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廉洁的省委书记,曾推动广东改革开放,三儿子现状令人敬佩

历史有小狼 2024-12-17 19:32:40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提出并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之后,改革开放的东风最先在南方吹起。

作为广东省省委书记的林若,不仅廉洁为民,积极推动广东进行改革开放,对于家人,他也从不以权谋私,而是让自己的孩子踏踏实实努力成就属于自己的事业。

年少经历 一路成长

1924年10月,大片大片的乌云笼罩着中国大地,此时军阀割据,民不聊生,但希望的火炬却从未熄灭。

当时,中国共产党正努力的团结一切力量,联合工农武装和其他军队,镇压英国买办陈廉伯率领的商团反革命叛乱,有力的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阶级,使得广东革命局势转危为安。

与此同时,在广东潮州潮安区里的一户人家里,有个小孩出生了,家人为他取名为林若。

时间从未停下脚步,中国局势的发展一直在变化着,中国共产党员和许多国人也一直为中国这片大地和百姓努力着,而林若也逐渐长大,开始读书。

在青少年时期,林若便开始通过报纸了解外面的世界,到底正在发生着什么?他了解到了自己的家园正在被日本鬼子所侵略,他看到了许多百姓生存的艰难,他开始接触到了进步思想,在一次又一次的接触中,他逐渐接受这些进步思想,并想为之付出行动。

在梅县东山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孜孜不断的追求革命真理,提升自己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他找到了行动的方向,他开始参加中共地下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慢慢的,他从一个只知道读书的学生,成长为一名有理想、有抱负的进步青年。

1945年5月,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党员后,他在思考自己还能为党做些什么,终于,在7月的时候,他找到了答案。此时,他刚刚考入中山大学文学院。

在文学院的时候,他一边学习,一边宣传革命思想,团结、引导进步青年跟着共产党走,积极参加爱国学生运动。越来越多的进步青年加入,像星星一样散发出自己的光芒,光亮虽小,但却也照亮了一方土地。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胜利的号角响遍了中国大地。在国人的努力下,赶走了外敌,但革命尚未成功。

不久,国共内战,作为共产党员的林若,积极完成上级领导交代的任务。1947年1月,由于身份暴露,他便前往东江游击区工作,担任东江第二支队教导员、粤赣湘边纵队支队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开始人生的新征途,直至新中国成立。

身体力行 廉政为民

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推进土地改革,曾担任广东中山、东莞地区的土改工作队队长。

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岁月匆匆,眨眼已过三十多年,年少的林若已经成长为一个成熟稳重的中年人。

1982年12月,他被任命为中共广东省委书记。这些年,他一步一步地往上走,但他似乎从未被岁月和现实迷失了眼睛,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原则,并身体力行的实践着。

林若觉得没有调研便不能随随便便的做决定,下政策。于是,为了符合实际,做出真正为民好的决策,他总是经常下乡去调研。

下乡调研时,他不摆架子,也从不为了面子弄得轰轰烈烈的,没有什么警车开道,也没有用什么高大上的牌子小汽车,而是一辆普普通通的面包车,他用这辆面包车几乎走遍了广东的山山水水。

这辆面包车从一个“小孩”变成一个“老人”,中间不知道换了多少个轮胎,在乡村泥泞的小路上,陪着林若,不知留下了多少痕迹。

在下乡调研和视察的时候,林若要求接待他的单位要简朴,不能违反制度,也从不收老百姓的一针一线,甚至离开时,都不曾忘记交伙食费。他从来都是两袖清风,穿着干净整洁,走路或者骑自行车上班,兢兢业业的做好本职工作,一心为民办好事。

林若的原则性很强,对干部的要求很是严格,曾被人称为“铁面书记”。他对于腐败和不正之风是非常嫉恶如仇的,他不允许干部出现收礼,贿赂等情况。当然,他对于自身也是这样子要求的,拒绝收礼。

曾经有来自基层的同志带水果、土特产给他,他都是当面严厉地批评。苏泽群作为他的秘书,有一次见到这样场景,便跟他说:“你这样做,好处是给各级干部做了榜样,坏处是搞得人人都怕你,疏远你,你将听不到会议之外的真心话。”

林若听后,是有点认可的,但是他觉得根本性的原则不能改。于是,再有基层的同志给他送土特产,他便都转送给省委站岗的警卫战士或者省委幼儿园。

对于秘书、司机等人,他总是抱着平等的心态去对待,偶尔兴起下厨做盐焗鸡,还会把他们叫上,一起吃一顿。

1988年,王光美同志来到广东,跟林若联系,提出要去他家中探望,但被婉言拒绝了。第二天,王光美同志在没有打招呼的情况下直奔林若同志的家。

到了林若同志的家门口,王光美同志轻轻的敲了敲门,只听见门发出一阵阵咚咚咚的声音。很快,门便被打开了。

王光美同志在彭惠兰的招待下,进了客厅。客厅的景象令她大吃一惊,只见客厅摆着一套木头沙发,几张藤椅,并且都是修理过的,这陈设实在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看到这个陈设,谁能猜到这竟然是一个省委书记的家呀。

从林若同志家里出来后,王光美同志动情的说道:“真没想到省委书记的家那么简朴,而且还是在中国改革开放最早、经济发展最快的广东省。”

改革开放 积极推动

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提出,但具体如何实行却像是摸着石头过河,毕竟当时的中国对于这方面并没有任何经验,只能一步一步的去摸索。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区的广东,更是如此,所面临的难题和阻碍是非常多的。

作为广东省省委书记的林若,责任更是重大。对于广东如何进行改革开放,他深思熟虑了很久,觉得路得一步一步的走,这件事情要想完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的,需要的是切切实实可行的计划和行动,需要的是时间的沉淀。

林若经过一系列的调研发现,改革开放第一阶段遇到的最大难题是百姓甚至是一些干部对于改革开放并没有什么认识。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里,实行的都是大锅饭,吃的用的都是有限制的,都是需要票据,由国家进行分配的。对于私底下进行的买卖,百姓们的认知基本都是觉得这样子做是会被抓去坐牢的。

面对百姓们固有的认知,如何打破这个思想禁锢,推进百姓对于改革开放的统一认识成了一个大难题。

于是,在1983年之前的改革开放起步阶段里,林若工作的重点主要是解放思想,统一认识,提出并实践办经济特区等。

确定好方向和决策后,在实行过程中仍然遇到了重重阻力和障碍。由于1981年出现走私贩私等歪风之后,非议很多,大家对于改革开放更是不看好。

在这样的环境下,林若依旧坚定的号召干部进行关于改革开放认识的宣传,解放思想,让大众对改革开放有一个新的认识,对于买卖不再感到害怕。

1984年,看着大众对于改革开放有了一定的认识后,林若开始推进和发展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发展私营经济到国企改革,从对外引进到对内搞活,对下放权,从办经济特区到扩大沿海开放区范围,攻坚克难具体事项。

之后,林若积极进行并推广“蛇口经验”,全面的介绍蛇口开拓、开放的经验,让干部放开手,敢于大胆的去改革创新。

除此之外,林若还积极组织专题,组织商品经济务虚会,借助广东社科院老专家卓炯的商品经济理论促进大家统一认识,明白什么是价值规律,要如何去遵循和运用,要放开和发展并不断完善市场体系,给予作为商品经济主体的企业自主权;冲破重重阻碍,坚持放开物价。

1988年,出现了全国性的抢购风潮,广东物价涨幅超过30%,林若依旧坚持放开市场改革,顶住涨价风。对于扩大珠三角开放的范围,要求给予综合改革试验区政策等重大问题,他亲自找到中央领导请示报告,争取批准......

在他担任广东省省委书记前后的二十年里,广东的改革开放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和成就。

坚持公正 各自成就

林若对于干部是严格要求,对于自己的家属,也是如此。他从不因为用自己的职权为家人谋利。1990年前后,省纪委书记王宗春向林若汇报,“根据工作的需要 ,我们打算将内设的处升格为副厅级的室。”

林若听后,点了点头,表示赞成,而后说道:“我林若的老婆不能提,如果提升了,人家就会说纪委内设机构升格的原因是我想提高自己老婆的级别。”

就这样,林若的老婆彭惠兰一直干到离休都是省纪委干部处处长。

对于三个儿子,林若也是严格要求,要求他们必须踏踏实实,凭借自己的能力成就一番事业。有父亲做榜样,三个儿子最终都各自学有所成,一个当了工程师,一个在东莞企业工作,一个做了大学老师。

2012年10月7日,林若在广州逝世。生于10月的他依旧逝于10月,在秋风涌起之际,给人们留下了硕果累累。

参考资料:

源流-期刊-林若同志生平

清风扬帆网·林若

新华网·林若同志逝世

田炳信主笔《历史不止一只耳朵 广东改革开放口述实录1·林若:桃花烂漫始抬眸》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