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波罗的海玩家

地理狗看世界 2025-01-03 09:23:34

欧洲中心

立陶宛共和国是一个东欧国家。

位于波罗的海东岸,与北方的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并称为波罗的海三兄弟。

西南部与俄罗斯飞地加里宁格勒州接壤。

整个欧洲的地理中心就位于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北方约26公里处。

虽然目前还有一些国家不同意,但立陶宛已经率先修建了纪念碑,参观游客还能获得一份参观欧洲中心的证书。

立陶宛面积只有6万多平方公里,差不多两个中国海南岛那么大,但人家依旧是波罗的海三国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仔。

立陶宛的波罗的海海岸边还形成了一个98公里长的库尔斯沙嘴,最窄的地方只有400米。(什么是沙嘴点这里)

沙嘴已经成为世界自然遗产,现在没人敢动。

沙嘴在波罗的海分割出了一个淡水潟湖——库尔斯潟湖,今天沙嘴和潟湖由俄罗斯和立陶宛两个国家共享。(什么是潟湖点这里)

沙嘴上最大的城镇是立陶宛的尼达,还是一个度假胜地。

湖泊沼泽

立陶宛位于东欧平原和中欧平原的交界地带,地形平坦,没有高山。

古代冰川活动留下一些冰碛丘陵,海拔都不到300米,最高峰是靠近东南部边界的海拔294米的奥库斯托雅斯山。

冰川还给立陶宛带来3000多个大大小小的湖泊,湖泊面积占了国土面积的1.5%。

漫漫无边的湖泊、沼泽、森林就是立陶宛最常见的风景。

在这些森林沼泽中生活着立陶宛的国鸟——白鹳。

在欧洲人心中,白鹳是一种非常吉祥的鸟类,象征着多子多福,白鹳在立陶宛的种群数量最多。

大约在公元前4000年前后,就有早期人类迁居到今天立陶宛一带的森林沼泽中游猎为生。

因为纬度比较高,适合种植黑麦,黑麦面包一直都是立陶宛传统料理的主食。

琥珀之路

在4000万年前,波罗的海一带曾经是茂密的森林,针叶树树脂经过埋藏挤压变化形成化石,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珍贵宝石——琥珀。

很多琥珀会随着海浪飘向波罗的海岸边,今天波罗的海沿岸国家出产了世界80%以上的琥珀。

住在海岸的人们就会采集琥珀,和邻近的北欧部落做买卖。

在古埃及和罗马,琥珀被称为北方黄金,是有钱大佬才能享用的玩物。

古代立陶宛人还参与了将琥珀运往埃及罗马的商贸团队,这条商路也被叫作琥珀之路。

琥珀之都帕兰加还有座世界规模最大的琥珀博物馆。

立陶宛公国

12世纪时,生活在今天欧洲北部一带的日耳曼骑士们为了寻找新土地和农奴,打着天主教会的旗号向东扩张,占领了波罗的海东岸和南岸。

在波罗的海三国中,只有立陶宛是最硬气的,敢于和日耳曼人硬刚。

不但维护了国家的独立,还在14世纪建立大立陶宛公国,今天立陶宛著名景点特拉凯城堡就是公国遗产。

传说一个立陶宛大公在维尔尼亚河打猎的时候,梦到一只铁狼。

就在东南部的内里斯河和维尔尼亚河汇合处建立维尔纽斯城,就是今天立陶宛的首都。

在1340~1410年期间日耳曼骑士对立陶宛发动了近百次的征伐,立陶宛被烦到不行,决定和邻居波兰搞在一起。

1386年,立陶宛和波兰联姻,大公国君主迎娶波兰白富美,也开启了200多年的波兰立陶宛王国的序幕。

此后,立陶宛深受波兰文化影响,本地波罗的海语和波兰语结合后,形成了现在的立陶宛语。

目前语言学家认为立陶宛语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印欧语言,和遥远的印度梵语有点像。

立陶宛公国壮大之后,就到处攻城略地,在15世纪成为欧洲领土最大的国家。

今天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的一部分都在他的麾下。

北境守护者

立陶宛人最初的信仰是洛姆瓦教,是一种崇尚自然的原始宗教。

直到今天,这种崇拜蜜蜂、草蛇的原始宗教在立陶宛都有一席之地。

在和波兰联姻的时候,立陶宛大公为了看起来时髦一点,正式改信天主教。

立陶宛也成为欧洲最后一个接受基督教的异教国家,也被叫作天主教的北境守护者。

直到今天,立陶宛境内77%的人口信仰天主教,维尔纽斯老城内光美轮美奂的巴洛克教堂就有23座。

立陶宛还有一个天主教圣地——十字架山。

前来朝圣的天主教教徒不断地在里安置十字架和圣像,十字架数量已超过20万个。

帝国夹缝

从15世纪中叶起,立陶宛开始走向衰落,版图逐渐缩小。

俄国为了夺取波罗的海出海口不断向西扩张,小小的立陶宛即便抱着波兰大腿也没能改变被吞并的命运。

身为俄国出海口的同时,波罗的海三国也是德国向东军事扩张的重要通道。

这种夹在俄国和德国之间的地缘位置令人窒息,几百年来,与周边国家军事对抗之中,立陶宛一会儿被俄国打,一会儿被德国揍。

到了18世纪时,立陶宛和波兰已经一起被这些豪强瓜分了好几轮了。

立陶宛长时间被俄国占领,在二战爆发后,成为德国东方省的一部分,直至1944年。

在俄国占领期间,立陶宛人受尽欺负,无数次起义被残酷镇压。

纳粹占领期间,立陶宛95%的犹太人被屠杀,其中近10万人死于波纳里镇大屠杀。

很多立陶宛人冒生命危险保护犹太人,以色列政府曾经向800多名立陶宛人颁授国际义人勋章。

苏联大佬

苏联趁第二次世界大结束之际,先后占领了波罗的海三国,立陶宛在1940年成为苏联成员国。

大量立陶宛人迁徙到中亚和西伯利亚,军政重要岗位都是俄罗斯族把持,苏联禁止一切立陶宛的国家象征。

立陶宛人信仰天主教,和俄罗斯的东正教有着较大差异,情感上很难融入俄罗斯。

虽然不情愿,立陶宛也没有办法,只能说啥是啥,向大佬势力低了头。

立陶宛的反抗势力则组成游击队对抗苏联,大量的天主教神职人员也积极为抵抗战士提供庇护和援助。

虽然苏联一直在向立陶宛移民,但因为宗教等很多原因,俄罗斯人也不愿意来。

到1990年,立陶宛境内的立陶宛人仍占80%上下,第二大族是波兰人,俄罗斯人只能排到第三位。

立陶宛人对于独立的民族身份有强烈的认同感,1990年,在看着苏联快玩完的时候,第一个宣布独立,拉开了苏联解体的序幕。

今天,因为这些历史恩怨,立陶宛许多地方都能看到反抗苏联的标志和纪念,普通人也对俄罗斯有点怨念。

拥抱欧洲

2004年3月,立陶宛加入北约,5月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

立陶宛出于对俄罗斯的天然不信赖,强烈支持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入驻,每年都抱着美国大腿在俄罗斯家门口搞军演。

因为在苏联时期电子、造船等工业基础好,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立陶宛经济快速成长,被誉为波罗的之虎,2007年的经济成长率高达11.1%。

激光与生物科技是立陶宛的重点科技领域,来自立陶宛的激光技术在世界市场占有率80%以上。

美国航天局、以色列核研究中心都在使用立陶宛制造的激光设备。

维尔纽斯大学发明的飞秒激光系统也广泛应用于眼科手术等医学领域,令全世界刮目相看。

但自从加入欧盟之后,很多年轻人都去工资更高的西欧打工了,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种老龄化社会常有的暮气沉沉。

这也将成为立陶宛未来经济最大的挑战。

立陶宛人

今天的立陶宛只有280万人口,人口数量还在连年减少中。

普通立陶宛人有点像是东欧人和中欧人的结合。

像大部分东欧人一样,颜值高爱喝酒,人均酒精消费世界第一。

立陶宛啤酒曾经是苏联最好的啤酒,战斗民族甘拜下风那种。

还像中欧人一样喜欢吃猪肉,国菜Cepelinai是一种猪肉馅的土豆大饺子,长得像潜水艇一样。

冬季漫长、阴冷潮湿,再加上酒精刺激,立陶宛一直是全世界自杀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但无论身在哪里,我们看到的立陶宛人都朴实真挚,浑身上下有一种外冷内热的闷骚气质。

人人喜欢打篮球,人们把篮球当做第二信仰,篮球比赛场场爆满,哪怕是七八岁的小女孩都对篮球战术有自己的想法。

很多立陶宛人成为美国NBA巨星,还有立陶宛人成为中国国家队教练,向全世界输送篮球的魅力。

永恒的光亮

波罗的海的滚滚波涛激荡海岸,欧亚大陆的疾风烈雨吹打往事。

立陶宛这个小国在古往今来的帝国豪强倾轧中饱受欺凌,人们用鲜血和生命守护信仰,也在努力习得夹缝中生存的智慧。

我们每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这个世界的真实图景是每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休戚与共。

希望越来越多的人明白,满嘴谎言处处树敌的政客只会把国家和民族带向万劫不复深渊。

只有团结才是照亮人类黑暗隧道尽头的那一抹永恒的光亮。

0 阅读:1