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了!不想写诗了,全都毁灭吧

槐序文史 2024-10-02 22:31:35

古诗词也可以很有趣

今天我们讲一位极其倒霉的唐代诗人。

他叫吴融,越州山阴人,也就是今天的绍兴。

江南烟雨,赋予了他多愁善感的性格,然而却生在了无比现实的晚唐,这就注定了他命运中要经历许多坎坷。

关于写诗这件事,吴融是认真的,他见景生情,什么都写。在他眼中,万物皆可诗,比如花、草、树、木、风、雨、云、潮、山、水、江、月,以及人间不平事。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古来悲不尽,况我本多情!

比如见杜鹃花落,他叹得七荤八素,大笔一挥,写就一首:

春红始谢又秋红,息国亡来入楚宫。

应是蜀冤啼不尽,更凭颜色诉西风。

别人写云,那都是漫展轻舒,风微。他不,他的文字里,总要带着一些刺:

南北东西似客身,远峰高鸟自为邻。

清歌一曲犹能住,莫道无心胜得人。

人家王之涣登鹳雀楼,那是: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吴融登鹳雀楼,一步复一愁:

始为一名抛故国,近因多难怕长安。

祖鞭掉折徒为尔,赢得云溪负钓竿。

自然,这种“愤青”体质和他的经历有关,首先,吴融有治世之心,怀揣长安梦,因此16岁就开始参加科举考试,期望着有一天能匡扶社稷、指点江山,挽唐厦将倾于狂澜。

但是,这一张试卷,他整整考了24年,入了不惑之年才进士登科。

这一年是公元889年,唐昭宗即位的第二年,钱镠攻苏州、李克用攻邢州、杨行密围宣州、朱温进兵淮南、田令孜灭巨容……天下乱成一锅粥。

无奈之下,吴融入西川节度使韦昭度幕府,放下笔杆子拿起枪杆子,开始入蜀平乱。次年,因寸功未立被召回朝,出侍御史,刚上任就遭人谗言,被贬荆南,因此在途中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途中见杏花》:

一枝红杏出墙头,墙外行人正独愁。

长得看来犹有恨,可堪逢处更难留!

林空色暝莺先到,春浅香寒蝶未游。

更忆帝乡千万树,澹烟笼日暗神州。

这首诗是吴融的代表作,也是他笔下最出名的一首,后来宋人叶绍翁写过一首《游园不值》,其中有一联“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灵感就是化自吴融的“红杏出墙”。

不同的是,叶绍翁写红杏,那是春意盎然,吴融写红杏是悯人悲天。

贬谪五年后,吴融被召回京,出任礼部郎中,后擢翰林学士,迁中书舍人,仕途稳步攀升。然而好景不长,在任没几年,宦官刘季述就废了昭宗,立太子李裕为帝,随后朱温勤王,为昭宗复位,大权独揽,李唐已经名存实亡。

所以吴融出逃,流落阌乡,两年后才被召回,复任翰林,迁承旨,基本等于内相了。

不幸的是,这一年吴融走完了自己匆忙而又倒霉的一生。他死后三年,唐亡,所以吴融也成了大唐帝国走向终结的见证者。

吴融这一生,忧国忧民,虽然自己过得很艰难,但始终心怀天下,这一点尤为可敬。如是他在《首阳山》中所写:

首阳山枕黄河水,上有两人曾饿死。

不同天下人为非,兄弟相看自为是。

遂令万古识君心,为臣贵义不贵身。

精灵长在白云里,应笑随时饱死人。

面对大唐的山河破碎,风飘如絮,他试图用自己的方式来唤醒某些东西,比如正义和善良,所以他写下了那首《水调》:

凿河千里走黄沙,沙殿西来动日华。

可道新声是亡国,且贪惆怅后庭花。

一个时代,需要有这样的声音,杜甫也一生未志,但他从未忘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梦想。

吴融生在晚唐,没有力挽狂澜的能力,但却有令人闻之泪落的《风雨吟》:

风骚骚,雨涔涔,长洲苑外荒居深。

门外流水流澶漫,河边古木鸣萧森。

夐无禽影,寂无人音。

端然拖愁坐,万感丛于心。

姑苏碧瓦十万户,中有楼台与歌舞。

寻常倚月复眠花,莫说斜风兼细雨。

应不知天地造化是何物,亦不知荣辱是何主。

吾囷长满是太平,吾乐不极是天生。

岂忧天下有大憝,四郊刁斗常铮铮。

官军扰人甚于贼,将臣怕死唯守城。

又岂复忧朝廷苦弛慢,中官转纵横。

纵然如此,吴融也救不了那个早已经千疮百孔的大唐,这是历史的进程,更是时代的选择。他有幸从那个梦一样的王朝走来,又亲眼看着它走去,现实总是很残酷。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