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上午,由西泠印社集团、辽宁省美术家协会主办,西泠印社美术馆、北京有美文化承办,长沙美术馆、沈阳市文史研究馆、湘潭齐白石纪念馆、李伏雨李早父子艺术馆提供学术支持的“金石平生契——齐白石 周铁衡艺术特展”在西泠印社美术馆开幕。本次特展是继“一切惟心造——吴让之书画印展”之后,西泠印社美术馆“重振金石学”系列活动的重磅加码。西泠印社美术馆展出齐白石绘画真迹数幅与篆刻作品数十方,这也是近年来白石老人作品在杭城为数不多的亮相,将为观众带来一场大师艺术的饕餮盛宴。
西泠印社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陆元峰 主持
西泠印社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王紫升先生致辞
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范云鹏先生致辞
齐白石弟子周铁衡家属周维新先生致辞
展览开幕式由西泠印社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陆元峰主持。出席本次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杭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郑荣胜,西泠印社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王紫升,沈阳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原副主任、周铁衡之子周维新,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辽宁湖社画会副会长董宝厚,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研究员、全国劳动模范邓永久,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范云鹏,沈阳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王鑫,沈阳市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甘海民等。
周铁衡家世交西泠印社社员韩天雍先生致辞
策展人茅大为先生致辞
出席开幕式的西泠印社理事与社员有(以年龄为序):西泠印社理事:张耕源、吴静初、宋涛、郭超英。西泠印社社员:朱炳仁、茅大为、吴新如、莫小不、沈金加、官明、韩天雍、倪郡阳、姚建杭、夏一鹏、沈颖丽、张捷、陈峰、蔡树农、季关泉、闫大海、田舍郎、姚伟荣等。
捐赠仪式
周铁衡家属向西泠印社美术馆捐赠齐白石原拓印手卷1件和周维新作品1件;西泠印社美术馆副馆长彭晓东先生向周铁衡家属颁捐赠证书。
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市劳模工匠协会名誉会长郑荣胜先生宣布开幕
特展秉持着西泠印社“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的宗旨,展出齐白石、周铁衡两位艺术大家的诗书画印作品,又面向公众开设两场学术讲座,体现出西泠印社美术馆集展示陈列、收藏研究、学术传播、公共教育诸功能于一体的平台优势。百年名社西泠印社作为领头人,发起倡导的“重振金石学”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立足于原创又有深厚传统文化支撑的学术品牌,在喜迎二十大之际,“重振金石学”系列活动“为往世继绝学”,致力于成为奋进新征程里传统文化创新中的一面旗帜。
回望近现代百年美术发展历程,齐白石及其传派对于中国画转型的意义是不能回避的问题,白石老人与西泠印社的首任社长吴昌硕之间更是有不解之缘,世人也以“南吴北齐”来形容二人,这也是本次西泠印社美术馆展出白石老人作品的契机之一。齐白石在绘画艺术上吸取吴昌硕之长,又专长花鸟,笔酣墨饱,力健有锋,充满自然情趣。齐白石篆刻中刀法和章法的拓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将绘画中大写意的风格、构图带进了他的篆刻,又将篆刻的刀法意趣融进了绘画。其篆刻章法大起大落,疏密对比强烈,极富情感。
本次特展涵盖齐白石与周铁衡的书、画、印三大艺术领域。展出数方白石老人为周铁衡所刻之印,边款多落“铁衡弟(属)”。并展周铁衡刻印作品数件与印谱,白石老人题笺为《半聋楼印草》,除作序外还手批其中印蜕二十三处,评语不仅恰切,尚有褒奖:如在“百炼老铁”印批道:“佳”;在“清泉堂”印批道:“大雅,当代刻者无知者亦稀少。”作为齐白石先生的弟子,周铁衡在书、画、印等领域皆受齐白石影响颇深,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造和转变,其作品大多写意花鸟山水,呈现出一种朴质无华的自然之美。周铁衡治印有大写之功力与不凡的概括之能力,使篆刻印章的表现能力更加丰富,方寸之间得天地之灵气。周铁衡的画笔没有离开他的书法成就,承白石老人画意与金石之法,周铁衡同样将文人与金石之气相融合,他的写意画多以小景入画,生发出一种沉郁勃雄、快意淋漓的气概,又不失天真活泼,充满趣味。
为了全方位介绍齐白石与周铁衡的艺术成就,西泠印社美术馆推出播芳讲堂公益讲座,于15日下午邀请沈阳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原副主任、周铁衡之子周维新老师讲述《齐白石与周铁衡的交往》,17日下午邀请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毛建波教授作《老夫也在皮毛类——齐白石的价值》特别讲座。
作为杭州文化金名片之一,西泠印社美术馆始终坚持“大美与共,和而不同”的办馆宗旨,为社员和优秀艺术家的展览、雅集、研究创作提供好服务,传承好西泠文脉。西泠印社美术馆作为西泠印社集团着力打造的公益性平台,一直积极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活动,推广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此次特展与讲座免费向公众开放,既是致敬先贤所留存的文化艺术宝藏,使后人了解周铁衡的艺术面貌、进一步认识齐白石艺术的传播与影响,也展示出西泠印社对金石文化一以贯之的传承与发扬。
据了解,此次特展将展至7月20日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