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不孝”逐步蔓延:老人毫无察觉,还到处炫耀子女优秀!

木棉亲子课堂 2025-02-03 14:19:25

“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

自古以来我们都讲究孝道,父母养大子女,同样子女将来要赡养父母。可时代在变化,当代很多年轻人说:我们养育儿女可不是为了让儿女养老,而是在享受养育儿女这个过程,将来也不需要子女养老,自己住养老院就行针对此现象,白岩松说:我们80后注定是孝顺老人的最后一代,也是被我们的子女抛弃的第一代。其实不用等到下一代,我们这一代已经逐渐有点凸显了。近年来逐渐流行起一种“新型尽孝”,子女觉得自己尽了孝心,老人毫无察觉,还觉得子女优秀。

丨子女的优秀以踩着父母的肩膀为代价我们都希望子女优秀,尤其是从农村出来的儿女很不容易,想要在城市站稳脚跟,那就需要买房子定居,可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哪有余钱买房,只能是向老人求助。年迈的父母为了给孩子在城里安哥家,可以说是倾尽所以,甚至卖掉老宅子,外出打工,东拼西凑给儿女凑够了买房子的钱。好不容易给儿女买了房,父母以此为荣,觉得子女混得很好,尤其是回到老家之后会到处炫耀儿女的优秀。而踩着父母的肩膀在城市立足的年轻人呢,一边享受着父母的付出,一边又嫌弃老人的贫穷和无知。

余华在《我们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说:

不要踩着父母的肩膀,看过时间的繁华后,又嫌弃父母从未读过书。他们曾经做过多少牺牲,有付出过多少努力,却没有把苦难和痛苦传承给子女。

父母未必平庸,只是我们还没有看透生活的本质,所以不要带着你知之甚少的知识优越感,低头指责父母的眼界狭隘。

每每看到这里就会忍不住落泪,父母他们曾经也有自己的骄傲啊,他们也有梦想,他们只不过是被时代抛弃的一代人。真的不要踩着父母的肩膀之后反而嫌弃父母的平庸。02丨借着陪伴的名义索取记得当时看电视剧《都挺好》,大哥在美国定居,对父母没有陪伴,定期会给父母一些钱,苏明玉则在早年间便离开了家,陪在父母身边的只有苏明成。苏明成的房子是父母出钱买的,平时父母的退休金也都补贴给了苏明成两口子。苏明玉指责苏明成啃老,苏明成反驳说:你们都不在身边,我陪在爸妈身边、照顾爸妈,难道父母多给我点钱不应该吗?《都挺好》这部剧之所以这么火,还是因为它反映了一定的社会问题,那就是这种“隐形啃老”,看似子女陪在老人身边,其乐融融,但这种陪伴往往需要金钱的支撑。

我家楼下糖豆一家跟爷爷奶奶同住,平时糖豆要报什么班了,都会向爷爷奶奶张口要钱:爷爷,我想报英语班,我想报舞蹈班!有一次在楼下聊天,说起养孩子这件事,糖豆爷爷一脸无奈:我们想回老家,我儿子不让回,说是让我们在楼房养老,唉,嘴上说着给我养老,其实还不是我们照顾他们,我老伴儿负责一日三餐,我负责接送孩子,平时还得给孙子报各种辅导班,我是有5000块钱退休金,可我老伴儿没有退休金啊,我们给孙子花的钱都是省吃俭用省下来的,平时中午他们一家三口不在家,我们天天吃拌豆腐,太难了!像糖豆家这种情况太常见了,年轻人买了房子,需要老人付钱,美其名曰把老人接来养老,实则让老人做饭、洗衣服、带孩子,如果老人有退休金,还要压榨老人的退休金。而老人呢,为了维护儿女们的体面,只能是咬碎牙齿往肚子里咽,对外还得说子女优秀孝顺。老家一个邻居,公公退休金有7千左右,邻家闺女今年上大学,早就跟孩子爷爷说好了,将来闺女上大学让老人出生活费,要么就出学费,这就是盯着老人的退休金来的。诚然,父母条件好,退休金高,可以补贴子女,但子女一则要懂得感恩,二则一定不能让老人为了补贴自己太过节省。有一次在楼下聊天,多多奶奶说:我觉得现在的年轻人就是太自私,什么都想着自己,从来不考虑别人!

你看现在离婚率多高,两口子过日子谁都不体谅谁,谁都不服谁,谁都不受委屈,都想着自己。实话难听,却有一定道理,很多年轻人都会给自己找各种理由:现在大环境多么不好啊,我们年轻人压力多大呀,要是没有父母补贴我们怎么活下去呀?一边抱怨着压力大,一边下班后跟朋友们喝大酒,还说这是给自己解压,而女性呢,一边抱怨生活压力大,一边各种逛街买买买,还说:这是取悦自己,钱没有消失,而是变成另外一种形式陪伴在自己身边。强者自强,弱者则总是抱怨环境,有父母的庇护更好,父母可以为自己挡风遮雨,自己可以少奋斗几年,比如有些家庭,父母是高干、高管退休,早在年轻时就为子女安排好一切,退休金依然可以用金钱来补贴孩子。但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很多出身农村的儿女,花光了父母的积蓄在城市买了房子,还要不停向父母索要:我们压力太大了!然后年迈的父母便四处打零工,之前看到一则视频,儿媳妇拍视频,说自己的公公在外地打工,每次打工挣了钱就把钱如数拿回来交给自己,这么多年了一直是这样。看到这个视频,我莫名有点心酸,古人讲孝敬,一要养父母之身,而现在呢?60多岁甚至70多岁的老人还在打零工、捡废品,自己舍不得花,都用来补贴儿女。遇到懂得感恩的儿女,老人的付出再多也值了,但遇到那种只知道索取,甚至嫌弃父母给的不多,那老人才真的是心寒。

0 阅读:6

木棉亲子课堂

简介:母婴育儿写作达人、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