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预计大学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222万。说真的,现在我们的大学生真有点成了“白菜价”。你像往年提到的“脱掉孔乙己长衫”,再到去年“年轻人挤爆寺庙求工作”的现象,甚至许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不得不去自我降档去做一些相对简单的体力或服务工作。再看这些数字,2023年是1158万,2024年是1179万,到2025年,1222万。年年递增,各路媒体也年年喜欢把“大学毕业”和“就业”捆绑在一起,好像大学生毕业了就一定得找工作一样,大学毕业就不能躺平吗?很多人喜欢将毕业和工作绑定在一起,其实不一定,只是说一些比较普遍大多数家庭语境,喜欢用这样一种思想观念,惯性思维来道德绑架年轻人。我们从大多数家庭的角度来讲:孩子读大学,就是为了以后有个好前程。但如果毕业了找不到工作,就有种种“投资”失败的感觉。如果是这种家庭语境下的道德绑架,往往就会让年轻人更加有种无力感:一边是无法兑现家人对“成功”的期待,一边是社会本身不断加剧的竞争与焦虑。我们看到,202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度刷新历史记录,胖胖觉得这种“高峰模式”看样子还得持续几年。为什么呢?胖胖观察了一下,根据身边弟弟妹妹的说法,像不少年轻人为了延迟就业、缓解就业压力,纷纷选择继续读书深造。与其待在家里被人议论,不如回到学校,反正“还在读书”的标签总比“没工作”好听点。就现在的学校早已不仅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更像个“避风港”。只要你还顶着学生身份,社会家庭对你的期待值和批判声都会低不少;可一旦离开学校,这保护伞没了,迎面而来的就是一部分人各种功利化的审视:你挣了多少钱?花了多少钱?对家庭来说是“正资产”还是“负担”?这种衡量方式让很多年轻人就会感到窒息。再看看现在的数据,16~24岁不在校的年轻人失业率,9月大概是18%,8月则是19%。但你说这些统计数字足够完全准确吗?靠每个人的切身体会来判断。那,在这种情况下,有没有什么好一点的解决办法,举措呢?有还是有的,胖胖最近就刷到一条,说是要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保障水平,严格落实校园招聘“三个严禁”。胖胖一看,三个严禁的内容确实挺有意思:严禁招聘信息中限定985、211高校,严禁性别、户籍、学历等歧视性条款,严禁发布虚假和欺诈性招聘信息。这听着是个好举措,初衷也很正能量,但细想一下,企业真会老老实实照做吗?胖胖觉得,难说。毕竟,熙熙攘攘皆为利来,招聘市场上套路层出不穷。虚假信息那是常见的,月薪过万的广告,实际一问,底薪全无,全靠提成冲业绩。这种打擦边球的套路,招聘网站上我们一直可是随处可见。至于要求985、211学历,那更是大厂的标配需求,即使不让明说,他们这些企业也完全可以通过简历筛选变相操作,根本禁不住。再说到性别、户籍的歧视条款。这些东西看似简单,背后的潜规则却很复杂。胖胖自己也见过,某些地方企业就是倾向招本地人,甚至直接写明只要本地户籍。你不会当地方言,可能连面试机会都没有。这些带有“排外情节”的潜规则,一纸文件就很改得了。还有性别问题。胖胖见过不少公司HR在招聘时,会很直接问女生:“三年内打算要孩子吗?”甚至有公司为了省产假工资,千方百计找理由辞退怀孕女员工。咱们一直一直倡导男女平等,这是胖胖见过的客观事实,也别打拳哈。这是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吗?当然是。但追根溯源,问题远不止于企业。用人单位本质上就是逐利的,如果缺乏兜底,企业凭什么去承担额外的成本?虽然明面上的禁止歧视没问题,可是背后企业的现实压力呢?要是没有一系列的配套支持,恐怕明禁暗筛的现象只会更加隐蔽而已。那不得不说,出发点是好的,但想真正减少这些隐形规则,还是得从源头上解决,否则,可能也只是一纸空谈罢了。我们再看年轻人的结婚率一再创下新低。今年前三季度,全国仅登记结婚475万对,比去年减少了17%。按照这个趋势,2024年全年结婚登记数预计仅为660万对,创下44年来的最低点。这些数字背后,藏着一个很现实的信号——年轻人不仅不愿意生孩子,连婚都懒得结了。其实,不生孩子的选择可以理解,但为啥连婚姻这步都省了呢?明明可以结婚不生子啊,对吧?可如今一提到婚姻,很多人就瞬间压力山大,因为婚姻似乎不再是爱情的延续和承诺,而成了一场彻头彻尾的“买卖”。谈婚论嫁,谈的是什么?是钱!先是彩礼谈多少,房子怎么写名,车子要什么牌子;结婚后又是孩子教育、医疗开支,家里的每一步都被数字绑架得死死的。这不,胖胖前阵子听一个在收租朋友说,他去相亲到了谈婚论嫁那一步,对方家里虽然表面看似和气,但话里话外暗示“对方弟弟以后结婚可能没房子”,搞得我这朋友就直接撤了。即使胖胖朋友家里收租有钱有能力负担,但是对方弟弟也不关我这位朋友的事。也没必要去接下这样不属于自己无尽的“责任包裹”。婚姻呢,原本应该是两个人的结合,可现在变成了“全家总动员”,甚至牵扯到你完全不认识的未来负担。这婚姻还是生意?胖胖觉得现在的相亲就有点像做生意,见两面,价格谈妥了,直接登记。难怪现在很多年轻人“谈婚色变”,因为婚姻仿佛已经和“浪漫”绝缘了,剩下的只是数字堆砌的负担:结婚要钱,生孩子要钱,离婚也要钱。摆酒宴、买学区房、育儿教育样样都是开销,感觉一辈子都在为钱奔波。婚姻到底是和人过一辈子,还是和钱过一辈子?钱之外,就真的没有别的了吗?所以在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压力下,谁还能轻松谈婚论嫁?婚姻,已不再只是个人选择,而是一个牵动全家的“投资项目”。你想结婚,家里可能就要为你凑彩礼,甚至掏空多年的积蓄付个首付;一旦婚姻出现问题,错的似乎不只是你,连父母都得跟着“埋单”。传统的婚姻观念其实有点在现代社会显得格格不入。过去的老一辈,两人见一面,家里置办个电视机、摩托车就算成了亲,爱情谈不上,日子倒也能凑合着过。那时候的婚姻,就像一件旧衣服,哪怕破了洞,也能缝缝补补继续穿。而现在的年轻人,婚姻一旦“破洞”,往往直接扔掉,“补丁”这样的解决方式被视为丢脸又麻烦。老一辈人觉得婚姻是搭伙过日子,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讲究爱情太“天真”;而我们年轻人却强调自我意识,拒绝将就,所以这是两种价值观的严重冲突。父母觉得孩子不务实,孩子认为父母“古董思维”。这种新旧观念的对撞,加上高昂的婚姻成本和社会对年轻人缺乏基本保障,导致许多年轻人对婚姻心生抵触。有钱人怕遇上“贪财”的婚姻,没钱人怕对方嫌弃自己的贫穷。于是,婚姻成了一场谁都不敢冒险的“博弈”。没有爱,没有义,更没有宽容,婚姻的基础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夹击下逐渐坍塌。在这样的环境下,结婚不再是期待未来幸福的开始,而是对风险的审慎考量。这也难怪,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宁愿选择独身,或者干脆对婚姻敬而远之。在看不到希望的现实下,许多年轻人已经开始问自己:“我何必呢?”相比经济上因结婚而背负的沉重压力,更让他们无法释怀的是心理上的自由感缺失。而现在不同了,很多人开始坦然面对单身状态,甚至认为“我不结婚,碍着谁了?我自己过得自在就行。”过去,适婚年龄的人一到,就开始焦虑:怕错过“合适的”,怕让家人失望,甚至怕社会的眼光。而现在,这些心理负担似乎在逐渐慢慢消散。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再为外界的标准活着,他们开始摆脱所谓的“牛马意识”,选择为自己而活,回归个体主义的价值观。他们不再一味地追求“家族血脉传承”,而是专注于让自己过得舒适。在这种心态下,一部分年轻人对婚姻产生了深深的恐惧,甚至将婚姻视为一种很难退换的“商品”。这种消费主义式的思维,使得他们在选择是否步入婚姻时更加慎重,就有点像做生意:“一旦结了婚,不仅不能轻易退货,还没有售后,这买卖划算吗?”他们忧虑,婚姻可能不仅无利可图,甚至是“高投入、低回报”的代名词。但我们不能只怪年轻人冷淡,甚至嘲笑他们“恐婚”。实际上,这种恐惧更多是社会现状的映射。这样的环境能让年轻人无忧无虑地拥抱婚姻吗?看看现在的结婚率、出生率、离婚率,35岁分水岭,看看每年毕业生1200多万中,那些迷茫的求职者,再看看对未来毫无安全感的人群,这样的环境能让年轻人无忧无虑地拥抱婚姻吗?那有些高喊“年轻人要有责任感”的声音,为什么不去真正改善年轻人的生活处境?为什么不去创造一个能让年轻人轻松呼吸、安心追求幸福的环境?与其批评年轻人“佛系”或“躺平”,不如想一想:是什么样的现实,把他们逼成了这样。有些时候,人想要发挥得更好,往往不是在紧张、恐慌,或者威逼利诱之下,而是在一种心情放松、状态舒适的氛围里。就像谈恋爱、相亲结婚、繁衍消费、找工作,这些事情其实更需要轻松的心态,而不是顶着巨大的压力去应付。现在的年轻人背负了太多无形的枷锁了。昨天才提到,“牛马”“韭菜”“耗材”这些词,在互联网里到处可见。这些词流行起来,真的只是因为它们有趣吗?显然不是。它们折射出的是一代人的心酸与无奈,是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自我身份的自嘲。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问题——年轻人的困境似乎成了一道无解的题。而这种无解背后,隐藏着社会观念的巨大转变。更让人叹息的是,很多家长、老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他们仍以为自己可以安排子女的一切,却没发现,这种所谓的“安排”,已经逐渐失效了。每个人都有了更强的自我意识。他们会说:“我想结婚就结,不想结就不结;我想工作就工作,想躺平就躺平。”而且,这种选择不再受制于别人的眼光和道德绑架。面对社会对“牛马”“韭菜”的调侃,年轻人也许会戏谑地自嘲,但这种调侃背后是一种无力改变现状的无奈。所以,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其实很简单:如果整个环境能给人更多的尊重,让每个年轻人真正感到自己是一个“人”,而不是一根被割的“韭菜”,不是被驱使的“牛马”,那么,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对吧?人觉得自己值得,被看见,被尊重,生活自然会少很多消极和抗拒,多出一份希望和积极。总不能,老把人当牛使,当韭菜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