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刚刚得意,就被中国再次超越:正在研制高超音速飞行器MD-25

浮梦若影随形 2024-12-19 17:01:39

文|朱晓瑜

这几天美国成功试射高超音速导弹LRHW,外媒和网友都炸开了,最大速度20马赫,最大射程5000公里,他们可不管数据真假,反正就觉得比中国的东风-26强。可是仅仅过了一两天,他们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中国又出现了一款新装备:宽域飞行器。

12月15号《湖南卫视》的社交账号突然爆料了一个重磅信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正在研制一款临近空间宽域飞行器,这种飞行器没有人做过,没有任何经验参考。这可是世界首次,绝对是中国骄傲。

简单解释一下,这个可以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临近空间”,也就是距离地面20公里-100公里的空域;另一个是“宽域”,其实就是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说到这,你有没有想到什么?中国的东风-17,俄罗斯的匕首和锆石,美国的X-43A都属于这种飞行器。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说没有人做过?或者说它和上面这几款中美俄飞行器到底有什么不同?

其实2022年的珠海航展就出现了MD-22“鸣镝”,而这次《湖南卫视》爆料的临近空间飞行器有可能就是改进版。从介绍信息来看,最大起飞重量4吨,但是自重只有1吨,那空出来的3吨会装什么呢?这里面能深究的地方太多了,这3吨可以装武器,执行远程打击任务,其实这点类似东风-17。说句题外话,一旦这种临近空间正式服役解放军,那轰-20可能就真的不会再有了,因为没必要。

这种临近空间飞行器实在太快了,MD-22“鸣镝”最大速度7马赫,最大航程8000公里,它可以在自主起飞并且重复使用,这空出来的3吨也能装侦察、监视设备,这个能力绝对独一份。

相比较之下,我倒是更建议当作侦察机使用,现在中国不缺高超音速导弹,而且如果还是作为高超音速导弹使用,MD-22毕竟只有7马赫,根本没有优势,而它的最大特点是重复使用,所以我猜测它还有一个核心任务,就是作为高超音速导弹的引导平台。

之前谈到076两栖攻击舰的时候,我就说了一点,“076大概率就是一种无人机航母,任务之一是引导东风导弹。”这点没错,但是在作为引导平台的时候,其实076也有它无法解决的缺点。

东风-17最大速度10马赫,东风-26最大速度18马赫,东风-27最大速度15马赫,想实时引导这种高超音速导弹肯定是平台越多越好,而且引导平台速度越快也越好,而MD-22这种临近空间飞行器就是最好的选择之一。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湖南卫视》展示的飞行器到底是什么型号?我觉得不是MD-22,而是改进后的MD-25。因为尺寸完全不对,就在12月10号,中科院力学研究所就发表了一篇文章,内容证实“HCW机翼构型的升力至少能增加30%”,这就意味着飞行器的载荷也能增加30%,这个研究结论意义重大。

反观美国,虽然2017年美国就试射了LRHW,并于2021年装备了训练弹,但是总有种仓促服役的意思,因为2023年连续三次测试失败,直到2024年才成功了两次,而且直到现在美军也没有解决全部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高超音速风洞,当年美军确实有风洞,但是他们偷懒,在借助风洞建立了高超音速计算机模拟数据库之后,就停止发展风洞,可是现在发现高超音速条件下的涡流根本没办法算出来。

而中国稳扎稳打,从最初风洞只有8马赫发展到了现在的33马赫,有了风洞的帮助,不仅仅能加快装备研制,降低故障率,关键是还能提高上限。

说到底,这世上没有那么多捷径,就算是曾经科技全面领先世界的美国也犯了这个错误,总会觉得自己比别人更聪明,但其实到最后就是自欺欺人。

对此,你怎么看呢?

欢迎友善讨论、点赞、讨论、收藏!

1 阅读: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