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里又向新零售挥刀,套现2亿
新零售老矣,尚能饭否?这似乎是在互联网下半场,阿里、京东等大厂们必须要考究的问题。
4月21日,三江购物发布公告称,杭州泽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泽泰”)因自身商业安排需要,拟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1643.04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以4月21日三江购物的收盘价12.40元/股计算,阿里泽泰拟减持三江购物的股份价值约在2.04亿元。
公告显示,目前,阿里泽泰持有三江购物约1.75亿股股份,持股比例达32%,系持有三江购物5%以上股份比例的非第一大股东。

图源:三江购物公告
天眼查显示,阿里泽泰的控股股东是淘宝(中国)软件有限公司,后者直接持股比例约为98.31%。
资料显示,三江购物主要经营社区生鲜超市、盒马鲜生、安鲜生活等三种业态,在浙江省内有200多家门店,有一万多名员工服务顾客,每天有几十万顾客在公司线上平台和线下门店消费。
这也是持有三江购物股份9年后,阿里的首次减持,但此次减持后阿里泽泰仍是三江购物第二大股东。
2016年阿里云栖大会上, 马云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同年11月,阿里砸下21.5亿元入股三江购物,占股32%,随后,三江购物在阿里的推进下开始新零售改造。
作为阿里新零售的试验场,盒马一开始就被寄予了厚望。在2017年马云和张勇两位阿里大佬一起来到盒马鲜生上海浦东金桥店视察,现场马云直接徒手抓帝王蟹,引来了大批网友的关注。甚至今年,马云同样来到了长沙盒马鲜生万象汇店视察,但这次相对低调。

图源:微博
在2024年阿里巴巴集团主席蔡崇信表示,“我们的资产负债表上依然有一些传统的实体零售业务,这些也不是我们的核心聚焦。如果能够完成退出的话,也是非常合理的。”
在阿里巴巴集团2023年12月份季度业绩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高管表示,在2024财年开始至今已经完成退出17亿美元的非核心资产,这个速度是非常不错的,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团队来执行上市公司股票的出售。
随后这两年来,阿里接连减持了快狗打车、B站、陌陌、网易云音乐等长期亏损的非核心业务。包括上海丽人丽妆化妆品股份、出售银泰百货、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等。
不过,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通常情况下,阿里减持一家公司的股份,可能意味着该企业的盈利表现没有达到阿里的预期。
像快狗打车、高新零售这样的公司,因为常年处于亏损状态,阿里选择出手卖掉也在在情理之中,以减少对亏损业务的投入。
不过,盒马的情况却显得有些不同,这9年来阿里似乎一直并未有减持过的念头。近来,盒马的业绩表现也较为亮眼,确实让人感到意外。
在阿里巴巴集团2025财年Q3业绩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高管明确表示,目前没有出售盒马的计划。
盒马拥有很好的增长、稳健的扩张,也实现了很不错的整体盈利,是线下和线上融合的数字化新零售战略的成功,阿里将用更开放的心态,包括引入战略投资人等方式,让盒马的价值反映在阿里集团整体的估值当中。
最近有媒体透露,2024年4月至2025年3月,盒马实现了全年盈利,且无论是销售淡季还是旺季,盈利水平都非常可观。
这预示着盒马结束了长达七年的亏损周期,实现了成立以来首次全年盈利。
2024年最后一天,盒马曾在一封面向全体员工的内部信中透露,公司已经连续9个月保持整体盈利状态,业务增长幅度更是达到了双位数,同时顾客数量实现了超过50%的大幅增长。
今年3月初,盒马在内部披露了2025财年的战略规划。盒马表示,新财年公司仍将着重推进盒马鲜生业态的扩张,计划新开近100家门店,并进驻数十个新城市。
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时间里,盒马鲜生以“平均五天一家新店”的速度,在全国范围内开出72家门店。截止至蛇年春节之前,盒马全国门店已经突破430家,覆盖全国50多个城市,其门店总数成功超越沃尔玛中国。

图源:盒马
前段时间,盒马旗下的“盒马云超”升级为“云享会”,提供了线上升级版的购物新通道,服务已基本实现全国覆盖。
对于阿里来说,盒马仍旧意义非凡。

丢掉包袱,阿里巴巴持续聚焦电商主业
可以确定的是,在丢掉众多包袱的阿里在电商业务主业上可是下足了功夫,在商家、用户体验等方面循序渐进,加大投入促进平台的良性循环发展,力促三方的共赢。
4月22日,拼多多、淘宝、抖音、快手、京东等多个电商平台将全面取消“仅退款”,消费者收到货后的退款不退货申请,将由商家自主处理。这意味着,“仅退款”正式迎来落幕。
这也预示着电商行业正在进入下一个阶段,回归良性竞争,保障商家的经营公平成为主旋律,而淘宝今年早早就朝着这个方向过渡。
2024年全年,阿里实现营收9817.67亿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203亿元。其中,2025年第三财季(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季度)营收2801.5亿元,同比增长8%;经营利润为412.05亿元,同比增长高达83%。
在业绩电话会上,阿里电商事业群CEO蒋凡表示,“国内电商方面,我们一直坚持在用户体验上持续的创新和优化,使得用户粘性得以提升。新的一年,我们看到了用户(增长)的空间,会在用户侧做持续的投资。”
今年1月20日,淘宝天猫集中公布了2025年12项惠商举措,涉及优化平台规则、强化惠商政策、深化诚信体系。

图源:淘天速递
为了助力商家生意增长,淘宝天猫将投入超百亿,推出各种扶持政策,惠及超300万商家。对于新商家,最高还将激励250万元,还将取消天猫年费,扩大降佣、免佣、返佣覆盖面......
为持续降低商家的成本负担,促进商家经营利润的提升,淘宝天猫将持续优化“退货宝”降费政策,预计为商家节省超60亿元。
2月20日淘宝天猫全面升级了针对新入驻商家的扶持政策“蓝星计划”,根据不同类型的新商家“量身定做”扶持激励。
4月16日,淘宝天猫公告“关于新增《淘宝平台店铺真实体验分规范》的意见征集”,宣布将上线新版店铺评价体系“真实体验分”。
该体系将根据商品质量、物流速度、服务保障三方面,建立一整套真实、客观、透明的消费者体验反馈机制,反映当前店铺真实消费者体验情况,并与搜索、推荐、营销、广告等核心场域直接挂钩,让商品好、服务好的商家获取更多消费者,获得更多增长机会。
4月22日,淘宝宣布升级并重构现有店铺体系。调整的大方向有三点,其一,是面向消费者,根据他们的使用习惯对店铺框架进行全面简化,让消费者逛店更清爽、找内容更方便。
对于商家而言,公平透明的规则和多样化的扶持政策,降低了经营成本,也提供了更多增长机会。对于消费者来说,平台的优化和升级,意味着更高品质的商品、更优质的服务体验。
阿里种种动作的核心目的,是聚焦用户价值,帮助商家实现良性增长。这一战略转型,意味着阿里不再一味追逐短期业绩,而是着眼于长远的商业生态建设。
电商行业已从流量竞争走向价值增长的趋势发展,行业的重心正逐渐回归产品与服务本身,相信聚焦回归主业增长的阿里,将在未来持续走上增长的轨道上。
作者 | 高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