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创建厦门大学,捐款捐命抗日,开国大典总理说请上天安门

嘉州干史人 2024-07-27 14:16:40

陈嘉庚三个字在厦门、东南亚华侨界,无处不在。而在台湾,这三个字却一度是禁忌。

陈嘉庚先生,厦门大学的创始人,一生在国内外创办和资助学校近120所。1929年,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爆发的情况下,面对理想与现实,在办企业与办学必舍其一的抉择中,陈嘉庚不惜放弃巨额资产,孤注一掷办学。

他倾其所有将厦门大学打造成当时全国院系最齐全的五所大学之一,被誉为“南方之强”。

陈嘉庚一生办学时间之长、创办及资助学校力度之大、捐资之巨、成绩之著,堪称千古一人。对于在国外的办学捐赠,陈嘉庚屡捐巨资,动辄数10万元,唯一条件是要求必须设立中文课程。

如今在厦门,你到餐厅,服务生大概率会向你推荐:“要不要试一试厦门的嘉庚菜!”嘉庚菜就是蚵仔煎,因为是陈嘉庚的最爱,因此这道菜被当地人称为“嘉庚菜”。

如果坐计程车,你和司机唠嗑,司机一般会热心且自豪地问你:“去过我们陈嘉庚先生的墓园了吗?”

“没去啊,你应该去看看,陈嘉庚先生是厦门之光。”

实际上陈嘉庚先生不仅是厦门之光,也是中国之光。

周恩来评价陈嘉庚:“身在南洋,功在祖国。”

当年开国大典,周恩来亲自邀请陈嘉庚先生出席:“您这次回来参加新中国的成立,实在是全国人民衷心的希望啊。”

1949年陈嘉庚以华侨首席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并受邀出席开国大典。

陈嘉庚最特殊之处,就在他的“倾资兴学”。就财力来说,陈嘉庚不是华侨中资产最多的,但却是捐赠最多的。尤其是在企业流动资金紧张,抽资就可能倒闭的情况下,陈嘉庚倾其所有,义无反顾。

即便是后来的田家炳、霍英东、李嘉诚这些人的捐资数额可能更高,但不顾及企业发展也要兴学的,世间仅陈嘉庚一人。

陈嘉庚一手创立或联合募捐创立成立的学校,遍及海内外,从故乡厦门集美的幼儿园、小学、中学、师范、农业、水产和航海学校等,到新加坡的道南学校、南侨学校、华侨中学和南洋师范等等;

其中最最著名的便是人才辈出的厦门大学。

陈嘉庚为兴学捐赠的黄金按1981年的价格计算就已经超过一亿美金,放到现在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更不要说为了抗战,陈嘉庚出资出力的捐赠。

陈嘉庚的豪捐比照他平凡的出生背景,实在难得,陈嘉庚的财产全部是白手起家。

1874年10月21日,陈嘉庚出生在厦门集美一个荒凉的小渔村,兵荒马乱的时代,为了生计,这里绝大多数的居民奔赴最近的南洋打工或经商。

陈嘉庚的父亲陈杞柏早年下南洋谋生,在英属新加坡经营“顺安号”米店,做得有声有色。家业大了,加上背井离乡,就在当地娶了一房姨太太。

陈嘉庚随母亲在厦门生活到17岁,第一次离家出远门就是到新加坡帮助父亲打理米铺。两年后,母亲病重,陈嘉庚回乡探望,鞍前马后悉心照顾,直至母亲病逝。

然而待他料理完母亲后事,回到新加坡,发现米店濒临倒闭。原来在父亲年高,自己远赴家乡之际,委托父亲的姨太太经营米店,结果这位姨太太拿着米店的钱,吃喝玩乐,迷上打牌,输了个底朝天,欠债30万新加坡币。

陈嘉庚二话不说,全部承担下来,对债主说:“父债子还,天经地义。”陈嘉庚的担当和果敢震撼了债主,对方主动提出放宽期限。

陈嘉庚决定重整旗鼓,重开米店。同时他瞄准当时刚刚兴起的水果罐头发力,开设了罐头厂,从凤梨罐头加工入手。

最终陈嘉庚不仅还清了全部欠款,还把凤梨罐头产量做到了约占全新加坡产量的一半,被人称为“菠萝苏丹”。

次年,橡胶制品工业化加速,开始进入千家万户。大量的需求刺激了橡胶价格水涨船高,但是橡胶树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一般需要种植6到7年才能达到成熟期,开始收割,因此投资的人不多。

陈嘉庚认为橡胶产业将是一个长期的商机,他把握机会,在新加坡投资圈地一万五千多英亩建立了自己的橡胶园,成为当地华侨中最大的橡胶种植者之一。

6年后,橡胶园开始大丰收,陈嘉庚获得丰厚利润。有钱后的陈嘉庚秉承做大做强,再创辉煌的宗旨,深化产业链,投资开设了橡胶制造厂,收购各地运往新加坡的生胶片,经轧制、烟熏等工序,加工成为熟胶片、胶鞋、轮胎等产品。

最终形成橡胶种植、生产、销售一条龙的全产业链通吃,,产品远销欧洲,被称为东南亚的“橡胶大王”,开创了新马民族工业的新纪元。

同一时期,陈嘉庚多点布局,经营民生产业,专攻快消行业,老百姓的吃穿住行,如菠萝罐头、冰糖、肥皂、药品、皮革等十余种产业,一共拥有4家菠萝厂、2家米厂,销售网点遍布东南亚各大城市以及香港、上海、厦门、广州等地。

他也开设运输业、金融业,在香港及中国大陆拥有多艘轮船、多家保险和金融机构,香港的集友银行就是陈嘉庚的。

1923年到1925年间,陈嘉庚的公司发展到鼎盛时期,营业额达数千万,雇用员工数万人,经济实力称霸整个东南亚。

陈嘉庚对教育的执着和狂热,源自于他的切身经历和忧虑。

在家乡,陈嘉庚看到许多村野孩童,十几岁还赤身裸体,成群嬉戏,没有羞耻之感,触目惊心。在海外,陈嘉庚看到许多华人因文化低下,愚昧迷信,为治病茹毛饮血,和鲁迅先生笔下的人血馒头一模一样;

陈嘉庚忧虑不堪:“中华这是要回到上古野蛮状态吗?”

此刻国内的教育更是一言难尽。清末民初,社会一片凋敝,旧私塾的没落,而新制洋式学校腐败不堪。

当时的县立学校权力完全掌握在县长手里,县长指派校长,校长招聘教员和学生,教育成为官员捞钱的手段。因为县长每3年调动一次,每次调动,新来的县长就把学校从校长到学生全部大换一次,结果有些地方的学校,十多年来,竟然都没出过一班毕业生!

南洋当时属于西方列强的殖民地,用的是西方管理经验和方式,陈嘉庚在南洋见识了当地的教育机构和组织,深感震惊,决心效仿。

陈嘉庚第一次实践办学是在他20岁回国结婚之际。

1894年,那时满清灭亡,陈嘉庚还留着满清时代的长辫,也还未发家致富,就出资在故乡创办了惕斋学塾。但很快陈嘉庚发现,办学不是光撒钱那么简单。

当时的乡镇,居民一般都是同源同宗的居住在一起,对不同种姓的人家是同仇敌忾,一旦有冲突,往往演变成全村人参加的械斗,每次不死伤数十人不会罢手,成见极深。

因此各村的男孩都在自己村里的私塾上课,老死不相往来。女孩更不用说了,连上学的机会都没有。

陈嘉庚办学后,这些人听说对方的孩子有可能入读,立刻抵制。为此陈嘉庚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说服各房长辈,将全村孩子集中到大祠堂里上课。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师资难求,当时的公立学校数量少,因为师资力量有限,无法大规模推广,学校不公开招考,这种情况下,有权有势的人家纷纷走关系,名额都被有钱人家的子弟瓜分。

倒不是说这些有钱人家的孩子都是纨绔子弟,最大问题是这些人读书出来后,由于家庭条件看不少收入微薄的教书工作,形成恶性循环,造成全省师资极度匮乏。

1921年,陈嘉庚先生投资100万创建厦门大学时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师资力量。为此陈嘉庚不得不远赴北京、江苏、浙江各地寻求名师,一度还想聘请汪精卫担任厦门大学校长,利用他的影响力吸引人才,当时汪精卫还未变节。

为办好这所福建省唯一的一所大学,陈嘉庚重金礼聘各地名师。那時25块大洋就能养活一家人,陈嘉庚为了吸引人,拍出高薪,在厦门大学教授最高可拿到一个月四百大洋,这个待遇是上海私立复旦大学的两倍,和最高学府北京大学的待遇相差无几。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因此当时的文坛大家鲁迅、林语堂、顾颉刚等都曾在厦门大学任教。

这些经费,在1929年以前陈嘉庚身价不菲,日进斗金,那是轻松应付,但在1929年全球经济危机下,陈嘉庚自己的产业都入不敷出,这也是一笔不菲的花费和负担。

1929年,世界性经济危机大爆发,汽车需求全面下跌,库存暴增,橡胶业遭到严重打击。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日本国内橡胶产品过剩,疯狂向东南亚倾销,橡胶价格从1925年每担200新加坡币,一路下滑到1935年的每担七、八元,华商关门、倒闭不计其数。

1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