调和服务。

那段时间,姚依林也参与了经济特区、开放沿海城市以及沿海地带的决策和实施工作;受中央委托,姚依林还曾在上海深入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浦东开放开发的10条政策措施,如今灯火璀璨的浦东明珠,就有姚依林的一份重要功劳。

从建国之初一直到80年代末,姚依林见证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每一小步,他也是真正的参与者和领导者。

他的工作一直持续到党的十四大和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后,退休的日子里,姚依林也始终关注着党的建设和改革开放进展,直到1994年因病在北京离世。

由于他平日里作风十分低调,因此他的家人也并没有很高的知名度。

姚依林的家人

从大家族中走来,姚依林却坚定地选择了参加革命,这种宝贵的品质也影响了很多人,尤其是他的家人。

姚依林的夫人名为洪寿子,她出生于1918年,只比自己的丈夫小一岁,洪寿子的家族同样很有名气,她的奶奶是清末时期闻名中外的实业家周馥的胞妹。

这些年,洪寿子始终支持丈夫的工作,无论发生了什么,她都坚定地与丈夫站在一起。

1993年5月,刚从国家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不久的姚依林为了实现“回家看看”的愿望,专门带上了妻子返回家乡。

当车辆走在318国道上时,姚依林也透过车窗看着两边的风光,他的脸上写满了笑容。

很多乡亲听闻姚依林要回家了,提前都等候在道路两旁,看到这么多人前来迎接自己,姚依林把手探出窗外,时不时就和群众挥手致意。

这么多年过去了,姚依林夫妇的工作都很忙,这还是他们第一次有时间专程回乡探望。

他们的心情不同寻常,当车辆走到涓桥镇境内后,姚依林示意司机把车开得慢一些,让自己好好看看路两旁的一切。

抵达池州后,不少当地的领导干部都来了,姚依林也与他们亲切握手,还指着一旁的洪寿子说:“这是我的爱人。”

洪寿子微笑着与对方握手,对方也连忙表示了欢迎,并介绍了自己身边的其他同志。

在聊了聊历史的小故事后,双方的话题很快就转移到粮食生产上,这也是姚依林最为关注的。

当地的领导干部汇报说:“我们现在还能调出百分之四十的商品粮,农民每年的口粮都有八九百斤。”

听到家乡的发展越来越好,姚依林的内心也非常开心,他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和周围人的谈话也没有中断过。

在岳飞的塑像面前,姚依林还与洪寿子合影留念,就像其他普通游客那般。

看着姚依林的兴致很高,还有当地领导想要让姚依林为新建的公园题字,姚依林听到后也笑了:“我不是书法家,要我题什么字呢?”

对方说:“那就签个名吧,我们作为纪念。”

于是,姚依林便拿起了钢笔,苍劲有力地写下了“姚依林”这三个字。

尽管这次回乡的时间不长,但姚依林的心情是格外激动的,他向往家乡很久了,终于有时间能来看看。

若是姚依林还在世,也会经常回家乡看看父老乡亲,但遗憾的是,这也是他此生最后一次踏入家乡土地。

除了此次陪同丈夫返回家乡外,洪寿子就基本没有再出现在相关媒体报道中,她始终保持着低调。

至于姚依林同志的子女就更是低调了,他们从来没有利用过父亲的名望做过任何谋求私利的事情,他们的发展也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的。

他的儿子名叫姚明伟,这个名字还是因为出现在任志强的文章中才被人熟知。

任志强于1964年考入了北京三十五中学,后来他专门写下了文章回顾在学校中的有趣岁月,那所学校学生很多,也很热闹,他经常会和其他同学们一起结伴回家,期间也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

在上高一的时候,他的辅导员就是姚依林的大儿子姚明伟,他还记得姚明伟老师非常有水平,也陪伴他度过了两年的青春岁月。

他说:“初中的辅导员对我们来说就是大哥哥,他们并不是精神上的导师,但可以帮助我们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当任志强上到高三的时候,姚明伟就去越南学习了。

姚依林的女儿名为姚明珊,曾在20岁出头的时候去陕西当知青,那会她从不向困难低头、勇于接受磨砺,总是用自己的行动来做好每一件事情。

她和其他一起来到此地的知青一样,每天白天都会挥汗劳作,到了晚上则点一盏灯苦读,书本对于他们就像是一盏明灯,也照亮了脚下的土地。

如今,姚明珊也从工作岗位退休,过着退休后的生活。

从父亲姚依林身上,儿女们都学到了很多,不仅是实事求是、认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样也有脚踏实地、低调处事的做人道理,在父亲的影响下,姚家兄弟姐妹也很少让自己出现在引人关注的场合,他们总是致力于做好自己的每一件小事。

参考资料

共和国经济建设历史风云中的陈云和姚依林 宋毅军 任元娜 党史文苑姚依林的早年岁月和他的大家族 水新营 支锐 党史纵览

24 阅读:17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