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即将入睡或睡眠过程中,身体突然猛地一抖,仿佛从高空中坠落,瞬间惊醒?

这种睡觉时身体突然抖一下,很多时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被称为“生理性肌抽跃”或“临睡肌抽跃症”。它通常发生在刚入睡或浅睡眠阶段,由于大脑皮层部分神经仍处于活跃状态,对肌肉发出短暂且异常的指令,导致肌肉快速收缩,从而引发抖动。这种抖动一般短暂且不会伴随其他症状,如果频率不高,则无需过于担心。
然而,如果这种抖动频繁发生,或者影响了你的睡眠质量,那就需要引起注意了。

1、低血糖与贫血
以上两种都是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它们都可能导致睡觉时身体突然抖动。低血糖时,由于体内葡萄糖含量过低,肌肉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供应,就会出现异常颤动。而贫血则因血红蛋白减少,导致身体无法将足够的氧气输送到全身,大脑缺血缺氧,从而引发抖动。
除了抖动,低血糖还可能伴有焦虑、乏力、出汗、心悸等症状;贫血则常伴面色苍白、头晕、倦怠、注意力不集中等。如果你有这些症状,建议赶紧前往医院检查血糖和血常规,以便及早发现和治疗。

2、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这是一种由长期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引起的疾病。当植物神经系统出现紊乱时,身体可能会表现出各种非自主性症状,包括肌肉颤抖。这种颤抖可能是由交感神经过度激活或副交感神经不足引起的,通常是无意识的,且可能在身体的不同部位出现。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无缘无故地抖动,且伴有心慌、失眠、烦躁等症状,那么可能是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问题。此时,你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

3、低钙血症
钙是维持神经肌肉正常功能的重要元素。当体内钙元素缺乏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会增高,容易在睡眠时出现不自主的收缩和抖动。低钙血症患者除了抖动外,还可能出现手足抽搐、口周麻木、痉挛性肌震颤、心悸等症状。
低钙血症的发生可能与钙摄入不足、维生素D缺乏、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因素有关。对于这类患者,建议及时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并多晒太阳以促进钙的吸收。同时,要注意调整饮食结构,多吃富含钙的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虾皮、绿叶蔬菜等。

4、癫痫
癫痫是一种由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的慢性疾病,长期频繁发作会导致大脑神经元损伤,影响智力、记忆力和认知能力。在睡觉时,如果大脑出现异常放电,就可能导致身体突然抖动。这种抖动通常较为剧烈,且可能伴有口吐白沫、双眼上翻等症状。
癫痫的发作往往具有突然性、短暂性和重复性的特点。如果你或你的家人有癫痫病史,或者在睡觉时经常出现无意识的抖动,那么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脑电图等相关项目,以便明确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5、神经衰弱
神经衰弱是一种由精神紧张、压力过大、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引起的心理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精神活力下降、烦躁、易怒、学习和工作期间无法专心等症状。在睡眠时,由于大脑神经处于紧绷状态,部分神经仍未完全放松,可能会发出错误的神经信号,引起肌肉抖动。
对于神经衰弱患者来说,调整心态、放松心情很关键。可以通过深呼吸、瑜伽、冥想等方式来缓解紧张情绪。同时,还需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必要时可接受心理治疗或药物治疗。

面对睡觉时身体突然“猛抖一下”的情况,我们不必过于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首先,要观察抖动的频率和伴随症状。如果抖动偶尔发生无其他症状,一般无需特殊处理;但如果抖动频繁且伴有其他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检查。
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预防或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比如,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确保舒适的睡眠环境、适当补充钙剂等。同时,对于存在潜在疾病风险的人群,如癫痫患者、低钙血症患者等,应遵医嘱进行规范治疗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