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近日,韩国宪法法院的第七轮弹劾案庭审引发各方关注,持续10小时的庭审也让外界认为,相关方有足够的证据支撑,尹锡悦的政治生涯到达了尾声。
确实,随着证人们的倒戈、文在寅“补刀”,加上尹锡悦大肆甩锅中国,韩国政场的大戏似乎也来到收场的阶段。值得注意的是,文在寅的一句“后悔提拔尹锡悦”,竟实现对李在明的助力,使其成为了这场斗争中的大赢家。
尹锡悦甩锅回看上一年12月,尹锡悦说要清除反国家势力,断然宣布全国进入戒严状态。为了进一步遏制反对派的声音,尹锡悦甚至叫嚣要把国会大门砸碎,将反对分子一并抓走。

一般说来,戒严手段多应用于战争时期,尹锡悦这般操作属实让不少韩国政客蒙圈,像文在寅就说尹锡悦的手段实在让人摸不着头脑,并称这是超级过时的手段,这手段按理应该躺在博物馆里。
为了进一步为自己申辩,尹锡悦竟然还甩锅中国,他说韩国的选举并非来自韩国,而是来自于中国的操控,为了给自己的言论树立所谓的铁证,他让其律师说戒严当天,驻韩美军就抓了99名中国间谍,成果满满。更令人笑话的是,韩国选举系统密码“12345”竟被说成是中国特产,这是中国的官方电话。
面对尹锡悦说法和证据,实力打脸也来得很快,驻韩美军、韩国警方和选管会都说纯属虚构。面对尹锡悦方面的甩锅,中国外交部也用“深感意外”回应这一让人哭笑不得的闹剧。

确实,面对对自己已经相当不利的政治环境,尹锡悦真的是脸都不要了,他企图转移矛盾,向美国释放求助信号,然而在特朗普眼中,自己的利益才是最关键,他正忙着筹措与中国的新一轮斗争。
当然,韩国政客甩锅中国的伎俩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许多韩国民众坦言不意外,这也让民众对尹锡悦的支持率跌到谷底。
文在寅的动作在韩国政界,政治斗争很多时候直接摆在明面,比如无视新官,甭管谁上台,对自己有没有影响,喷了再算。在这一次韩国政斗中,文在寅说自己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将尹锡悦提拔为检察总长。

其缘由在于文在寅在2019年时力排众议助力尹锡悦登上检察总长位置,本以为尹锡悦上位后会兑现自己大力促进改革的诺言,殊不知尹锡悦上位不久便翻脸不认人,甚至转头保守派阵营,并在保守派的帮助下登上韩国政界一号人物宝座。
更让文在寅气愤的是,尹锡悦上位之后,并没有给韩国的发展带去更多益处,相反,尹锡悦大搞政治斗争,戒严、清算等手段纷至沓来。在文在寅眼中,这样的人掌控了国家政权,就是对国家的祸害,如今自己经常为当初支持尹锡悦感到羞愧。
关于文在寅的补刀,为何说是神级补刀,主要在于他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作用。首先就是团结力量支持李在明。

其次,除了公开怒斥尹锡悦,文在寅也在支持李在明上位。再者,文在寅的言论将尹锡悦钉在了失德总统牌匾上,为宪法院弹劾案的正当性提供了舆论支撑。当然,在此过程中也会进一步削弱尹锡悦在民众心目中的威望。
在资本主义社会,民主是不可越过的一个词,如果在所谓的民主选举上被曝出不民主,这也预示了该国的民主是否已经走在倒退的路上了?所以,从以上三方面分析,文在寅的言论堪称神级补刀。
李在明或会实现躺赢如果尹锡悦在弹劾案中失利,李在明或成最大受益者。确实,就目前来说,李在明的支持率已经超过了40%,这一数据已经碾压一众候选人,如今,在文在寅的助力下,李在明登顶韩国总统宝座大概是时间问题。

政治是由始至终都不是随任何人的意见或者心情,部分人可能不了解,李在明当年也与文在寅竞争过民主党一号人物,因其强势性格,李在明得罪了不少人。
然而这次文在寅怒斥尹锡悦,算是双方的和解。然而回到根本,文在寅之所以这么做,大概也是党派利益所决定。需要留意的是,近期韩国二把手禹元植大谈对华友好是韩国外交核心,这也进一步为亲华派李在明登顶提供了助力。
不得不说,韩国政坛就是由一部部翻车记组成的。细看韩国历任总统,他们能得到善终的案例实在不多。以文在寅来说,他算是能够全身而退的一个人,毕竟对比朴槿惠、李明博之流的,文在寅的结局算是十分平和的了。

之所以韩国政坛会呈现一部又一部翻车记,其根源还是背后财阀、党派的角力,为了自身的利益,他们都在解决全力置对手于死地。
由此,大家应该能猜测到,文在寅之所以要怒斥尹锡悦,力捧李在明,其实也是在为自己着想,为自己的平和生活努力一把。
当然,即便是李在明上台了,环境是否还能维持平和,真的很难说,毕竟明面上美国说不怎么重视韩国,但韩国作为遏制邻里国家发展问题上,其重要性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是有的。

作为曾经的亚洲四小龙,韩国的经济曾一度让众多邻国羡慕,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众多邻国在崛起,韩国依旧时不时陷入政治斗争中,这边搞戒严、那边进行清算。
这系列操作,说白了就是将国家经济拖向深渊。所以,如果韩国的政治环境不能恢复清朗,韩国或将持续落后。
参考资料:
尹锡悦弹劾案举行第八次正式辩论 3名证人出庭作证——新华网
尹锡悦弹劾案庭审进入关键阶段:戒严细节曝光,最快2月底宣判——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