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了,我再次踏上这条熟悉又陌生的路。
路边的杨树似乎更高了,田野里的庄稼也换了模样,只有村口那对石狮子,依然静静地守护着这片土地。
这次回来,是为了送何奶奶最后一程。
说不清是怀念,还是逃避,我的内心五味杂陈。
还没进村,就遇到了李婶,她满头白发,关切地问我这些年过得如何,还提起我的弟弟。
我却下意识地回避了这个话题,匆匆说了几句便离开了。
记忆中,何奶奶总是坐在老榆树下,手里拿着针线,为村里人缝缝补补。
她慈祥的笑容,温暖了我的整个童年。
小时候,我和弟弟总是围着她转,抢她给的雪糕吃。
弟弟总是让着我,把大的那块留给我。
如今,物是人非,斯人已逝,我再次回到这里,心中感慨万千。
我还记得,当年我考上大学,父母高兴得像个孩子,逢人便夸他们的女儿有出息。
那时的喜悦,如今想来,依然清晰。
走到祠堂门口,我看到了弟弟。
五年不见,他似乎比以前成熟了许多,也消瘦了许多。
我们四目相对,却一时不知该如何开口。
这时,表姐出现了,她快步走过来,什么也没说,抬手就给了我一个响亮的耳光。
“你还知道回来?
你知道这些年弟弟是怎么过的吗?
”她哽咽着,眼中充满了愤怒和委屈。
我低着头,无言以对。
“每年春节他都留着土鸡等你,你知道吗?
你母亲临终前还念叨着你们姐弟要和睦,你知道吗?
”表姐的话像针一样扎在我的心上。
我仿佛又回到了五年前的那个冬天,母亲刚去世,我和弟弟因为一些琐事发生了争吵。
当时,弟弟年少气盛,说了一些伤人的话:“你一个嫁出去的女儿,还管这么多做什么?
这是我的家,你从哪来滚回哪去!
”这句话成了我离开的导火索。
五年来,我一直活在愧疚和自责中。
弟弟的声音打断了我的回忆:“姐,对不起。
那天我太冲动了。
这里永远都是你的家。
”他眼眶泛红,语气中充满了歉意。
我抬起头,看着他真诚的眼神,心中百感交集。
“我工作稳定了,也不再那么任性了。
你看,我还保留着你当年的课本和日记……”他从房间里拿出一个箱子,里面装满了我的旧物。
那一刻,我所有的委屈和怨恨都烟消云散了。
何奶奶的丧事办得很体面。
晚上,我和弟弟坐在老屋的堂屋里,昏黄的灯光照在我们的脸上,我们聊起了小时候的趣事,聊起了父母的点点滴滴。
那些曾经的快乐和悲伤,都变成了珍贵的回忆。
我们聊了一整夜,仿佛要把这五年的空白都填满。
五年,足够改变很多事情,也足够让我们成长。
第二天离开的时候,弟弟塞给我满满一后备箱的土特产,都是家乡的味道。
表姐拉着我的手,眼含热泪地说:“以后常回来,这里永远都是你的家。
”我点点头,心中充满了温暖。
开车经过村口时,我又看了一眼那对石狮子,它们在阳光下,似乎带着一丝微笑。
回家的路,并不轻松。
这条路上,有愧疚,有思念,也有释怀。
我摘下墨镜,擦干眼角的泪水。
家的意义,不在于房子的大小,而在于亲情的温暖。
五年,我走过很多路,见过很多人,却始终找不到家的感觉。
直到再次回到这里,我才明白,家,一直都在我的心里。
放下过去,才能拥抱未来。
亲情,是这世上最珍贵的礼物。
我们常常因为一些琐事而忽略了它,等到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
也许,我们都应该问问自己,有多久没有好好陪伴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