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心理:合作伙伴并不需要“换位思考”

风斯若之 2025-04-27 22:08:43

换位思考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逻辑,当我们要求别人“换位思考”的时候,总会觉得十分的“理直气壮”,觉得这种要求不仅合理,而且有助于我们与他人之间的沟通;但是,当别人要求我们“换位思考”的时候,我们的心里多少都会有一些“抵触”——你怎么知道我没有换位思考?我为什么要换位思考?

生活之中,换位思考是一件好事情,无论是面对亲人还是朋友,换位思考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互相理解,这本无可厚非,但是在商业合作方面,特别是在面对合作伙伴的时候,无论是要求对方“换位思考”还是自己试图“换位思考”,都与“合作”这一概念有些矛盾。

有些人分不清楚工作的两种模式,一种是企业内部的“上下级模式”;另一种则是平等互利的“合作模式”。“上下级模式”是可以有“换位思考”的逻辑存在的,让员工换位思考,可以调动起员工的“管理意识”,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看待企业的管理问题;而让管理者换位思考,则可以让管理者发现更多细节上的问题,可以更好地保证企业战略的实施。但是合作伙伴之间则不是这样的。

第一,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商业是残酷的”。商业中合作伙伴,即便关系再好,也是商业关系。无论大家是基于什么凑到了一起,商业合作的目的都是为了“高效地赚钱”,所以,在这个时候并不需要顾忌那些面子工程,大家更多地要思考如何把事情做成。

第二,关于合作,最重要的前提就在于合作伙伴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如果合作伙伴的特长是相同的,那么所谓“合作”的意义到底有多大呢?不是说把一伙儿凑到一起就可以算“合作”,只有这些人可以保证效率最高的完成一件工作才可以算是合作。由此可见,合作伙伴存在的意义,就在于每一个合作伙伴都是与别人不一样的。

第三,如果每一位合作伙伴都要面向其他合作方换位思考。一方面,会造成工作上的“重复思考”,另一方面,大家都在换位,又会让本来已经建立起来的工作分工体系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这肯定不是建立本次合作的初衷。

第四,合作,就是要每一个合作方做好自己,就足够了。就如同一支比赛中的足球队,守门员、后卫,中场、前锋……是处于一个合作体系当中的。在比赛中,前锋要负责进球、后卫要负责防守。如果前锋愿意面向后卫“换位思考”而去加强本队防守的话,那么当球队把球传到前场的时候,该由谁去负责射门呢?如果门将面向前锋“换位思考”,认为只有帮助本队得分才能够获胜的话,那么,对方射门的时候该由谁去扑救呢?

综合来看,在认可了合作模型之后,合作伙伴需要做的就是按照事先的约定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无论是要求伙伴“换位思考”还是去“换位思考”合作伙伴,都会“失去自我”,而在建立本次合作的时候,所有的合作方所需要的都是那个“还没有换位思考的你”!

0 阅读:0

风斯若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